10《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6 14: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学习目标1、听读课文,梳理脉络。
2、赏析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3、理解“闲人”的含义并分析其包含的感情。听朗读梳理脉络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梳理脉络 叙述夜游承天寺的缘由
描写月下美景
议论抒情发感慨记承天寺夜游自选角度巧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月光比作 “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交横”。形象生动地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之情。全句无一月字却无一不在写月,言简意赅。(侧面衬托)知人论世悟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 苏轼虽然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将他逮捕入狱。经过一百多天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由于其好友范镇、张方平等极力营救,十二月,苏轼终于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这篇文章就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写的。写作背景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相关链接品悟“闲人” “闲人”既指具有闲情雅致 的人,又指当时作者有职无权的现状,是作者的自嘲。 作者以“闲人”自居,全文中包含着复杂的感情。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也有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概括主旨 文章通过写苏轼夜游承天寺所见的月下美景,折射出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比较探究 从《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陋室铭》《与朱元思书》《入蜀记》《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六篇文章中任选篇目,就一个主题通过比较相同点或不同点来进行探究,展示小组探究的结果。(比如可围绕逆境、朋友等主题来进行探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