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27 09:0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____,存在明显的 ______ 和资源贫乏区。
(2)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________。
2.经济原因: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________。很不均匀资源富集区流动性需求不匹配我国的西气东输
1.工程概况:以__________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__________、 ________ 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________、________的输气管道。新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上海香港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西部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的原因1.教材P84活动
点拨:(1)该活动强调对“自然条件”的分析,应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入手。西部油气区处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生态环境脆弱,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西部天然气的开发。
(2)经济实力的强弱主要受社会发展因素影响,如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地域开放程度等,西部地区开发较晚,社会经济实力较弱,缺乏资源勘探、开发所需的资金。(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科教投入少、水平低,缺乏技术人才,技术力量薄弱,且缺乏进行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能源需求取决于生产、生活需求,西部地区社会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教材P86思考
点拨: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通过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收费,补充西部地区资金缺口,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答案一:资源优势的转化需要东部地区的资金支持,提高天然气价格,天然气的销售就要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资源开发。
答案二:资源优势的转化需要东部地区的资金支持,而与其他能源资源相比,我国天然气有较大的价格提升空间,因而在不影响销售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天然气价格。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经济经济增长点勘探开发就业产业(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________状况。
②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________。
③推动天然气________、________等产业的发展和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______,促进东、西部的______发展。能源紧缺消费结构化工发电利用效率协调(4)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改善________。大气质量工程建设农村植被破坏?思考:(1)西气东输主干线管道多经过大中城市,其原因是什么? (2)结合教材P85图5.6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分析西气东输是如何实现东、西部地区“共赢”的? 知识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情景激疑 ◆◆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其中,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的20余座大中城市供水。按照规划,2014年10月南水北调水将正式进京,通过管网进入北京11座供水水厂,平均每年向北京市供水10.5亿立方米。
我国为什么要跨流域调配资源?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下所示:知识
精析知识拓展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富集区和贫乏区
B.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C.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地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一般都匹配
D.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实现自然资源的供需平衡学以
致用答案`:C 知识点2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情景激疑 ◆◆ 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量占全国的60.8%,而只消费了全国45.1%的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东部地区的生产量只占全国的39.2%,但却消费了全国54.9%的能源,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一次能源严重不足。
如何解决东部能源不足问题?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知识
精析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西部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的原因2.读2010年我国(甲)和世界(乙)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3)题。学以
致用(1)图中字母d所代表的能源类型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炭 D.水电
(2)目前,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我国以石油为主
B.我国以天然气为主
C.世界以石油为主
D.世界以天然气为主
(3)据图中反映的比例,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可解决(  )
A.天然气所占比重偏小的问题
B.东部地区能源缺乏
C.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接轨
D.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解析:该题组主要通过考查世界和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来说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必要性。图甲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图,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煤炭,其次是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而图乙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以石油为主。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及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比较低,同时东部地区能源缺乏。甲图中反映了天然气的比重低,这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之一。答案:(1)B (2)C (3)A 知识点3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情景激疑 ◆◆ 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选择的时机非常适宜。因为,这一巨大工程将有力地拉动内需,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气东输工程的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知识
精析(续上表)(续上表)分析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经济效益考虑。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拉动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方法
突破(2)从社会效益考虑。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输入地可促进经济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3)从生态效益考虑。
对沿途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有利的和不利的两方面分析。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东部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有利于减轻东部能源压力,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拉动“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答案:D学以
致用1.教材P84活动
点拨:(1)该活动强调对“自然条件”的分析,应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入手。西部油气区处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生态环境脆弱,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西部天然气的开发。
(2)经济实力的强弱主要受社会发展因素影响,如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地域开放程度等。西部地区开发较晚,社会经济实力较弱,缺乏资源勘探、开发所需的资金。(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科教投入少、水平低,缺乏技术人才,技术力量薄弱,且缺乏进行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能源需求取决于生产、生活需求,西部地区社会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不能形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2.教材P86思考
点拨: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通过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收费,补充西部地区资金缺口,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答案一:资源优势的转化需要东部地区的资金支持,提高天然气价格,天然气的销售就要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资源开发。
答案二:资源优势的转化需要东部地区的资金支持,而与其他能源资源相比,我国天然气有较大的价格提升空间,因而在不影响销售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天然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