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哪杯水多(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哪杯水多(鲁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11-25 18: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哪杯水多
教 学目 标 1.会进行猜想和假设;学会正确使用量筒;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2.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测量,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由不同的测量工具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3.知道如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重、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
教具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一把尺子,一支笔。 2.实验用品: 每组三个大小一样的水杯、量筒、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饮料。3. 实验记录单,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化的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上课了吗?好的,上课。很高兴能和咱们班的同学一起走进今天的“科学旅程”,在开始今天的旅程之前,老师先向大家推荐一个科学小常识,[课件出示:水被称为“万药之王”。每天喝7--8杯(约2500毫升)的水,会有利于身体健康。]谁来为大家读一读。二、情境化的课堂,自主探究。 (一)探究活动师:每天喝适量的水的确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如果每天早上,我们能喝上一杯蜂蜜水,对身体就更有好处了。 [屏幕出示三杯蜂蜜水及妈妈和明明的头像]看,明明的妈妈在上早班前就特意为奶奶、爸爸和明明各自准备了一杯蜂蜜水。妈-妈告诉明明最多的一杯水是给(奶奶的),最少的一杯水是给(明明的),剩下的那杯水就是(爸爸的)。老师看看谁的眼力最准,能帮明明分辨出来?请你来说。(第一杯蜂蜜水给奶奶;第二杯给爸爸,第三杯给明明。)是这样的吗?(是)师:哎,你们怎么一眼就能看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呢?(因为第一杯水最高,第三杯水最低。)你来说说吧。师: [点击]咱们通常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做“水位”,叫什么?(水位)。 [指着屏幕,师生齐声说]我们看,1号杯的水位最高,3号杯的水位(最低),虽然它们水位高低不同,可这三个杯子的大小、形状却是完全(相同)的。[师粘贴:杯子相同]师: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科学结论:杯子相同,看水位的高低就能判断出水的多少。[师粘贴:看水位高低]原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大家轻轻松松地就发现了一个科学问题,来,把我们的科学发现读出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哪杯水多”的问题。(二)探究活动2师:[课件出示:三杯水位相同的水,但杯子粗细不同。]下面请大家继续看屏幕,这里又放上了三杯水,快告诉老师哪杯水最多?(3号杯里水最多)哪杯水最少呢? (1号杯里水最少)师: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因为1号杯子宽。)师:这三个杯子是一样高的,但三号杯要比1号、2号杯粗一些,我们通常是用粗、细来描述杯子的。[指屏幕]这三个杯子的粗细不同,这是不同的条件,那它们相同的条件是什么?(水位是一样的。)方案1:师:你真聪明,咱们刚学到“水位”,你就用上了。是的,它们的水位完全相同。[师板书粘贴:水位相同]方案2:师:哎,我们刚才学过: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什么?对水位,所以我们应该说三个杯子的水位完全相同。[师板书粘贴:水位相同]师:现在,咱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科学结论,谁能像老师这样把它总结出来?请你来。(水位相同,看杯子的粗细)[板书:看杯子粗细]师:你的结论很准确,老师把它也贴到黑板上。咱们一起读读。[指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的粗细)这样,我们也可以判断出水的多少。(三)探究活动3 师:[屏幕出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水,分别装在三个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请大家再来看屏幕,老师准备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水,这一次呀,分别装进了烧瓶、锥形瓶和广口瓶里。再看看你们的桌子上,是不是也放着这样的三杯水?(是)师:那究竟哪杯水最多呢,谁来猜猜看?(1号水最多)你认为是1号水最多,嗯,有这个可能性。师:谁猜的和他不一样?(2号水最多)你认为2号水最多,也有可能。 师:还有谁不同的想法?(3号水最多)你认为是3号水最多。你认为呢?(一样多)师:这一次,大家猜的结果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想想看, 为什么这次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结果呢? (因为杯子的形状不一样了。)方案1:师:[粘贴:杯子不同]这一次,这三个杯子不同了,还有哪儿也不同?(水位的高低也不同。)是呀,三个杯子的水位也不相同。[粘贴板书:水位不同]方案2:这一次,这三个杯子不同,它们的水位也不相同。(四)探究活动4 师:由于杯子、水位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就无法象前两次那样,直接判断出“哪杯水多“。那咱们能不能想出办法进行比较呢?(能)师:老师呀,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这样的学具盒,里面放了许多的学具。你们想从这里面选用什么学具,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呢?快在小组里商量商量!(教师巡视) 师:[拍手]请大家快点儿坐好。刚才我看到,大家讨论得都非常的热烈,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少的奇思妙想。谁来把你们组想到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请你下来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方法,来,我们一起认真地听听看。小组交流:三、课后延伸。师:同学们,既然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如此广泛,那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量筒?(想)[点击注:一个健康的人每天至少要喝大约2500毫升的水。]课前咱们已经知道了多喝水对身体有好处。那么就请同学们回家后,[出示:自己研究制作一个量筒。并用自制的量筒测一测自己一天能喝多少水。]看看自己是否喝足了2500毫升的水,你们说好吗?(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圆满地结束了今天的科学旅程。谢谢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量筒 量杯、烧杯、锥形瓶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教学能够面向全体,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学习机会,并体现"三个不",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给予暗示;学生能操作的,教师先给予不示范;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先发问,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不足之处:应用环节时间安排不足,学生自行设计量筒效果不够明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