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1-3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1-3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12-01 08: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1-3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 )
A.坚持体育锻炼 B.按时作息
C.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D.吸烟、喝酒
2.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B.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
C.饮食多样化,不挑食 D.不暴饮暴食
3. 2005年5月22日有媒体报道:青海省刚察县境内部分候鸟异常死亡,截止5月8日,青海湖已有178只斑头雁确诊死于禽流感H5Nl病毒。当地卫生检疫部门已对进入疫区
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并彻底消毒;青海湖鸟岛旅游区已经封闭。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
当地卫生检疫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计划免疫
4.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种致病细菌,这是 (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工免疫
5.细菌、真菌、病毒共有的特征是 ( )
A.有细胞结构 B.无成形的细胞核
C.不含叶绿体 D.进行分裂生殖
6.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胃溃疡、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疾病是 ( )
A.肺结核、胃溃疡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胃溃疡、色盲
7.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根源的科学家是 ( )
A.弗莱明 B.巴斯德
C.普利斯特里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疾病是通过粪一口传播的是 ( )
A.乙型脑炎 B.淋病
C.细菌性痢疾 D.青春期肺结核
9.以下不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的是 ( )
A.接种流感疫苗 B.隔离流感病人 C.常戴口罩 D.消灭苍蝇
10. 2008年,我国一些省市爆发手足口病后,医院医务人员对易感人群儿童少年进行预防
接种,这种做法是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 ( )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先天性免疫 D.计划免疫
11.现在社会上常听到关于“亚健康”的说法,你认为这个词最好的解释是 ( )
A.指完全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B.指身体稍有一些小病的状态
C.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
D.指心理、社会关系健康而生理上不健康的状态
12.以下关于服药与健康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
A.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按医嘱服用
B.好药也有副作用
C.服药量越大效果越好
D.善用药不如善保养
13.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
A.隔离治疗传染病病人 B.进行预防接种
C.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14.我国对入境的动物和植物有严格的检疫制度,若被检测出带有传染病或病虫害,即拒绝
入境,检疫制度的目的是 ( )
A.减少动植物的入境数量 B.减少我国农药和药品的使用量
C.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病的传染源
15.下列各现象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
A.出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感染麻疹 B.高血脂造成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
C.某些人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D.某些人对青霉素过敏
16.将蝮蛇的微量蛇毒注射到马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
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除去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用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
的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被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
B.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毒蛇的蛇毒产生免疫作用
C.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血清进行预防
D.注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使马的体内产生抗原
17.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是 ( )
①产生抗体②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③释放淋巴因子④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⑤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⑤
18.预防接种能预防传染病的原因是 ( )
A.能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B.接种的疫苗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干扰素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D.人体体液的免疫作用
19.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素毒性
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疫苗)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半个月
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存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那么,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注:人体的免疫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绵羊等哺乳动物) ( )
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获得了免疫力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人工免疫起了作用
D.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炭疽病属于血液传染病
20.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皮肤移植是理想的治疗方案,否则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主要是由于烧伤病人 ( )
A.体液大量损失 B.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C.非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21.李明是个真正健康的人,因为他:A.情绪经常保持稳定;B.和任何人相处的很好;C.身体的器官和系统能行使有效的功能;D.能成功地调整生活中的压力,合理适应环境;
E.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F.能长期维持班上的整洁,争取班级的荣誉。在这些表现
中,属于生理健康的是 ;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属于社会健康的是 。(填序号)
22.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并能传播给他人的疾病,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
病具有 、 和 的特点。
23.前多数专家研究认为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是 ,它没有细胞结构,但能侵
入并严重损害人体肺部的正常细胞,这种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按传播
途径分类,该病属于 传染病。此病传染性极强,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该病
的流行,如:对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各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
毒,要求市民常洗手,提醒市民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取
消大型集会,对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等等。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
环节,上述预防措施可归结成三条: , , 。
24.当人体受病原体侵袭时,人体通过调动自身的免疫系统保护自身,这属于免疫的
功能,除此以外免疫还有 和 功能。
25.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 。
26. 抗体存在于 中,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 免疫。能对侵入人体
内的病原体加以识别,并释放 的是 细胞,由它来完成的免疫叫免疫。
27.人在受伤时,若伤口较深则易得破伤风,是因为空气中的 感染了伤口所致。为了预防得破伤风,应预先到医院打 。
28.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发现白细胞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免疫。
29.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经多个医生确诊患了某种病。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
些相应的预防措施:①将患者立即隔离治疗;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③对
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分析上述情况,回
答下列问题:
(1)该病是一种 病,具有 的特点。
(2)医生所做的措施中,①属于 ;②④属于 ;③属于__ __。
30.美国流行乐坛天王级巨星黑人迈克·杰克逊,为了迎合白人的口味,在自己的面孔和身
体的其他部位移植白人的皮肤,但身体对异体皮肤产生了排异性。这种“排斥”属于
,皮肤移植后,由于 细胞释放 从中出现“排异”现象。这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 免疫。
三、分析探究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7分,共27分)
31. SARS病毒能引起非典型肺炎。医生在治疗实践中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人痊愈后,其血
清可用于治疗其他“非典”病人。情况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等研究正在进行。请据图回答:
(1)治愈的A的血清中因为含有 ,所以可以用于治疗“非典”病人B。
甲研究中合成或生产的物质X是 。
(2)乙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制造出 ,以给医生等许多健康的人群接种,保护传染病学上所称的 (填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图中使健康人C获得抵抗“非典”能力的过程,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6. 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毒”( HIV)引起的。如果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或者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都可以感染上艾滋病,被感染的母亲也可能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2003年12月1日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旨在消除歧
视、倡导关爱,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1)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__ __。其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
(2)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
(列出2条)。
(3)艾滋病给人的身体带来了痛苦,有的人因此颓废、消沉下去,有的人却能鼓起生活
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幸福地生活着。结合健康含义的三个方面,你认为哪一种
人比较健康?为什么?

(4)很多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吸食毒品而被感染,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为了人们都
能健康、幸福地生活,请你为“国际禁毒日”写一句宣传语
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1-3节)
一、1.D 2.B 3.B 4.B 5.C 6.B 7.B 8.C 9.D 10.D 11.C 12.C 13.C 14.D
15.B 16.A 17.D 18.A 19.C 20.C
21.CE AD BF 22.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23.非典病毒呼吸道控制传染源 切断
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4.抗传染 免疫监视保持自我稳定25.特异性免疫26.体液体液
淋巴因子T淋巴 细胞27.破伤风杆菌破伤风疫苗28.非特异性29.(1)传染传染性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0.免疫监视T淋巴 淋巴因子细胞
31.(1)非典病毒的抗体蛋白质 (2)非典病毒的抗体 易感人群 特异性 32.(1)病毒 寄生
(2)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母婴传播或性传播(3)水的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人;健康与否应该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要远远强于颓废、消沉的人(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或“奠沾毒品,莫交毒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