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节 氧气和氧化
联想情景导入
鱼儿能在水中生存、燃料能够燃烧、人和动物能够呼吸、很久不用的铝锅表面会形成白色斑点、塑料和橡胶制品使用时问长了会发生老化等。你知道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吗
人在呼吸时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同时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能在空气中燃烧;而火药在燃烧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爆炸;对着燃着的蜡烛用力吹气.蜡烛会熄灭,而用扇子往正在燃烧的炉子里扇风却越扇越旺,这是什么原因昵
酒精灯使用完毕后,我们可以用灯帽将其盖灭,室内着火,我们可以用水将其扑灭,而森林着火,我们往往砍伐森林。制造隔离带,这是什么原理呢 其实,以上这些都与氧气的性质有关。
重点知识详解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解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氧气的观察(a)和闻气体的方法(b)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尉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O2 Fe3O4
(2)硫磺在氧气中的燃烧: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并放出热量。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O2 SO2
(3)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氧气 二氧化碳
C+O2 CO2
(4)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自光,冒出白烟,放出热量。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O2 P2O5
结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助燃性)。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二、呼吸作用与氧化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称作呼吸作用。植物和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来说十分重要。
葡萄糖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能量
C6H12O6 O2 CO2 H2O
三、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比较剧烈,如物质的燃烧、火药的爆炸等。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如铁生锈、铜生锈。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定向爆破建筑物 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生锈的铜器 生锈的铁制品
四、氧气的工业制法
1.分离空气法。
2.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
五、燃烧
1.燃烧和爆炸:燃烧是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酒精可以燃烧,而水不可以燃烧。
实验结论: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物质具有可燃性。
(2)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蜡烛熄灭。
实验结论: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二: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将一根小木勇气和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容易燃烧而煤块不容易燃烧。
实验结论:物质燃烧的象件之三:可燃物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结论:
①可燃物
燃烧需要的条件 ②助燃物(氧气) 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3.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白燃。
六、灭火与火灾自救
1.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使可燃物隔绝与氧气的接触。
(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油锅着火。不能泼 救火时不要 炉灶附近不
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 贸然开门窗,以免 放置可燃易燃物
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 空气对流,加速火 品,炉灰完全熄灭
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 势蔓延。 后再倾倒。草垛要
熄灭,还可向锅内放入 远离房屋。
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2.自救方法。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ll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
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
火灾袭来时 身上着火, 若所有逃生线 遇火灾不
要迅速逃生,不 千万不要奔跑, 路被大火封锁.要 可乘坐电梯,
要贪恋财物。 可就地打滚或用 立即退回室内,用 要向安全出口
厚重的衣物压灭 打手电筒、挥舞衣 方向逃生。
火苗。 物、呼叫等方式向
窗外发送求救信
号,等待救援。
精典例题解析
[例1]检验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
[解析]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立即复燃。
[答案]B
[仞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
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解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铁丝在燃烧的过程中溅落的熔化物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答案]B
[例3]探究:为什么燃烧的程度不一样
问题: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你能回答有关问题吗
实验:(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正放在桌上备用。
(2)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 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瓶内,木条也复燃了,且比A中 ,说明 。所以盛氧气瓶应瓶口向 放置。
[解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将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朝下放置,集气瓶内的氧气会逸出瓶外,因此,B瓶中带火星的木条比A瓶中带火星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答案] (2)助燃 (3)燃烧更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上
[例4]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下图的“火三角”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由于与
充分接触而燃烧,从图中可知,燃烧的条件有 ,在此所谓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意思是 。
[解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一是要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答案]空气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只有与氧气接触才能够燃烧
考点应试必备
1.住宅、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来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水能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离
2.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CH4和O2 B.CO和CO2 C.N2和O2 D.CH4和CO
3.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可燃性 B.能支持燃烧
C.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
A.镁带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5.下列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
6.把燃烧着的木炭、硫、磷分别放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共同的现象是 ( )
A.发出白光 B.产生蓝色火焰
C.燃烧更加剧烈 D.产生大量白烟
7.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 ( )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气的是氧气
C.放人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D.放入发红的木炭后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一定是氧气
8.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
A.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放出热量
C.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硫磺熔化了
9.在灯泡中如果有氧气存在,则灯丝由于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容易被烧断。因此在灯泡内加入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物质用来完全吸收掉灯泡内的氧气,以延长灯泡的寿命。那么你认为这种物质最有可能是 ( )
A.氧化汞 B.氧化铁 C.红磷 D.高锰酸钾
10.图书室、档案室失火不能用水灭火,因水会损坏书和档案资料,一般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这样可使书和档案资料完整地保存下来,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
A.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
B.它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且能降低该物质的着火点
C.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状况下,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1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 或 。其作用是防止 。铁丝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 四射、生成
色固体、放出大量 。
12.动物呼吸、食物腐败、钢铁生锈、酒的酿造、农家肥腐熟,实际上都是物质跟 发生 氧化的过程。
13.物质燃烧需要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1)物质本身是 ;(2)可燃物接触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
14.灭火的原理是:(1)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 ;(2)使燃烧物隔绝 ;(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 以下。
15.探究:铁丝为什么不燃烧
问题: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来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 ;
(2) ;
(3) 。
参考答案:
第2节 氧气和氧化
1.B 2.A 3.B 4.C 5.D 6.C 7.C 8.A 9.C 10.D
11.水 细沙 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火星黑热
12.氧气 缓慢
13.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
14.可燃物空气着火点
15.(1)用砂纸打詹,除掉铁丝表面的锈迹
(2)待到火柴快燃尽时,才把铁丝伸人集气瓶内
(3)将铁丝和火柴伸至集气瓶上部,役役向下部移动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酶
空气
多次压缩
降温
液态
空气
低温蒸发
-196℃
氧气 N2
液氧 O2
空气
一定压力下
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
富集氧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