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第5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
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课前预习】
一、课堂引入:我们都知道“水从低处留”,可在植物体内,是什么促使水从根部向茎、叶运输呢?
二、叶的蒸腾作用
1、 实验观察: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植物,用一透明的塑料袋将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对该植物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观察塑料袋上有无水珠生成,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3、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后,然后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这些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外,99%通过蒸腾作用从叶中散发出去,蒸腾作用可以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叶片的温度,同时也是根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4、学生讨论:①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②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③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④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
⑤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条件有关。
三、叶的结构:
1、实验观察1:①选取一张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
③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的颜色变化。哪一张纸先变色?哪一张纸的颜色会深一点?
2、 实验观察2、:①在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撕取蚕豆的下表皮,把它们放在栽玻片上,展开后加盖玻片。
③在低倍镜下观察叶的表皮细胞。
④换用高倍镜观察半月形细胞,并将结果绘制下来。
⑤另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仔细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哪面多?为什么?
4、叶片上的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以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导管里的水分。这样,就促使水分从根上升到叶里,同时,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在水分上升的时候,进入根里的无机盐也随着上升,最终进入叶片。
5、叶片的结构:
①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的里面有绿色的颗粒――叶绿体。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以气体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着。
②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个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③叶脉:分布在叶肉当中,具有支持作用。
⑵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根毛从泥土中吸收水分→水从根部运输到叶→水从气孔中蒸腾而出
【疑难重点】
例题一:请你将杨树叶子泡在热水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⑴可见叶片内向外冒出一些气泡,冒出气泡的部位是________。
⑵叶片背面的气泡比正面的气泡____(填“多”或“少”)一些,说明
背面的气孔____(填“多”或“少”)于正面的气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减少________的散失,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
解析:叶片上的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解答:(1)气孔、(2)多、多、水
例题二、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_______凝结而成的,它是______的结果。下午打开袋口,迅速伸一支将熄灭的大柴棍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的结果。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的结果。
解答:水蒸气、蒸腾作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
例题三、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
A、抗呼吸作用 B、抗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 D、增强蒸腾作用
解答:B
例题四:为测定土壤的大小不一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采集了家乡土壤的典型样品。下表是小明同学所测的不同土壤颗粒的比例。
空气 水 粉砂 砂粒 黏土 有机物
25% 25% 14% 16% 15% 5%
⑴该地的土壤属于( )
A、砂石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⑵该地的土壤通气性____(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____(填“较好”或“较差”),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耕种。
解答:(1)C
(2) 较好 、较好、适宜
例题五: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 以 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 上。
(2)将图示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o
(3)比较甲、乙两实验装置,你认为其中比较正确的是
,原因是 。
(4)如果将图示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用一定的方式将塑 料袋内的气体引入到某一试管中,再将点燃的火柴伸进试管,此时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解答:(1)水分 气体 叶片
(2)塑料袋的内壁出现水珠
(3)乙 乙装置只限制植物的蒸腾作用,甲装置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外,还包括盆中土壤里水分的散失
(4)点燃的火柴燃烧更旺 植物体进行光合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导致袋中氧气浓度相对于空气来说更高
【巩固练习】
1.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 )
A.降低光合作用 B.减小呼吸作用
C.减少水分蒸腾作用 D.移栽方便
2.仙人掌在强烈的阳光下,不会被太阳光灼伤的原因是( )
A、吸水力大 B、储水多 C、蒸腾作用强 D、叶变成刺
3.关于植物体水分散失的意义,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 B、促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促进溶于水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D、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
4.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的生长 D、果实的形成
1. C
2. B
3. B
4.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