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章 植物与土壤
第1节 土壤中有什么
联想情景导入
在夏天,雨过天晴,有许多蚯蚓钻出了地面,而在晴好的天气里,我们却很少发现有蚯蚓钻出地面。种植某种农作物,不知什么原因,看不出地表部分有什么变化,却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死亡现象。作物年复一年地不断生长,但土壤却不见减少,而作物却产出许多粮食。土壤中有什么呢?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理去探究土壤的成分吧!
重点知识详解
一、土壤中的生命 土壤生物
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构成土壤的非生命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
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一)土壤中有空气
1.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1)要求:选择干燥的土壤 干燥的土壤含较多的空气,实验效果明显。
而潮
湿的土壤中有许多空间已经被水分占据,空气含量会变少。
(2)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放入一块土壤(土壤的体积为V),缓慢注入水,直到水面把土
壤全部浸没为止。记录在烧杯中所加的水的体积。记做V1。
②用与土壤体积相等的铁块替代土壤,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所加水的体积。
记做V2。
③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V1-V2)/V×100%。
(3)测量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其他方法:
方法一:金属容器测量法
①用金属容器挖取一块土壤,刚好盛满容器;
②向容器内用量筒注水到与金属容器口平,记录水的体积为V1;
③将金属容器中的土壤倒出,洗净,注满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2;
④计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V1/V2×l00%。
方法二:量筒测量法
①用金属容器挖取一块土壤,刚好盛满容器;
②在量简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记下体积为V1;
③将容器中的土壤倒入量筒内,记录总体积为V2;
④洗净金属容器,注满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3;
⑤计算:V土壤中空气=V3-(V2-Vl)=V3+ V1-V2;土壤中空气的体
积分数= ×100%。
(二)土壤中有水
1.检验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方法。
取少许土壤,放人烧杯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烧杯壁上有水。证明土壤中有水。
2.测量土壤中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
先选取一规则几何体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土壤样本,用刻度尺测出其
相关数据,算出土壤体积数V。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再将土壤捣碎,放
在坩埚上用酒精灯加热,让其水分充分汽化充分散失,再称其质量M1。将水
分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就可以知道水分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了。
公式:(M—M1)/P水V×100%。
(三)土壤中有有机物
1.检验土壤中有有机物的方法。
用充分干燥(防止水分散失对质量称量的干扰)的土壤(应舍较丰富的有
机质)50—100克,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以防土壤颗粒漏掉)上加热。实验结
束后称量土壤的质量减少。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2.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贮存在土壤中。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还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四)土壤中有无机物
1.检验土壤中含有无机物的方法和步骤:
(1)将燃烧过的土壤用手搓一搓,发现:土壤颗粒很细,没有黏性。颗粒大小
基本一致。
(2)溶解,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
(3)在蒸发皿中加热滤液,使水分蒸发。观察蒸发皿上的残留物。可见:蒸发皿上有很细的结晶物。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物(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这些无机盐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
三、从岩石到土壤
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石砾和砂粒,最后
形成了含有砂粒、有机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的土壤。
精典例题解析
[例1] 观察土壤纵剖面,填写下表。
土壤结构 土壤生命 位置
枯枝落叶层 土壤的最表层
上土层 植物根系大量分布,也有土壤生物分布
少量根系及微生物 土壤的最低层下面是岩石
[解析] 土壤结构分为枯枝落叶层、上土层、下土层。枯枝落叶层位于土壤的最表层,是小
动物的主要活动场所。上土层是土壤的中层,有植物根系大量分布,也有土壤生物
分布。下土层位于土壤的最低层,下层是岩石。有少量根系分布和少量微生物生存。
土壤结构 土壤生命 位置
枯枝落叶层 小动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土壤的最表层
上土层 植物根系大量分布,也有土壤生物分布 土壤的中层
下土层 少量根系及微生物 土壤的最低层,下面是岩石
[答案]
[例2]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在谈到有关土壤这一话题时,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土壤中是
否存在空气,若有,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又为多少呢?他们于是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校园中选择干燥的土地,取了长、宽、高分别为lOcm×lOcm×5cm的一块土壤,把它放人大烧杯中,沿烧杯壁慢慢向烧杯中注水,直到将士壤全部浸没为止。此时他们仔细观察,发现土壤块表面有一些气泡冒出。等充分浸润后,发现水位不能将土壤全部浸没了,于是他们又加入了一些水,使土壤又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他们记下了用水量为710ml。接下来,他们用一块10cm×lOcm×5cm的铁块替代土壤,重复了上述实验,得到了用水量为700ml。他们对上述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因此验证了一种假设。
根据上述资料,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土壤中________ 空气(填“存在”或“不存在”),且校园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解析] 往土壤中注入水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放人一块土壤(土壤的体积为V),缓慢注入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全部浸没为止。记录在烧杯中所加的水的体积。记做V1;
②用与土壤体积相等的铁块替代土壤,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所加水的体积。记做V2;
③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V1-V2)/V×lOO%。
[答案] 存在 2%
[例3]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土壤的成分时,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了探究的问
题,并建立了好几种猜想,并且利用实验中简单的工具证明了各种猜想。请你完成
下列实验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猜想:例如①土壤中有空气。请你完成以下三个猜想。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使用足够大的量筒、直尺、水、土壤和其他的辅助工具,但不准使用烧杯等容器,证明猜想①是科学的。可用图示或用文字将实验过程表达在空格内,并用计算式加以说明。
(4)若给你一只金属容器、适量的水和一只足够大的量筒,如何去测量土壤中空气约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
[解析] 土壤中除含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如空气、水、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1)土壤中有哪些物质?
(2)②土壤中有水分③土壤中有无机物④土壤中有有机物
(3)实验原理:利用水具有流动性,能渗人土壤间隙,所以会使总体积减少。
实验过程:①取一块长方体土块,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宽、高。求出它的体积,记为V1;②在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2;③再将土块放入量筒中,等不再冒出气泡后,读出此时读数V3;④比较V1+ V2与V3的大小。
(4)测定方法:金属容器测量法。
①用金属容器挖取一块土壤,刚好盛满容器;
②向容器内用量筒注水到与金属容器口平,记录水的体积为V1;
③将金属容器中的土壤倒出,洗净,注满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2;
④计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V1/V2×100%。
[答案] 见解析
考点应试必备
1.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 ( )
A.提高土壤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2.下列各种生物不能在土壤中生存的是 ( )
A.蚯蚓 B.蚂蚁 C.蝗虫 D.蜈蚣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 ( )
A.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B.小小的砂粒
C.多种无机盐 D.蚯蚓的粪便
4.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能离开水,请问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 )
A.叶片从空气吸收 B.根从土壤吸收
C.植物体自己制造 D.动物提供
5.将一块湿润的土壤放人一个大烧杯中,并沿烧杯壁向烧杯中注水,直到水面将土壤全部浸没为止,我们发现有大量的气泡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了土壤中含有大量的 ( )
A.空气 B.产生空气的物质
C.氧气 D.动物
6.一般情况下土壤越肥沃,表层有一种常见生物的数量就特别多,这种生物是 ( )
A.蜗牛 B.蚂蚁 C.蝉的幼虫 D.蚯蚓
7.在观察土壤时我们不容易发现的是 ( )
A.水分 B.小石子 C.空气 D.小动物
8.将土壤装入试管,然后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加热,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试管内壁出现水珠,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土壤中含有 ( )
A.水分 B.空气 C.微生物 D.矿物质
9.八(2)班同学在研究土壤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可能的是 ( )
A.一组同学发现土壤中有蚯蚓
B.二组同学发现土壤中有草根
C.三组同学发现土壤中有小石子
D.四组同学发现土壤中有小麻雀
10.阅读下表,回答10—12题。
育才中学八(8)班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土壤生物的活动中,调查结果如下:
观察时间 2008.4.20 天气状况 晴
观察地点 浙江省诸暨市五泄风景区
环境特点 土壤温度为25.3℃,比较疏松和湿润,光照强度一般,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
土壤生物 小老鼠1只,蚯蚓42条,蜗牛50只,蜘蛛16只、蜈蚣3条
从表中调查生物组成可知,取的土壤样品主要是土壤结构中的 ( )
A.枯枝落叶层 B.上土层
C.下土层 D.枯枝落叶层和上土层
11.调查土壤中的优势物种是 ( )
A.蚯蚓
B.蜈蚣
C.植物
D.蜗牛
12.调查分析,适宜蚯蚓生长的环境特点是什么?
13.(1)在校园中选择干燥的土地,取长、宽、深分别是10厘米×10
厘米×5厘米的一块土壤,把它放人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
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全部漫没为止(如右图所示)。
(2)开始时,可用量筒向烧杯内注水,并记录每次的注水量。当液面快要浸没土壤时,要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注水。
(3)记下一共向烧杯中加入了多少水。
(4)用10厘米×10厘米×5厘米铁块替代土壤,重复上述实验。
当液面刚好浸没土壤时,所用水的体积比液面刚好浸没铁块时所用水的体积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下图所示是人们在研究土壤时在土壤中发现的一些生物,请你根据我们看到的下图所
示的情况,说一说我们在研究土壤时应该怎样做。
15.科学课上,老师为了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做了以下实验:
(1)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如下图所示)。
(2)将几块岩石放人玻璃瓶内不断摇动(如下图所示)。
(3)向杯子里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人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如下图所示)。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探究的是__________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②实验2探究的是__________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③实验3探究的是__________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④三个实验都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节 土壤中有什么
1.B 2.C 3.A 4.B 5.A 6.D 7.C 8.A 9.D 10.A 11.A
12.喜欢生活在光照较弱的、湿润、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中。
13.多 土壤中含有空气
14.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土。也不要直接用手去抓土壤生物,可以用工具,也可以带上一个塑料袋去接触土壤及生物。实验完毕后耍及时洗手。
15.(1)冷和热
(2)风或地表变动
(3)植物根
(4)实验岩石或石膏都会裂开变成体积更小的石块或石膏块
(5)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变化
V3+V1-V2
V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