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联想情景导入
在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上.常会看到一些同心圆形的环层.这就是年轮。年轮
是怎样形成的 它又可能隐藏着哪些秘密呢 为什么有些植物茎的横切面有年轮,而有些植物的横切面却没有年轮呢 有些植物的茎在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增粗的现象。而有些植物的茎却不会增粗呢
我们已经知道,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成分,供植物生长需要,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又是怎样运输的呢
那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植物王国,去了解植物体中物质是怎样运输的吧!
重点知识详解
一、茎的结构
1.茎的分类: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自然界最常见的茎是直立茎。其次还有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 http: / / www.21cnjy.com )
直立茎 攀缘茎
( http: / / www.21cnjy.com )
匍匐茎 缠绕茎
(1)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
(2)攀缘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
着在他物“上升”。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3)缠绕茎: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4)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2.茎的结构: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1)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2)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3)树皮较易剥下来。
木质部:内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
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
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裸
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具有形成层。所以茎能加粗。
韧皮部:内有筛管,输导有机物。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3.木质茎的结构:
(1)树皮
外树皮:保护作用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2)木质部:木质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木材,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木纤维:增加茎的强度,属于机械组织
(3)韧皮部:韧皮部处在内树皮靠里边,它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
筛管:输导组织,输导有机物
韧皮纤维:机械组织,增加茎的强度
(4)形成层: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处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它是由几层很薄的细
胞组成,这里的细胞能分裂增生,属于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的细胞壁很薄,在
此处容易把木质部和韧皮部剥离开来。
外树皮:保护作用
内树皮(靠里是韧皮部) 筛管:输导组织 输导有机物
韧皮纤维:增加茎的强度机械组织,
形成层:细胞能分裂增生 分生组织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输导组织
木纤维:增加茎的强度 机械组织
4.年轮: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有比较明显的分界线。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植
物受生长季节的影响而产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春材:春天水分多、气候适宜,形成层活动较旺盛。形成层细胞体积大,导管多,
管腔大,木纤维较少。形成的木质部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秋材:入秋后,雨量少,
气温低,形成层活动减弱.形成的木质部质地致密、颜色较深。
二、水和元机盐的运输
实验操作:取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将其削成平整的斜面。将枝条插入装有红墨水
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待枝条基部颜色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在枝条基部横切
枝条。横切面上什么部位变成了红色 纵切枝条.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变红色的部位
位于什么地方,呈什么形状
实验说明:①把枝条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使导管切口横截面积大一些,利于水分和无机
盐的运输。②放在阳光下照射,是为叶的蒸腾作用创造条件,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
以便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 http: / / www.21cnjy.com )
剪下带叶的植物茎 插入红墨水中 5分钟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木质部的中央变成了红色。纵切枝条,看到红色越往上颜色越浅。
实验结论;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在茎中央的导管,且是自下而上进行运输的。
三、有机物的运输
实验操作: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枝剪或刀片对其中的一枝进行环割
处理。环割处理后的近根枝条保留3厘米长的树枝.环割树皮时约去掉2厘米宽的树皮。
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不要浸至环割处。放在阳光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变化。哪一枝枝条上的不定根长得比较好 然后观察环割处上端
的切口。哪一枝枝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实验说明:(1)选取柳枝,是因为它容易在水中长出不定根,且它的外树皮特别容易进
行“环割”处理。
(2)使用土壤浸出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供植物生长需要。
(3)在培养过程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不能超过环割处的下端.否则也会使环割处愈伤
组织产生不定根,干扰实验效果。
(4)“放在阳光下培养”使柳枝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实验现象;(1)未经环割处理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良好。而经过环割处理的不定根
生长状况较差。
(2)在切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些愈合组织.有机物积累在那里。
实验结论: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精典例题解析
[例1] 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
的根本原因是 ( )
A.茎内有无韧皮部 B.茎中有无形成层
C.茎内有无木质部 D.茎内有无髓
[解析] 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形成层细胞能够分裂增生,属于分生组织;向外分
裂产生的细胞生长形成韧皮部,向内生长形成木质部,所以双子叶植物的茎能逐年
加粗。而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竹类等植物因为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
的茎不能加粗。
[答案] B
[例2] 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
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
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l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l7年
[解析] 年轮:茎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秋材)和后一年早材(春材)间的分界线,是指木质部
的生长。春天外界的气温适宜,水分充足,茎生长快,排列疏松,颜色较浅;入秋
后雨量少,气温低,生长慢,排列紧密。颜色较深。每年生成一轮。不包括木质部
外的形成层、韧皮部、皮层、周层等环状结构,所以小刚的数法是错误的。而因树
的种类不同。有的树一年里可以出现多个年轮,所以答案D是错误的。
[答案] A
[例3] 如图所示的爬山虎的茎能产生不定根,能在竖直
的墙壁上生长,你认为按生长方式分析。爬山虎
的茎属于 ( )
A.攀缘茎 B.缠绕茎
C.直立茎 D.匍匐茎
[解析] 根据生长方式不同,茎可分为攀缘茎、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四类,四类茎按是
否能向上可以区别出匍匐茎;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借助他物可以区分直立茎、攀缘
茎、缠绕茎;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长是否利用变态茎、叶结构附着他物,可以区别
攀缘茎和缠绕茎。
[答案] D
[例4] 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
于破坏了 ( )
A.韧皮都 B.木质部 C.形成层 D.木纤维
[解析] 在小树上拴铁丝,日子久了。由于小树的茎会不断长粗。而铁丝不会变长,铁丝会
破坏小树的树皮,相当于将树皮环割。我们知道:内树皮的韧皮部由筛管组成。担
负着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根和其他植物器官的功能。所以小树被环割后,运输
的通道被阻断。小树环割部位的上方就因积蓄大量的有机物而形成节瘤。
[答案] A
[例5] 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图,分析图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结构: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其中C_______中有_________ ,可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A_________中有_______ ,可以输送有机物。
(3)图示的茎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为A________和C________之间有_________,能__________。
[解析] 双子叶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依次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构成。其中树
皮内侧是韧皮部,形成层也只是由几层细胞构成.而体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
木质部,木质部再往里就是髓。髓由薄壁细胞(细胞较大。管壁较薄)构成。有贮藏
营养物质的作用。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筛管,运
输有机物。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答案] (1)A.韧皮部 B.髓 C.木质部 (2)木质部导管 韧皮部筛管
(3)能韧皮部 木质部 形成层 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例6] 小明在摘甜桃时,发现桃树的树干上粘有紫色的粘稠物。他想:“粘稠物是如何产生
的,它是什么物质呢 ”他询问桃园主人。桃园主人告诉他桃干碰伤或遭虫咬后,都
有粘液流出,久后变成粘稠物质粘在树干上。小明猜想粘稠物可能是根吸收的水分和
元机盐,也可能是叶合成的有机物。他选取了一条被整枝割掉的生长旺盛枝条,做了
以下实验,在整枝处对枝条进行环割处理,观察到环割上端的树皮处有少量粘液流
出,一周后观察到环割处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环割的上端出现较多紫色粘稠物。
根据上述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小明在摘甜桃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提出的科学猜想是: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你和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小明的探究实验运用了哪些过程
[解析] 粘稠物只能是两种成分:水分、无机盐或有机物。其中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根吸收的,
并且是由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而有机物却是由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并且由树
皮内侧的韧皮部自上而下输送的。所以若树皮割裂后有液体流出,则流出的液体是
有机物。反之则是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 (1)桃树在树干上附着的粘稠物是如何产生的 它是什么物质
(2)粘稠物是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粘稠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3)桃树干上的粘稠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4)小明的实验过程包含了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试验设计、得出结论等四个方面。
考点应试必备
1. 如图所示,表示缠绕茎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2. 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 ( )
A.形成层 B.生长区 C.韧皮部 D.木质部
3.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 )
A.叶 根 茎 B.根 叶 茎
C.叶 茎 根 D.根 茎 叶
4.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 ( )
A.外树皮 B.髓 C.形成层 D.木质部
5.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 )
A.木质部 B.内树皮的韧皮部
C.形成层 D.外树皮的韧皮部
6.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 )
A.水不能向上运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
C.根吸收的无机盐不能运输到叶片
D.形成层被破坏,细胞停止分裂
7.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植物体的 ( )
A.根的韧皮部 B.茎的韧皮部 C.叶片 D.茎的形成层
8.植物茎的结构中。筛管的作用是 ( )
A.输送水分 B.输送有机物
C.输送无机盐 D.输送水分和有机物
9.王芳在采集的野外生长的茎的横切面上。发现有5个年轮,而中间的年轮特狭小。访同当
地人得知,该年年平均降水丰富,气温比较高,导致植物的年轮特窄的可能原因是
( )
A.干早 B.气温
C.蝗灾 D.缺植物生长的无机盐
10.把一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下端插入红墨水中,叶脉微红时取出,对枝进行横切和纵切后
观察,变红的是 (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髓 D.树皮
11.下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如果将枝条A、B两个部位间的树皮
进行环剥(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伤口的__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物.
(2)这两个果实会发生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李同学在家中移植树木的过程中不小心弄破了树皮,他发现有许多的液体流出。经过
分析这些液体为有机物。说明树木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是_________。
13.常见的茎有直立茎、攀缘茎、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四种形态。
14.橘子树枝顶端的橘子往往比较小。而枝条下部的橘子比较大。这是由于橘予形成过程中
的有机物是由叶片提供的,而叶片制造有机物在植物体内是通过________内的_________由上往下运输的。
15.将植物的茎横切后发现分为明显的三层,由外至内分别是_______、木质部、_________。
16.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____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
于_________ ,负责运输_________。筛管位于______ ,负责运输_________。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
A.上面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
B.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C.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上就越浅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5)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________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运输。
参考答案:
笫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1.B 2.A 3.D 4.D 5.B 6.B 7.B 8.B 9.C 10.B
11(1)上方 (2)A处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能继续长大。B处的果实得不到营养物质,将逐渐萎缩、变小。
12.筛管
13.缠绕茎 葡萄茎
14.韧皮部 筛管
15.树皮 髓
16.(1)导管 (2)木质部 水分和无机盐 韧皮部 有机物 (3)C (4)A (5)增加水分 无机盐
树皮
木质部
韧皮部
木质部
树皮
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