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5-26 06:52:00

文档简介

亲爱的老师同学大家好:
每天我们需要摄入一定的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为了满足人体营养需要,我们选择不同的食物:鱼类、肉类、蔬菜、水果、谷物等,所有的这些归根结底是从哪来的呢?那就是土壤。所以今天的我们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面对施虐的沙尘暴,是不是每个人多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土壤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土壤中有什么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土壤中有什么。它选自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土壤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事物,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全面的认识土壤的组成,为下面各种各样的土壤、植物与土壤、植物中物质的运输还有保护土壤的学习做好准备。本节通过亲自采集土样,先让同学们对土壤有一个直观的土壤认识,再经过进一步的探讨,使同学知道土壤的组成,并通过实验对这些组成进行测量。所以我把土壤的主要组成。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事物的探索欲很强,各种实验可以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土壤及其组成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未掌握方法去准确的测量。特别是逻辑思考能力不够强。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土壤组成的测量方法,主要是土壤中空气的测量有深刻的理解和培养逻辑思考能力。所以本节的难点是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多种方法。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地位、作用、前后联系、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3个课时,并将本节的教学目标设为1、知识目标: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知道土壤中有非生命的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物,并掌握各种组成的测量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并会利用一定的工具对土壤组分进行测量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给土壤里的物体归类,看到人为的垃圾,意识到我们要保护土壤。
那如何来组织我的教学,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我的教学过程,我将其设计为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2、通过实验,解决问题3、联系生活,知识延伸
在第一环节由于是本节课的开始,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通过提问,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我先会出示几颗橘子的种子,如果我想让这几颗种子,生根、发芽、结果子,应该把他们种在哪呢?沙漠、海滩、房渣土、炉灰、建筑垃圾等,它们还叫土壤吗?为什么这些植物离不开土壤,土壤里有什么东西能让它们生长呢?
进入第二环节,先让学生根据根据平时经验,说一说土壤中有什么,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然后带学生进行挖土,强调不仅要把预计到的东西挖回来,还要把没预计到的挖回来。接着指导学生观察土壤,看自己挖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对挖到的东西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土壤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照是否有生命可以分为土壤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物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进一步讨论这些是本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那是从何而来?
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学生已经对土壤成分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分别系统的学习土壤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物质。土壤中的生命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看看同学们挖到了什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土壤中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现一张土壤的纵切面,讨论土壤的结构与土壤生物的关系。展示同一植物在不同环境里生长的图片,对植物与它所生活的土壤环境特点的适应关系有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有水、无机物、有机物、空气。这部分的学习主要侧重土壤中空气含量的测量,也是该部分的难点。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会利用一些练习来进行知识巩固,帮助理解。对于土壤中的水,先经实验来证明其存在,再让同学自己设计实验来测量水分的含量,得出水分占土壤体积分数的公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土壤有机物存在的证明,一样要用到实验,同时让学生讨论这些有机物的来源。通过制得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证明无机盐的存在。
在第三环节,分组讨论土壤形成的过程,强调土壤形成的速度极其缓慢,我们需要注意保护耕地。然后针对目前许多地方肆意破坏土地资源的状况,谈谈自己的看法。目前土壤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的净化能力有限,我们需反思自己行为,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土壤。
我相信通过以上系统紧张快乐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得快乐、学得自然、学有所成。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