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科学》(下)w单元分类试卷(六)
§2.1-§2.2 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www.中考资源网
1.以下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液化时变为淡蓝色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能燃烧,供给呼吸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A.镁条点燃后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D.硫磺点燃后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2003年3月30日上午8时31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www.中考资源网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www.中考资源网
A.二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
C.二氧化硫 D.四氧化三铁
4.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①气焊②炼钢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
A.①②③ B.①②⑤
C. 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大气组成(体积分数)www.中考资源网示意图。www.中考资源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B. 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
C. 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
D. 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www.中考资源网
火星的大气组成 地球的大气组成
6.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www.中考资源网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下图是地球和火星的
7.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相同之处是 ( )www.中考资源网
A.都属于氧化反应 B.都有发光发热现象
C.都是剧烈的化学反应 D.可燃物都要达到着火点
8.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A.铁生锈 B.酿酒
C.蜡烛燃烧 D.食物腐败
9.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www.中考资源网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10. 下列关于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A.某反应若是氧化反应,则肯定是化合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化合反应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11. 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A.煤炭燃烧 B.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 D.汽车尾气
12.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www.中考资源网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www.中考资源网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13. 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www.中考资源网
A.氧气不足 B.没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 D.空气不足
14. 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应选( )www.中考资源网
A.木炭 B.红磷 C.硫 D.铁丝
二.填空题(第15.2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4分)www.中考资源网
15.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_;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___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_.
16.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中放有少量红磷作脱氧剂,其作用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www.中考资源网
17.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于200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www.中考资源网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www.中考资源网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发生反应,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www.中考资源网写出该反应的的文字表达式:
18.某种淡黄色的固体物质A,点燃后放入盛有某无色气体B的集气瓶中燃烧,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视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的名称
叫 ,A和B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www.中考资源网
19.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www.中考资源网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www.中考资源网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你认为常用的两种灭火方法是 和
20.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www.中考资源网上述现象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 。www.中考资源网
(2) 。www.中考资源网
21. 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www.中考资源网请回答下列
问题:
(1)选用的铁丝应用 进行处理。www.中考资源网
(2)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www.中考资源网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www.中考资源网
③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④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适宜时刻和方法是 。www.中考资源网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www.中考资源网
(4)若某同学取了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来做这个实验。www.中考资源网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www.中考资源网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22.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镁曾用作照像机中闪光灯的原料?为什么磷常在军事上用作烟幕弹的原料?
23. (1)www.中考资源网三氧化硫+水→硫酸 (2)www.中考资源网碳酸→二氧化碳+水
(3)www.中考资源网碳+氧气→二氧化碳 (4)www.中考资源网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5)www.中考资源网氢氧化铁→氧化铁+水 (6)www.中考资源网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三. 实验分析、探究及计算题 (第26题3分,第27题、28题、29题各4分,共15分)www.中考资源网
24.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其中 有三个主要错误,它们是:
(1) 。www.中考资源网
(2) 。www.中考资源网
(3) 。www.中考资源网
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答三种可能)
25.小浪用右下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www.中考资源网他在烧杯中注入开水(水温为90℃)www.中考资源网,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www.中考资源网,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着火点为240℃)www.中考资源网,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浪在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2) 通过这个实验,小浪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www.中考资源网实验完毕,小浪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浪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象 。www.中考资源网
(4)www.中考资源网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www.中考资源网
26.左上图所示为两套测空气成分的装置图。www.中考资源网
当红磷、蜡烛自燃熄灭后,分别打开止水夹,A烧杯内液面高度比B烧杯内液面高度 (填“高”、“低”或“相等”) 。www.中考资源网试分析原因。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2.1-§2.2答案
1 2 3 4 5 6 7
C D B B B B A
8 9 10 11 12 13 14
C B B C A B B
15.氮气,78%,氧气,21% 16.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17.支持呼吸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十水 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18.SO2 S+O2——SO2
19.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有充足的氧气 隔绝空气;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20.(1)氧气能支持燃烧 (2)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21.(1)砂纸打磨去锈 (2)①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提供高温的反应条件 ③防止燃烧产生的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④从瓶口往下缓缓伸入瓶中 (3)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黑色固体
22.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23. ①、③、⑥; ②、⑤ ;③、④、⑥
25.(1)试管口不应该向上 (2)导管伸入单孔塞过长,铁夹的位置太靠近试管口 (3)药品未平铺在管底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未预热,试管接触到灯芯,试管口未略微向下倾斜,先撤去酒精灯等
26.(1)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起来,产生白烟。www.中考资源网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不燃烧 (2)www.中考资源网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a.与氧气(空气)www.中考资源网接触;b.温度达到着火点(3)www.中考资源网达到着火点的白磷接触空气即剧烈燃烧。www.中考资源网(4)www.中考资源网保存在水中
28.高 因为红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这时外面大气压大于广口瓶内的气体压强,当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倒流进入B广口瓶中。www.中考资源网而A瓶中,蜡烛自燃虽然消牦了氧气。www.中考资源网但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两边压强差别不大,因此当打开止水夹时,没有水进入A广口瓶。www.中考资源网因此,A烧杯内液面高于B烧杯内的液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