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部分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一、选择题
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为1:4,这是指它们的( )
A.质量比 B.质量百分比 C.体积比 D.密度比
2.下列气体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氧气 B.氢气 C.氩气 D.氮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的水或在底部铺一层细砂( )
A.防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防止生成熔融状态的四氧化三铁炸裂瓶底
C.防止生成的有毒物质逸出瓶外D.防止生成密度很大的的四氧化三铁砸坏瓶底
4.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5、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 )
A、充入灯管 B、灭火 C、制造炸药 D、冷冻麻醉
6、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的是:( )
A、二氧化碳、冰 B、氯酸钾、二氧化锰 C、氧化镁、锰酸钾 D、水、液态氧
7、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 )
A.降低白磷的温度 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将白磷与水反应 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
8.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 )
A.比空气重,易溶于水 B.比空气重,不易溶于水
C.比空气轻,不易溶于水 D.比空气轻,易溶于水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
D.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
10、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克冰受热熔化成10克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等于生成的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铜+氯气氯化铜 B、水 氢气+氧气
C、氧化汞氧气+汞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12、下列对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B、燃烧一定有火焰.
C、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燃烧一定有气体产生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2 点 燃 Fe3O4 B.C+CO2点 燃 CO2
C.2HgO加 热 2Hg+O2 D.2S+3O2点 燃 2SO3
14、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5、能说明木炭跟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事实是 ( )
A.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 B、发出明亮的白光
C.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集气瓶变热
16.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
秸秆,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 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
A. B. C. D.
17.在反应2Mg+O2===2MgO中Mg、O2、MgO的质量比为( )
A.24:32:40 B.48:32:80 C.24:32:64 D.24:32:80
18.A+B=2C的反应中,W克A与B完全反应可生成12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A.(12-W)克 B.(6-W)克 C.(12+W)克 D.———克
19、“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分子式为( )
A、N2H6 B、N2H4 C、NH2 D、N2H4O2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容器中的反应式可能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16 14
A、X+Y→Z+Q B、Z+Q→X+Y C、Y→Z+Q D、 Z+Q→Y
2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自然、缓慢氧化,有人叙述这些变化有如下共同点:都产生热量都要发光都属于氧化反应都很缓慢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下列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2、加热双氧水制氧气时,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D.没有影响
23、下列物质:空气液氧水过氧化氢。其中含有氧分子的一组物质是( )
A. B. C. D.
24、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原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物质状态 原子个数
A. B. C. D.
25、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
A.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有碳、氢,可能有氧元素
C.一定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26、下列反应2AB+B2=2C中C的化学式是( )
A.AB2 B.A2B C.A2B4 D.A4B2
27、化学反应方程式“4P+5O22P2O5”表示( )
A.磷加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 B磷和氧气混合后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条件下,4个磷原子与10个氧原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时,每4个磷原子与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8、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29、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得到80克食盐水 B.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C.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大
30、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31.固态二氧化碳又称 ,是一种制冷剂,可用来 。
32.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现加热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至反应完全,可得到C克氯化钾,同时能得到氧气____________克。
33.将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投入盛开水的烧杯中,未能发生燃烧,原因是_______。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以___________为依据;二是要遵守_____________,即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4.下列过程中,包含有燃烧的是 ,能发生自燃的是 ,有缓慢氧化
的是 ,有爆炸的是 。
A.高锰酸钾分解 B.点燃煤气灶 C.在装有开水的烧杯的铁片上放置白磷
D.呼吸作用 E.自行车生锈 F.燃放鞭炮
35、写出下列符号或化学式
硫________ 钡________ 铝________ 氖________ 硫化钠________
氟化镁________ 碳酸氢根________ 氧化铁________ 氯化锌________
硝酸铜________ 氢氧化钙________ 硫酸钠________ 硫酸铵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
36.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_____KClO3 _____KCl + _____O2
2、 _____C2H6 +_____O2 ——_____CO2 +_____H2O
3、 _____H2 + _____N2 ——_____NH3
4、 _____Fe2O3 +_____C _____Fe +_____CO2
5、 _____C6H12O6 + _____O2 —— _____CO2 +_____ H2O
37、袋装食品中常用小包装生石灰(氧化钙)作干燥剂,这是因为生石灰能吸收水并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38、纳米材料的颗粒尺寸为1~10纳米(1纳米=10-9米)其材料能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比如,用铝粉加工成的纳米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爆炸生成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_________份质量的铝跟_____份质量的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___________质量的氧化铝。
39、某种淡黄色的固体物质A,点燃后放入盛有某无色气体B的集气瓶中燃烧,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视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的名称叫 ,A和B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0、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上述现象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 。
(2) 。
41、(1)三氧化硫+水→硫酸 (2)碳酸→二氧化碳+水
(3)碳+氧气→二氧化碳 (4)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5)氢氧化铁→氧化铁+水 (6)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4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
(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
(3)二氧化硫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 ;
(4)氢氧化亚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氢氧化铁。 ;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三、实验题
43.为粗略测量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某学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a,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大试管,接触试管底部的过量的白磷,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由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得多,因此反应很容易发生,可观察到大试管中产生大量的白烟。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据此可证实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大约为 。
(3)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2与N2的体积比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蘸有水的小棉团和一个干燥的小棉团,放在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瓶子罩住。
请你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
(2)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干燥棉团燃烧,蘸水的棉团不燃烧
(3) 瓶内蜡烛熄灭瓶外蜡烛仍燃烧
由此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6分)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描述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 。
②停止实验时,要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靠近管口的地方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A、给试管加热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熄灭酒精灯
D、装高锰酸钾于试管
E、将导管移出水面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G、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
④用收集的氧气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请描述燃烧现象
方程式为
46、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其中有三个主要错误,它们是:
(1) 。
(2) 。
(3) 。
12-W
2
(1) (2) (3)
时间
总
质
量
时间
总
质
量
时间
总
质
量
时间
总
质
量
2
第 4 页,共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