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06-19 09: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联想情景导入
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遮挡回到l994年7月,那一年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泡沫密布,气味刺鼻,鱼虾大量死亡,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经自来水厂处理的河水后,恶心、腹泻、呕吐,沿河自来水厂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
2004年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淮河污染严重反弹,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流域约60%为劣五类水质,污染由地上波及地下,直接影响1.3亿居民生活。如民间环保人士霍岱珊所言:“十年治淮一场梦”,淮河污染治理耗时l0年,投入600多亿元巨资,污染竟回到原点。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排出约l00吨苯及其他化学品流入松花江,产生了一条80公里长的污染带,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2005年12月15日,广东省北江韶关段发生镉超标严重污染事故。
2007年5月中下旬,太湖出现大范围蓝藻。经估算,太湖晴空区内的蓝藻覆盖范围约800平方公里。同年5月15日上午和下午的巢湖水情卫星监测图中,巢湖西北部蓝藻覆盖范围约280平方公里左右。21世纪教育网
2007年3月11日,一艘装有稀盐酸的运输船在盐宝河盐都区龙冈镇军营村河段碰撞沉没,部分稀盐酸泄漏,该河段正处于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
2008年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就中国水污染情况发布文章: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成,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006年,中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240.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53.68亿吨,占排放总量的22.3%。废水排放居于前四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化工、电力和纺织。中国的江河湖泊已经成为工厂倾倒有毒废水的下水道,造成水污染的事件不断发生。21世纪教育网
2008年9月10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王汝堂的报道:近年来国家确定的水污染治理重点流域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总面积已占我国国土面积40%。21世纪教育网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必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怎样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呢
重点知识详解
一、人类与环境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2.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即人类和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3.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存限的,人类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二、人类对环境的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人类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如由于盲目开耕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挖滥采、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等问题。21世纪教育网
(2)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2.改善环境所应采取的措施。
(1)计划生育。21世纪教育网
(2)环境保护。21世纪教育网
(3)我们的行动:官传、减少能源消耗;搭车或乘公交车减少大气污染及温室效应;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将化学品废物如油漆、油漆稀释剂等随意倒入下水道;电池回收。
经典例题解析
[例1] 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21世纪教育网
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解析] 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故A、B均错。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这主要是因为: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二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三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故C错。
[答案] D
[例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
A.人口的压力过大 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1世纪教育网
C.大搞农田水利建设 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1)人口问题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故A是对的。
(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限度地、盲目地索取,使水、土、生物、矿产等资源显得不足,甚至陷于亏缺,因而环境质量也随之下降。故B是对的。21世纪教育网
(3)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是有效地改造自然环境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故C不对。21世纪教育网
(4)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从而在局部甚至全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故D对。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BD
[例3]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该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乙生活垃圾中有害元素的含量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_______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21世纪教育网
B.各种有害元素在0~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21世纪教育网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为信息题,要求大家在掌握有关垃圾处理知识以及了解环保常识的基础上按照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答题。
[答案] (1)有机物或A (2)B (3)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利用效率等。(合理答案均可)
考点应试必备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B.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C.中国的生态破坏已得到全面控制 D.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不断蔓延
2.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会周围居民区造成 ( )
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放射物污染
3.2008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应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4.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确保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新的关键词,下列活动或举措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
A.我市开展的“奉献一张废纸,献出一片爱心”活动21世纪教育网
B.我市对雨水、污水管道实施规范化整治,做到清污分流
C. 2007年6月我市举办的“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大型签名活动
D.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限塑令” 21世纪教育网
5.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图标中,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
A B C D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A.宇宙探索产生的太空垃圾 B.南极考察造成冰雪大陆污染
C.人口增加导致住房拥挤 D.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7.人类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是 ( )
A.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B.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21世纪教育网
C.由于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21世纪教育网
D.正确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8.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
9.“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经处理后排放21世纪教育网
C.为了牟取暴利,可随意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10.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是 ( )
A.能源短乏 B.吸毒贩毒 C.环境污染 D.资源短缺
11.根据方框中列出的各项内容填写具体的环境问题(填在a、b、c的后边):
12.读l989年人均大气保温气体排放图(15个总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回答问题。
(1) 世界人均大气保温气体排放量居前五位的国家按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15个国家中,哪些国家人均排放量少,但对世界大气保温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 列举居前三位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垃圾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居民小区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21世纪教育网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上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2008年年初,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之间惊现一块由漂浮的垃圾聚集而成的“太平洋大板块”。这块可被称为世界“第七大洲”的“垃圾洲”由350万吨塑料垃圾聚集而成,面积达343万平方公里,最大厚度可达30米。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海洋污染问题的关注。
专家们警告:“垃圾板块”给海洋生物造成的损害将无法弥补,这些塑料制品不能被生物降解(其平均寿命超过50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只能被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而分子结构却丝毫没有改变。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塑料“沙子”,从表面上看,似动物的食物,而这些无法被消化、难以排泄的塑料最终将导致鱼类和海鸟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另外,这些塑料颗粒还能像海绵一样吸附高于正常含量数百万倍的毒素,其连锁反应可通过食物链扩大,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至少有267种海洋生物受到这种“侵害”的严重影响。
(1)文中提到“这些塑料制品不能被生物降解”,这里的“生物”主要指 ( )
A.像海鸥这样的海鸟21世纪教育网
B.像鲨鱼这样的海洋鱼类21世纪教育网
C.细菌、真菌等这样的微生物21世纪教育网
D.可以接触这些塑料制品的任何一种生物
(2)浩瀚的海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活着20多万种不同生物,其中鱼类就有2万多种,这些鱼类为人类提供了20%以上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之一,它与另两类营养素并称人类食物中的三大供能物质。它们是 ( )
A.糖类、维生素 B.脂肪、无机盐21世纪教育网
C.脂肪、糖类 D.无机盐、维生素21世纪教育网
(3)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人类无法承受之痛。在以下这些做法中,对保护海洋环境有积极意义的是(多选) ( )
A.外出购物时尽量使用环保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B.在小溪、河流、湖 自和海滩游玩时,带走自己的生活垃圾
C.善待海洋生物,不食用海洋濒危动物,少买或不买珊瑚制品
D.对海洋鱼类要限制捕捞,规定休渔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4)紧密结合短文内容,请你谈一点你对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1.D 2.C 3.D 4.C 5.A 6.D 7.D 8.C 9.C l0.B
ll.a.全球气候变暖b.酸雨C.水土流失
12.(1)美国加拿大德国前苏联英国或日本 (2)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13.(1)B(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14.(1)C (2)c (3)ABCD (4)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会影响环境(涉及“人类活动会影
响环境”意思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