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4-14 21: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读下面的关联图(图1-3-1),回答1~2题。
图1-3-1
?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则通常依据的资源类型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西部地区的大。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较高
B.东部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更丰富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东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3~4题。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
(108人)
人口合理密度
(人/km2)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
7.35
30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按表格信息推算下列哪种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的长度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读图1-3-2,完成5~6题。
图1-3-2
?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其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单独某块桶板作用很小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图1-3-3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7~9题。
图1-3-3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a表示的是(  )
A.资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人口合理容量
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b、c分别表示的是(  )
①环境承载力 ②科学技术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列关于某地区消费水平和分配方式对人口合理容量可能造成的影响的论述,合理的是(  )
A.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人口合理容量越高
B.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人口合理容量越低
C.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不会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
D.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配越平均,其人口合理容量往往越低
读图1-3-4,回答10~12题。
图1-3-4
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土壤盐渍化
在采用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
图1-3-5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1-3-5
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云南 B.广东
C.广西 D.福建
该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B.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
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末我国总人口达到136 072万(未包含港、澳、台数据),人口压力巨大;同时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人口压力差异明显。图1-3-6是我国2013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未包含港、澳、台、琼资料),箭头表示近年来新疆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省级行政区。
图1-3-6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
省级行政区





人口承载
状况
0.2~0.8
0.3~1
0.5~1
0.2~0.7
0.7~1.3
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
人口承载
状况
0.9~2
>2
>2
>2
>2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分布规律是什么?这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相关性?
(2)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其成因有何差异?
(3)近年来,从内地来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400万人。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级行政区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二表中看,哪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分析其主要原因。
1.A 2.D [解析] 第1题,人们通常把土地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第2题,本题问的是“不正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均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故选D。
3.B 4.D [解析] 第3题,由表可知,表中各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合理密度的差异是因气候差异而产生的,气候差异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差异。故选B。第4题,表中只有热带雨林气候区是目前世界人口稀疏地区,由于该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植被茂密且蚊虫繁多,影响了人口居住及经济发展,所以人口较少。
5.B 6.C [解析] 第5题,木桶容量在桶板高度一定的前提下是一定的;同样,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具有相对确定性。第6题,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生产力越高,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日本、荷兰的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其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所以具有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
7.A 8.B 9.B [解析] 第7、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的了解程度。人口合理容量容易受资源状况、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的影响。其中影响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的因素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据此可以推理出a表示资源状况,b表示科学技术,c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第9题,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人口合理容量越低。一般来说,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比资源、财富高度集中的社会人口合理容量大得多。
10.C 11.C 12.D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知,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为非洲,该洲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第11题,从题干描述中可知答案为人口合理容量。第12题,科威特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非常缺乏,且国土面积小,环境人口容量在四个国家中是最小的。
13.B 14.D [解析] 图示广东省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最小,而广东省实际人口数量并不少,故其环境人口容量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省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广东省矿产不丰富,消费水平高。
15.(1)分布规律:由东向西呈增加趋势。相关性: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相反(或呈负相关)。
(2)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较小。所以两地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较大。
(3)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四川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4)沪、粤。自然条件优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由东向西大致呈增加趋势,这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相反。第(2)题,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河南人口数量多,面积相对较小。第(3)题,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河南、四川人口稠密,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第(4)题,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沪、粤两省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最大,这与二者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科技实力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