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基础排查(三)
一、选择题
图J3-1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读图,完成1~2题。
图J3-1
?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所依据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D.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随着国家“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a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出现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势,转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 )
A.水资源日益缺乏 B.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C.土地价格上涨 D.政府政策发生变化
南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但近年来,政府决定调整农业结构,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以核桃、红枣、葡萄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读南疆局部地区图(图J3-2),完成3~4题。
图J3-2
?南疆种植棉花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为( )
A.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B.光照强,有灌溉水源
C.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该地区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科技发展快 B.地理位置优越
C.市场需求大 D.劳动力充足
读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图J3-3),完成5~7题。
图J3-3
?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较大面积分布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印度 D.日本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地中海式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图J3-4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 8~10 题。
甲 乙
丙 丁
图J3-4
?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D.劳动力充足
?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特征有(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关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区域,连线正确的是( )
A. 甲—中国内蒙古高原
B.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丙—美国中部平原
D.丁—欧洲西部
第33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品种谷物产量图(图J3-5),完成11~12题。
图J3-5
图中显示2009年世界小麦产量下降,下列不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图J3-6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图J3-6甲)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图J3-6乙)。读图完成13~14题。
甲 乙
图J3-6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图J3-7示意三个地区的农业资料。根据资料回答15~16题。
图J3-7
有关三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为季风水田农业
D.三地区均为传统农业
有关三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
二、非选择题
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该类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时间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图J3-8中斜线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J3-8
(1)据图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A地比B地更适合乌龙茶的种植,据图说明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
(3)该区域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防止春茶减产及品质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喷水,防止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简析其地理原理。
1.B 2.B [解析] 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第2题,a地与城市西北方向最大的区别是分别位于河流的下、上游地区,所以蔬菜基地由河流的下游转移到上游,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水源方面的问题,即下游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3.B 4.C [解析] 第3题,南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适宜种植棉花。第4题,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南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林果产品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5.A 6.C 7.A [解析] 由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因此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b分布地区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因此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c分布范围广,分布地区的年均温、年降水量差别大,判断为乳畜业,其分布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都有较大面积分布。
8.A 9.D 10.C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乙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丙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丁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特征是受市场影响大。甲分布的典型区域是潘帕斯草原,乙分布的典型区域是西欧,丙分布的典型区域是美国中部,丁分布的典型区域是地中海沿岸。
11.C 12.A [解析] 第11题,选项中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主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小麦产量大,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中国小麦需要进口。第12题,水稻单产高,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方面具有优势。
13.C 14.B [解析] 第13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同时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且二者产值比重大致相当,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以判定,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第14题,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型密集农业,可以通过调节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比重来适应市场变化,应变能力较强;生产规模一般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投入的劳动少。
15.A 16.C [解析]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各占一定比重,商品率高,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②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很高,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第16题,①地区(混合农业)依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产品市场适应性强;土地实行轮作或休耕,有利于恢复地力;农业生产规模大。②地区(季风水田农业)为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单产高。③地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的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都较高。
17.(1)乌龙茶起源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为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
(2)A地等高线比B地的更为稀疏,说明坡度缓,物质迁移速度(水土流失)慢,泥沙沉积(侵蚀较弱),土壤厚度更厚,土壤水分条件好、肥力更高。
(3)使空气中水分增多,可减小温度变化,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
[解析] 第(1)题,从经纬度判断,确定该区域气候类型,明确气候特点;根据河流、等高线,确定地形类型,明确地形与气候关系。第(2)题,从等高线看,A地坡度缓(等高线稀),B地坡度陡(等高线密)。缓坡适合发展茶叶生产,既排水便利,又防止水土流失。第(3)题,喷水可增大空气湿度,湿度大则保温作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