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 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畜牧业商品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2题。
?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
①生产规模大 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③科技水平低 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3-3-1),回答3~4题。
图3-3-1
?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
A.恒河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达令盆地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其牛肉产量巨大,且可供应到世界各地的餐桌上。结合图3-3-2,回答5~6题。
图3-3-2 潘帕斯草原牧牛带的分布
?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牧牛占重要地位 ②当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
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性弱
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
图3-3-3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7~8题。
图3-3-3
?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是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某地区农业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图3-3-4所示。据此完成9~10题。
图3-3-4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图3-3-5示意澳大利亚中、南部某区域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11~12题。
图3-3-5
根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提供羔羊
B.夏季农区向牧区提供牧草
C.冬季牲畜送到农区圈养育肥
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
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
①提高牧区的载畜量 ②促进农民粮食的外销
③促进牧区的城市化 ④充分发挥农、牧区的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图3-3-6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图3-3-6乙)分布示意图(图3-3-6),回答13~14题。
图3-3-6
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图所示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 )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势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关于甲、乙两图所示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图乙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图甲所示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图乙所示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图甲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图乙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图甲所示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图乙所示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图3-3-7为世界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15~16 题。
图3-3-7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D.劳动力充足
若在甲农业地域类型区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则可能引起(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土壤盐渍化
读晋、陕、内蒙古地区略图(图3-3-8)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图3-3-8
材料一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广人稀,草类茂盛,饲养良种牛,所产牛肉主要供出口,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为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
材料二 内蒙古草原面积居我国第一位。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内蒙古多天然草场,是我国牧区畜牧业的重要基地。
(1)分别说出威胁图中A、B两地农牧业发展最主要的生态问题。
(2)发展内蒙古牧区畜牧业有哪些突出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发展内蒙古畜牧业可借鉴阿根廷哪些先进经验?
(3)某奶业集团最初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建厂,之后在北京、青岛、兰州等地建立分厂,分析其区位因素的变化。
1.B 2.B [解析] 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如美国)、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由于此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且面向市场生产,故其生产规模大,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3.D 4.C [解析] 图示农业生产主要以天然牧草来饲养牲畜,生产规模大且产品主要供应市场,应属于大牧场放牧业,其分布的典型地区为潘帕斯草原。
5.D 6.B [解析] 第5题,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牧牛业占重要地位,这里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等等。第6题,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适合放牧牲畜。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7.C 8.D [解析] 第7题,丙为拉普拉塔平原,当地农业地域类型是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第8题,甲、乙、丙、丁四区域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多种小麦或者多牧羊,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
9.C 10.C [解析] 第9题,由于该地区农业种植业比重比畜牧业比重小很多,所以该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第10题,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种植饲料,可以减小原草场的压力,提高载畜量。
11.C 12.B [解析] 第11题,澳大利亚中、南部区域为荒漠草原,荒漠草原以南为灌溉农业区。南半球冬季时,该区域的荒漠草原为旱季,草类枯萎,饲料严重不足,所以南半球冬季时农区向牧区提供牧草,牧区的牲畜送到农区圈养育肥。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提供羔羊,畜产品由农区进入市场。第12题,在农区进行牲畜圈养育肥和产品加工,能相应地提高牧区的载畜量。该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农、牧区的优势。该农业生产模式与粮食外销和牧区城市化关联性不大。
13.C 14.D [解析] 第13题,根据图可知,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位于内陆地区,而潘帕斯牧区临近海港。其他三项均属两牧区共同具备的条件。第14题,呼伦贝尔牧区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皮、毛、肉、奶的重要供应地,其产品靠铁路或公路运输,牧区内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为我国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的主要是农耕区畜牧业。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出口到欧洲国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15.A 16.B [解析] 第15题,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都较高,一般都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第16题,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若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会使草原地区的牲畜数量超过草原的合理载畜量,使草场资源遭受破坏,引起土地的荒漠化。
17.(1)A地:水土流失。B地: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
(2)有利条件:天然草场面积大,草场类型多样;单位面积产草量高,草质好;接近东部市场。
借鉴经验:集约化管理,培育良种,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条件,开拓市场,等等。
(3)市场需求扩大,冷藏保鲜技术提高,交通条件改善,品牌效应。
[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区域定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相关知识。第(1)题,A地在黄土高原上半湿润地带,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森林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B地在内蒙古高原的半干旱草原地带,主要的生态问题是草原植被破坏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第(2)题,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自然条件——草场类型多、面积大、草质好、产量高,还有社会经济条件——接近东部市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先进经验主要体现在管理、培育良种、改善交通、开拓市场方面。第(3)题,该集团早期在牧区(呼和浩特)建厂,是为了靠近优质的奶源,属于原料导向型布局;之后在北京、青岛、兰州等地建厂是为了接近消费市场。同时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品牌已有的影响力为其提供了条件。
第2课时 乳畜业
读某区域图(图3-3-9),完成1~2题。
图3-3-9
?M国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某年该国黄油销售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4%,奶酪占8.1%,肉类占15.6%,该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影响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光热资源丰富 ②城市化程度高 ③机械化程度较高 ④精饲料的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内蒙古某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的牛奶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的内蒙古高原。北京某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企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据此完成3~4题。
?材料所述的内蒙古某集团和北京某集团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与内蒙古某集团相比,北京某集团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 )
A.科技支撑 B.政策支持
C.交通便利 D.靠近市场
读图3-3-10,完成5~6题。
图3-3-10
?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图3-3-11是某农场农事活动季节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图3-3-11
?该农场所属的国家最可能是( )
A.英国 B.美国
C.新西兰 D.巴西
?下列有关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B.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
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
D.一般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区
图3-3-12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图3-3-12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交通便捷
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内蒙古和新疆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图3-3-13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图3-3-13
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征是( )
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B.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C.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
D.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原因是( )
①纬度偏高,气候冷湿 ②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③人口、城市集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荷兰牧场强调天然喂养,鼓励草场放牧,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图3-3-14为荷兰某公司业务流程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4~16题。
图3-3-14
下列关于图中业务流程环节表示正确的是( )
A.甲——牛奶生产 B.丁——乳品销售
C.丙——供应和服务 D.乙——乳品
荷兰牧场的牧草质量优良,得益于当地的(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水源条件 D.气候条件
荷兰乳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 )
①建立互惠共赢的乳品产业链 ②全面提升牛奶的安全性和品质 ③扩大天然草场的放牧规模 ④积极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图3-3-15示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农业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3-3-15
(1)农业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图3-3-16中的________。
图3-3-16
(2)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1.B 2.D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区域轮廓形状不难判断该地区为欧洲北部,M国为丹麦,进而推知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第1题,材料显示丹麦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且乳畜产品所占世界市场份额较大,故可判断该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第2题,乳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市场。就饲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且当地乳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3.C 4.D [解析] 第3题,根据两个集团生产对象都以牛奶为主,知同属于乳畜业。第4题,北京某集团的牛奶生产靠近北京,距市场近。
5.B 6.D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该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高于0℃,最热月气温低于25℃,降水类型为年雨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此气候最典型分布区为欧洲西部,当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第6题,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主要产品是肉、奶,受市场因素影响大,而欧洲西部市场广阔。
7.C 8.C [解析] 第7题,结合该农场农事活动季节安排的具体信息(3—5月播种冬谷,6—8月以干草喂养奶牛,9—11月收获冬谷),可以判断出该农场位于南半球的温带地区,因而该农场所属国家最可能是新西兰。第8题,该农场以饲养奶牛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是其主要特点。
9.C 10.A 11.D [解析] 第9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该区域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欧洲西部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乳畜业、混合农业,东欧平原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中亚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和游牧业。结合图例可判定①为乳畜业,②为混合农业,③为商品谷物农业,④为大牧场放牧业。第10题,M地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乳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和饲料,A项正确。第11题,我国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
12.B 13.D [解析] 第12题,图示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特征。第13题,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且东北部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14.B 15.D 16.A [解析] 第14题,根据材料,荷兰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国家,乳制品出口量大。图中业务流程环节丁,服务于本地消费者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应是乳品销售,B对;甲对应的是各类合作社组织,是供应和服务,不是牛奶生产,A错;丙对应的是工厂,应是乳品,C错;乙对应的是家庭农场,是牛奶生产,D错。第15题,荷兰牧场的牧草质量优良,得益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当地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牧草生长,D对。地形条件、交通条件、水源条件不是牧草质量优良的原因,A、B、C错。第16题,荷兰乳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有:建立互惠共赢的乳品产业链,①对;全面提升牛奶的安全性和品质,②对;扩大天然草场的放牧规模,可能造成草场环境恶化,牧草品质下降,③错;积极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④对。
17.(1)乳畜业 ②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英国南部、法国西北部、比利时、荷兰、丹麦等地,当地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第(2)题,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供应,据此分析上述地区乳畜业成因。第(3)题,我国要发展乳畜业,应从科技、质量、监管等方面分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