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海南岛 D.华北平原
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
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 D.市场和政策
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了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据此完成4—5题。
4.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中,最可能的是
A.推迟播种时间 B.营造防护林
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D.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流动沙丘
5.瓜农给哈密瓜套上纸袋的原因,最可能是
A.减少水分蒸发,避免瓜皮因干燥缺水而出现皱褶
B.减弱光照,避免强紫外线对瓜皮的伤害
C.增强保温作用,促进哈密瓜迅速长大
D.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哈密瓜的含糖量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7.下列关于玉米生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读图,回答8—9题。
8.与图中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A.甲可能是开普敦 B.乙可能是旧金山
C.丙可能是孟买 D.丁可能是莫斯科
9.从气候因素考虑,四地中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甲地适宜种植冬小麦 B.乙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C.丙地适宜发展乳畜业 D.丁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下图为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能是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市场适应性强 D.水利工程量大
11.据图判断,乙、丙两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区位因素为
A.气候温和湿润 B.土壤肥沃
C.机械化水平高 D.接近消费市场
读世界农业区分布图(图1),回答12—14题。
图1
图2
12.①农业区一家庭农场土地利用情况如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修在农场周围是为了便于农产品的运输
b.防风林与小丛林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c.为了便于灌溉,农场以河流为轴线建立
d.该农场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
A.ab B.bc C.ac D.cd
13.②、④两地共同的农业区位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水平高
14.下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发生在农业区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描述图中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2)归纳该国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
16.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表示a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 ;表示b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 。
(2)c、d所在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4)字母f所在区域重点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品,属于典型的“时鲜业”,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给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依赖于 条件的改善。
(5)说出字母e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在西欧形成该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1.C 2.B 3.A
【解析】1.图示地区能种植香蕉,应位于热带,即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海南岛。故选C。
2.从图中的生产模式看,类似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是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特点,将低洼处挖成塘,挖出的塘泥筑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所以改造的是地形和水分条件。故选B。
3.随海拔的变化,热量、水分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类型也发生了变化。故选A。
【答案】4.A 5.B
【答案】6.C 7.A
【解析】6.甲位于我国东北,属于国营农场;乙位于南半球,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干、湿两季;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丁位于巴西高原。故选C。
7.甲地区过度垦殖,会导致黑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乙地种植面积扩大,会破坏当地的草地资源;丙地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丁地培育新品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没有增加新的物种。故选A。
【答案】8.C 9.A
【解析】8.读图可知,甲地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开普敦位于南半球,A错;乙地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较均匀,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旧金山是地中海气候,B错;丙地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可能是孟买,C对;丁地1月是夏季,7月是冬季,位于南半球,不会是莫斯科,D错。故选C。
9.结合前面分析,甲地降水集中在7月份,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冬小麦,A对;乙地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错;丙地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不适宜发展乳畜业,C错;丁地年降水量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错。故选A。
【答案】10.D 11.C
【解析】10.据图并结合农业地域类型相关知识,可以判断出甲地区以作物为主、产品商品率低且劳动力投入多,最可能是季风水田农业,四个选项中,水利工程量大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故选D。
11.据图可知,乙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丙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对机械化水平要求较高。商品谷物农业不一定接近消费市场;土壤肥沃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故选C。
【答案】12.C 13.B 14.C
15.【答案】(1)A地年降水总量多(超过1 500毫米),季节分配均匀。
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多;受海洋影响大。
(2)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环境良好,奶源品质好;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便于产品的运输。
(3)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小);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解析】(1)降水特点要从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来描述。原因要从经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状况和海陆位置等方面来综合分析。
(2)题干中有“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的信息,同时结合该国的气候,可以判断出该国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和科技等)综合来分析。
(3)从题干中土地使用分配状况看,土地面积小;从图中该国的河流分布状况看,山地多;从气候看,降水较多,不利于作物的成熟。
16.【答案】(1)A 雨季高温多雨,旱季炎热少雨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平原 小麦 玉米
(3)甲图为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
乙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4)交通运输
(5)乳畜业。饲料因素、市场因素。
(5)字母e所在区域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又因此区域纬度较高,热量较差,适合牧草的生长,所以形成此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