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思考:一、质量守恒定律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C、HO石蜡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呢?分解结合化学变化实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H2 +O2 H2O点燃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质
量
守
恒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的质量总和。?初次探究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从蓝色变成浅绿色不变固体减少,
产生气泡不变/减少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铁(固)+硫酸铜 (液)→铜(固) +硫酸亚铁 (液)
=再次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关键词语: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化学变化—— 定律适用的范围各物质 ——— 反应物的全部和生成物的全部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有哪些提高?能力有哪些长进?你学得快乐吗?(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可以
评价同学,也可以评价老师。)反思与评价友情提示:不要只看热闹哦!1、明确个人分工,同组互相配合,人人动手、 人人参与。
2、注意托盘天平使用的正确方法。
3、要有节约意识,按指定用量取用药品。
4、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及所得结论。
5、注意实验规范操作及安全。实验探究注意事项: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主备人:
班级 姓名
一、自学目标(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成功!)
1、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实质的分析,形成定量研究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
三、情境引入
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四、自学导航
【引导思考】
1、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2、在化学反应中,从微观的角度说,一定发生变化是 ,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分析归纳】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直接或间接构成的各种原子的质量总和,生成物总质量等于各物质中直接或间接构成的各种原子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得出结论】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预习心得和疑问】
。
五、合作探究(积极参与,认真分析,实现自我!)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和验证
【初次探究】对实验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分析比较:
方案一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前后质量的变化
方案二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前后质量的变化
实验步骤
在小烧杯中加入30mL硫酸铜溶液,将1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铁钉放在烧杯外),用砝码和游码调至平衡(不
用读数)。
从天平上取下烧杯,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静置1
分钟,观察现象。
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回托盘天平,观察
天平是否平衡。
在锥形瓶中加入1药匙碳酸钠粉末,用注射器抽取10mL稀盐酸,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和游码调至平衡(不用
读数)。
从天平上取下锥形瓶,把稀盐酸缓缓推入锥形瓶中,观察现
象。
反应停止后,把锥形瓶和注射器放回托盘天平,观察天平是
否平衡。
实验现象
分析
【小结】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般需在 装置中实验。
【再次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设计实验:把白磷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托盘天平称量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棒、气球、白磷。
实验步骤:①从试剂瓶中取一块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什么瓶底事先要放入少量的细沙?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③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
④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天平上称量。
实验现象:①白磷燃烧, 。
②玻璃管上的气球 。
③反应后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
分析与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填<、>、=)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实验方案
在空气中灼烧铜丝
(敞口)
在空气中燃烧镁条
(敞口)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密闭)
符号
表达式
预测称量结果
实验现象
实际称量结果
解释
(此空留作课后思考)
3、分析关键词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有几处关键词需要注意?
。
当堂达标练习
班级: 姓名: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物质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了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2.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 )
A.10 g水变成10 g冰
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C.9 g水完全电解生成l g氢气和8 g氧气
D.5 g糖放入25 g水中得到30 g糖水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4.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6. 现有mgKClO3跟2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A.(m+n)g B.(m+2-n)g C.(m-2+n)g D.(n+2)g
7、早在三百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反应后他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这一实验导致波义尔没有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你能说说波义尔没有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