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0-26 19:04:00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7、分离盐和水的方法酒精灯的使用火 柴 点 火
外 焰 加 热
灯 帽 盖 火浓盐水加热蒸发实验实验提示:
1、正确使用酒精灯。
2、在盐水快要干,冒最后一个
大泡泡时,把酒精灯移出来
熄灭。
3、加热后的材料不要触摸。
质疑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吗?
你有什么好点子确认它就是盐呢?海水晒盐工艺过程回家可以用白糖、红糖、味精去试试,看看
它们能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课外探究:《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科学
2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
3所用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单元第七节
5学时数: 40分钟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分离盐和水的活动,了解海水制盐的有关知识。
(2)学生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2、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出现了一杯杯底有少量食盐的浓盐水,接着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杯中的水蒸发减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有什么变化。最后,把浓盐水倒进蒸发皿中进行加热,直至析出晶体。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引入到深入的探究活动中。
3、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动手能力增强,
4、设计思路
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再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如何确定分离出来的物质就是盐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9组,教师演示1组,分别为: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试管夹、火柴、滴管、勺子2个、小烧杯2个、10倍放大镜、黑纸、药匙、食盐、记录单、废物盒、筷子。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观察导入,提出问题
1、这是一杯水,猜猜,可能是杯什么水?
2、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3、用老师准备的筷子用舌尖尝一尝,放心,水是卫生的。
4、告诉大家,你的感觉?这是一杯什么水?
回答(食盐)
指名闻、尝
说出自己的感觉
实验是验证猜想最好的方法
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三、加热蒸发实验
(一)揭示课题。
1、这确实是杯盐水,如果把这杯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杯子里的水会怎样?那原来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又会怎样?
2、大家的猜想都很不错,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今天的课堂上就能检验我们的猜想呢?
(二)设计实验方案。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酒精灯,我们用它来加热,谁来说说酒精灯使用方法?
师问:为什么要外焰加热?要注意什么?(课件)
2、指名示范,其他同学看他操作规范吗?
师补充:万一起火,不要恐慌,用湿抹布
3、今天实验,我们还要用到另外几样器材,认识一下(课件)
蒸发皿(放好了浓盐水溶液5滴)、三脚架、石棉网、记录单、废物盒
4、学生讨论方法
5、待会实验的时候,请大家注意: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1)??? 加热后不要碰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
(2)??? 盐水刚刚烧干时,请立即停止加热;(示范用试管夹取下蒸发皿)
(3)??? 注意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师示范酒精灯熄灭方法、不要晃动)
(三)学生实验
实验的时候请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上。组长上来领取你们这组需要的器材,开始实验!
学生猜想(会消失、会出来)
吹、加热
学生讲述
火柴点火、外焰加热、灯帽盖灭
温度最高
指名学生上台
操作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
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并培养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是盐吗?
五、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
六、联系生活,拓展外延
(四)学生汇报,质疑
1.刚才的实验,我发现每个组的同学都观察得特别认真,谁来说说你们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 追问:一定是盐吗?!会不会盐水在加热后变成了另一种白色物质呢?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它就是盐呢?
3.? 交流。
(1)观察比较法: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比较?(大小、颜色、形状;味道……)
(2)尝味道(溶解):小组长取水——溶解——用筷子、舌尖尝。(提示:对不明物质不能轻易尝)
(3)逻辑推理:是一种好的思维方法。
(五)学生验证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放大镜、药勺、一小包盐,待会请大家用药勺从蒸发皿中取一勺白色颗粒和老师发给大家的食盐对比一下,看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并记录下来
5.交流汇报。
(1)大小、颜色、形状相似:初步判断蒸发皿中的白色物质是食盐。
(2)尝味道:是咸的,可以判定蒸发皿中的白色物质是食盐。
6.小结:白色颗粒大小、颜色、形状相似和食盐相似,又能溶于水,味道是咸的,所以我们可以判定蒸发皿中的白色物质就是食盐。
(六)海水晒盐
1.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播放海水变成盐视频(板书:晒)
3.对呀,说起海水中的盐,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你们想听吗?如果把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将达5亿亿吨。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没,只剩下几幢特别高的摩天大楼露在外面,因为盐的厚度将达到150米。
(七)课外探讨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如果遇到了其他溶液你能分离吗?课外自制一杯糖溶液或味精溶液,并能用加热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
学生汇报看到的现象

和盐比较(颜色、形状、大小)
学生分组比较
交流
师生小结:通过加热盐水,可以把盐和水分离出来。
学生交流
观看视频
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习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板书设计: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加热

实验记录单
我们有什么发现:
1、
2、
3、
4、
五、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分离盐和水的方法,在教学中,从学生对酒精灯的使用,到学生自己探究用加热分离食盐与水,到验证蒸发皿中是否是食盐,我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过程。学生既有动脑的过程,也有操作的过程,体现探究的理念。
2、重视了合作性学习
在科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等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多次多次合作,从讨论实验方案,到具体的加热实验,学生4人一组,小组长给每个学生具体分工,做到了人人参与,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当小组实验成功时,共同分享喜悦。
3、注重细节
这节课虽然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对于酒精灯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前交代。让学生将用后的火柴放在废物盒。用镊子去夹蒸发皿以免烫伤等等。在细节中让学生做到有序,实验开展有效。
4、注意知识的拓展
科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食盐是学生熟悉的,但对于它的来历不很清晰,利用网络,将食盐的来源告诉学生,并且让学生知道了它的可逆性,并让学生尝试其他溶液是否能分离。
4、存在问题
学生观察蒸发皿中的食盐,怎样表述更清楚?
课的容量很大,如何把握好实验的尺度与时间,让40分钟有效。而不上虎头蛇尾?匆匆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