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单元培优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单元培优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4-20 09:41:37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单元培优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答】解:=(5+4+2+5+6)=4.4,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2,4,5,5,6,处在中间的数是5,故中位数是5,
故选:A﹒
2﹒【解答】解:∵一组数据3,5,6,10,x的众数是6,
∴x=6,
∴=(3+5+6+10+6)=6,
故选:C﹒
3﹒【解答】解:∵一组数据1, x,4,y,5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3(x<y),
∴y=3,=3,
解得:x=2,
∴==2,
故选:B﹒
4﹒【解答】解:∵一组数据4,4,5,5,x,6,7的平均数是5,
∴x=5×7-(4+4+5+5+6+7)=4,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4,4,4,5,5,6,7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中位数是5,
故选:A﹒
5﹒【解答】解:若x=8,则这组数据出现两个众数,这与题意不符,
所以这组数据只能有一个众数10,则平均数也为10,
∴=10,解得:x=12,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8,10,10,12,
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10,
故选:C﹒
6﹒【解答】解:==88,
故选:B﹒
7﹒【解答】解:∵在一周内皮鞋销售量尺码为36的销售量最多20双,
∴老板最关注的销售数据是众数,
故选:C﹒
8﹒【解答】解:∵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均为550kg,且<,
∴甲种水稻的产量稳定,适合推广,
故选:B﹒
9﹒【解答】解:∵一组数据2,4,5,6,x的平均数是4,
∴x=4×5-(2+4+5+6)=3,
∴标准差S==,
故选:B﹒
10.【解答】解:==8,==8,故A选项正确,
∵甲的得分中出现分数最多的是8,乙的得分中出现分数最多的是9,
∴甲得分的众数是8分,乙得分的众数是9分,故B选项正确,
将甲的得分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7,8,8,8,9,则甲得分的中位数是8分,
将乙的得分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6,7,9,9,9,则乙得分的中位数是9分,
故C选项正确,
∵=[(8-8)2+(7-8)2+(9-8)2+(8-8)2+(8-8)2]=0.4,
=[(7-8)2+(9-8)2+(6-8)2+(9-8)2+(9-8)2]=1.6,
∴<,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1.【解答】解:∵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8,
∴,解得,
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5,6,6,12,12,12,
一共有7个数,第4个数是6,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数据1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3次,
∴新的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2﹒
故答案为:12,6﹒
12.【解答】解:∵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
∴这组数据可能是2,3,4,5,6或1,2,3,4,5,
∴x=1或6,
故答案为:1或6.
13.【解答】解:==5,
则=[(0-5)2+(1-5)2+(5-5)2+(9-5)2+(10-5)2)]=16.4,
∵15<16.4,
∴甲的成绩较稳定,
故答案为:甲﹒
14.【解答】解:捐5元的人数为50×8%=4(人),捐10元的人数为50×20%=10(人),
捐20元的人数为50×44%=22(人),捐50元的人数为50×16%=8(人),
捐100元的人数为50×12%=6(人),
==31.2,
故答案为:31.2﹒
15.【解答】解:从条形统计图可知:甲得8环有4次,得9环有2次,得10有4次,乙得8环有3次,得9环有4次,得10环有3次,21cnjy.com
∴甲所得平均环数为==9(环),
乙所得平均环数为=9(环),
∴=[4(8-9)2+2(9-9)2+4(10-9)2]=0.8,
=[3(8-9)2+4(9-9)2+3(10-9)2]=0.6,
∵0.6<0.8,
∴乙的射击成绩较稳定,故应选乙参加比赛,
故答案为:乙﹒
16.【解答】解:∵这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两个数为2,3,
∴在这10天中这个小组每天所出次品的中位数是=2.5,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
∴这组数据的方差S2=[3(0-2)2+2(2-2)2+4(3-2)2+(4-2)2]=2,
故这10天中这个小组每天所出次品数的标准差为﹒
故答案为:2.5,﹒
三、解答题
17.【解答】解:∵该班有40名学参加竞赛,平均得分为77.5分,
∴,
化简并整理,得,解得,
即x,y的值分别为10,8﹒
18.【解答】解:(1)由条形统计图可知:参加1次活动的有3人,参加2次活动的有7人,参加3次活动的有17人,参加4次活动的有18人,参加5次活动的有5人,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1×3+2×7+3×17+4×18+5×5)=3.3,
∵参加4次活动的人数最多为18人,
∴众数为4,
∵这组样本数据的最中间的两个数据是3,3,
∴中位数是3;
(2)∵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3,
∴估计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总平均数为3.3,
∴3.3×1200=3960(次),
∴估计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活动的次数为3960次﹒
19.【解答】解:(1)这15名学生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是:
(2+2.5×3+3×5+4×2+5×2+9+13)=4.3万元;
将这15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数是3,
所以中位数是3万元;
在这一组数据中3出现次数最多的,
故众数3万元;
(2)众数代表这15名学生家庭年收入的一般水平较为合适,
因为3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能代表家庭年收入的一般水平.
20.【解答】解:(1)∵一组数据x1,x2,x3,…,x6的平均数为1,
∴x1+x2+x3+…+x6=6,
∵=[(x1-1)2+(x2-1)2+(x3-1)2+…+(x6-1)2]
=[(x12+x22+x32+…+x62)-2(x1+x2+x3+…+x6)+6]=
=(x12+x22+x32+…+x62)-1=
∴x12+x22+x32+…+x62=16;
(2)∵一组数据x1,x2,x3,…,x7的平均数为1,
∴x1+x2+x3+…+x7=1×7=7,
又∵x1+x2+x3+…+x6=6,
∴x7=1,
∴=[(x1-1)2+(x2-1)2+(x3-1)2+…+(x6-1)2+(x7-1)2]
=[10+(1-1)2]=﹒
21.【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26≤x<30的用户有:40﹣4﹣4﹣6﹣12﹣4=10,
补全的频数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2)由条形统计图可得,
中位数落在22万元至26万元收入段内;
(3)由题意可得,
这40户家庭的年平均收入至少为:
=21.2(万元),
即这40户家庭的年平均收入至少为21.2万元;
(4)由题意可得,
1200×=240(户)
即该小区有240户家庭的年收入低于18万元.
22.【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成,如右图所示,
(2)将乙的射击成绩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
6,7,7,7,7,8,9,9,10,10,
故乙运动员射击训练成绩的众数是7,中位数是:=7.5,
故答案为:7,7.5,
(3)由表格中数据可得:
=(8+9+7+9+8+6+7+8+10+8)=8,
=[(8-8)2+(9-8)2+(7-8)2+(9-8)2+(8-8)2+(6-8)2+(7-8)2+(8-8)2+(10-8)2+(8-8)2]=1.2,21教育网
∵1.2<1.8,
∴甲本次射击成绩的稳定性较好,
即甲运动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8,方差是1.2,甲本次射击成绩的稳定性较好﹒
23.【解答】解:(1)甲的平均成绩a==7(环),
∵乙射击的成绩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3、4、6、7、7、8、8、8、9、10,
∴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b==7.5(环),
其方差c=×[(3﹣7)2+(4﹣7)2+(6﹣7)2+2×(7﹣7)2+3×(8﹣7)2+(9﹣7)2+(10﹣7)2]
=×(16+9+1+3+4+9)
=4.2;
(2)从平均成绩看甲、乙二人的成绩相等均为7环,从中位数看甲射中7环以上的次数小于乙,从众数看甲射中7环的次数最多而乙射中8环的次数最多,从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综合以上各因素,若选派一名队员参加比赛的话,可选择乙参赛,因为乙获得高分的可能更大.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单元培优测试题
注意事项:本卷共有三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一、选择题
1﹒一组数据5,4,2,5,6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4.4,5 B﹒4.4,4 C﹒3.4,2 D﹒3.4,6
2﹒若一组数据3,5,6,10,x的众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3 B﹒5 C﹒6 D﹒8
3﹒若一组数据1, x,4,y,5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3(x<y),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1 B﹒2 C﹒1.5 D﹒
4﹒某班七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分别为4,4,5,5,x,6,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3 B﹒5 C﹒6 D﹒8
5﹒如果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8 B﹒9 C﹒10 D﹒12
6﹒在一次中学生汉字听写比赛中,参加比赛的1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分数
80
85
90
95
人数
1
4
3
2
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平均数是( )
A﹒86 B﹒88 C﹒90 D﹒92
7﹒某品牌女鞋店老板统计了一周不同尺码的皮鞋销售量如下表:
尺码
34
35
36
37
38
平均每天销售量/双
8
12
20
7
5
你认为老板最关注的销售数据是下列统计量中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8﹒某村引进甲、乙两种水稻良种,各选6块条件相同的实验田,同时播种并核定亩产,结果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均为550kg,方差分别为=141.7kg,=433.3kg,则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水稻品种为( )21教育网
A﹒甲、乙均可 B﹒甲 C﹒乙 D﹒无法确定
9﹒一组数据2,4,5,6,x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
A﹒2 B﹒ C﹒10 D﹒
10.在一次中学生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分别给甲、乙两位选手的评分为甲:8,7,9,8,8;乙:7,9,6,9,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cnjy.com
A﹒甲、乙得分的平均数都是8分
B﹒甲得分的众数是8分,乙得分的众数是9分
C﹒甲得分的中位数是8分,乙得分的中位数是9分
D﹒甲得分的方差比乙得分的方差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8,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___﹒21·cn·jy·com
12.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2·1·c·n·j·y
13.甲、乙两人进行飞镖比赛,每人各投5次,所得平均环数相同,其中甲所得环数的方差为15,乙所得环数如下:0,1,5,9,10,那么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班50名同学人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捐5元,10元,20元,还有捐50元,100元的﹒如图的统计图反映了不同捐款的人数比例,那么该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____________元﹒www-2-1-cnjy-com

15.如图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练习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果从这两人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根据这10次成绩,你认为应该选_________﹒2-1-c-n-j-y
16.某工厂对一个小组生产的零件进行调查.在10天中,这个小组出次品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每天出次品的个数
0
2
3
4
天数
3
2
4
1
则在这10天中这个小组每天所出次品的中位数是________个,标准差是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7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6分)八年级某班40名学生参加“十九大精神进校园”知识竞赛的得分如下表: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
7
x
12
y
3
已知该班学生的平均得分是77.5分,求x,y的值﹒
18.(8分)在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活动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
(1)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共参加活动的次数﹒
19.(8分)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家庭的基本情况,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某中学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王老师对所在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实地家访,了解到每名学生家庭的相关信息,先从中随机抽取15名学生家庭的年收入情况,数据如下统计表:www.21-cn-jy.com
年收入(单位:万元)
2
2.5
3
4
5
9
13
家庭个数
1
3
5
2
2
1
1
(1)求这15名学生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你认为用(1)中的哪个数据来代表这15名学生家庭年收入的一般水平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20.(10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6的平均数为1,方差为﹒
(1)求x12+x22+x32+…+x62的值;
(2)若在这组数据中加入另一个数据x7,重新计算,平均数无变化,求这7个数据的方差,(结果用分数表示)21·世纪*教育网
21.(10分)某同学进行社会调查,随机抽查了某小区的40户家庭的年收入(万元)情况,并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包括前一个边界值,不包括后一个边界值).
(1)补全频数直方图.
(2)年收入的中位数落在哪一个收入段内?
(3)如果每一组年收入均以最低计算,这40户家庭的年平均收入至少为多少万元?
(4)如果该小区有1200户住户,请你估计该小区有多少家庭的年收入低于18万元?
22.(12分)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各射击10发子弹,成绩如表:

8
9
7
9
8
6
7
8
10
8

6
7
9
7
9
10
8
7
7
10
且=8,=1.8,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将甲运动员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乙运动员射击训练成绩的众数是_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
(3)求甲运动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并判断甲、乙两人本次射击成绩的稳定性﹒
23.(12分)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a
7
7
1.2

7
b
8
c
(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