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一课时)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
徐中勇
2010年1月第2节 1课时分配:3课时
第1课时:安排认识微生物威胁的历史,来自细菌的威胁。
第2课时:来自病毒的威胁。
第3课时: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教学目标剖析
【认知目标】
1、了解细菌的特点及感染人的途经。了解病毒的特点及感染人的途经。
2、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传播三环节:传播途经、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
3、列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4、了解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体验真理发现的曲折过程。
2、引领学生关注自然界、珍爱生命。
3、通过知识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预防传染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送瘟神
作者: 毛泽东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部短片反应的是什么现象?什么是传染病?引起传染病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传染病你想了解什么?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传染病应怎样预防?……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在20世纪前,手术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事。许多病人往往因为伤口感染而死亡,但没有人知道引起感染的原因。巴斯德 (Louis Pasteur,1822—189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在研究“葡萄酒变酸”和“蚕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来自细菌的威胁:1、细菌: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2、危害:
1、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细胞。
2、有些细菌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
1、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食传播)
2、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接触伤口传播)
3、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飞沫传播)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通常发生在草食动物身上。 潜伏期一般为1~5日,也有短至12小时,长至2周
症状:
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干咳;
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
死亡率高达90%。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1 细菌性痢疾①性质②典型症状③致病的病因④传播途径⑤预防的方法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早期:腹痛,发热,然后腹泻;
严重:大便出现粘液,血和脓,高
热,昏厥,神智不清,四肢抽搐等。痢疾杆菌饮食传播饮食卫生2 肺结核①肺痨的性质②典型症状③致病的病因④传播途径⑤预防的方法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全身疲软,食欲不振,身体逐渐消瘦。
下午常有低烧,面颊潮红,咳嗽,有时
痰中带有血或咯血,夜里出冷汗等。结核杆菌 侵犯肺部组织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中的尘埃。①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②定时体检,早发现,及时隔离治疗
③养成良好卫生习惯。④……3 破伤风①破伤风的性质②典型症状③致病的病因④传播途径⑤预防的方法体表急性疾病 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强烈肌肉收缩。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破伤风杆菌引起 细菌透过皮肤表面的伤口入侵人体,产生毒素破坏神经系统。 1. 受伤后要清洗伤口然后妥为包扎。 2. 注射破伤风免疫针。 3. 儿童接受的破伤风防疫注射。 4 霍乱①霍乱的性质②典型症状③致病的病因④传播途径⑤预防的方法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剧烈腹泻、呕吐、腹泄、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霍乱弧菌引起 水体被污染有关 1.隔离病人。
2.保证饮食饮水卫生。3. 及时就诊。5 淋病①淋病的性质②典型症状③致病的病因④传播途径⑤预防的方法性传播疾病 尿道口红肿发痒,有稀薄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尿痛,烧灼感,排出粘稠的深黄色脓液由淋病双球菌引起 性接触1.遵守性道德
2.在公共浴池,不入池浴,提倡淋浴3. 保持卫生习惯。 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思考: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阅读68页: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是由一位名叫弗来明的英国微生物学家发现的。他在1928年发现,当青霉菌属的真菌与细菌同时在同一培养皿中生长时,细菌的生长会受抑制。其后,他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一种真菌产生的化合物——青霉素所造成的。
直至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才能成功地把青霉素分离和提纯。这种抗
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
细菌,因此,直至现在
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
菌性疾病。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2.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___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____。
3.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正比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生素依然使用,而治疗效果就没以前那么好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任何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分解者。
(3)细菌不一定会使人患病。
(4)霍乱主要是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使人感染的。
(5)炭疽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病,死亡率是很高的。 X
√
√
√
√2.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它由一些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___,它能使细菌的_____,并使细菌破裂 。
3.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是 ( )
A、细菌性痢疾 B、青春期肺结核
C、破伤风 D.霍乱化合物细菌 真菌青霉素细胞壁变薄B4.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
A、粪一口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接触传播 D.性接触传播A课件29张PPT。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三课时)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
徐中勇
2010年1月第2节 张三去医院看病,在他的周围有六位病人,分别患有甲肝、阑尾炎、心脏病、骨折、流感、肺结核。试判断,在六位病人中,对张三有威胁的是那几位?你是如何判断的?到底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流感、肺结核、近视眼、红眼病、贫血、龋齿、蛔虫病、乙型脑炎、冠心病、乙肝、灰指甲、癌症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红眼病、蛔虫病、乙型脑炎、乙肝、灰指甲 你根据什么特点认定这些病是传染病呢?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
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
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
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 “非典”,
人称“毒王”。
(新华网 2003-05-28 09:38:01)
传
染
病
的
病
原
体
经
过
传染性一
定
的
途
径
传
染
给
健
康
人黄
杏
初卫生部全国非典性肺炎统计公告(4月23日)流
行
性传
染
病
的
病
原
体
在
适
宜
条
件
下
可
广
泛
传
播
使
一
定
地
域
内
同
时
出
现
较
多
的
病
人
姜
素
椿人
体
患
病
痊
愈
后
常
对
该
病
有
一
定
的
抵
抗
力免疫性常见的传染病结核杆菌空气飞沫健康人患病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 传染源 易感人群空气、飞沫饮水、食物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同时存在、缺一不可)1传染病的五种类型:空气、唾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饮水、食物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播——体表传染病性接触传播——性传播疾病 有一次,小浑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而且没有煮透,结果小浑吃了后,患了甲肝。请回答:
(1)甲肝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
“吃不洁毛蚶”属于 .而“不洁毛蚶”属于 。
(3)小浑患病前属于 .患病时成为 。甲肝病毒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染源 针对传染病的这些特点,你认为应该如何预防和控制?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三 预防传染病流行控制传 染 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1.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加强饮食卫生、水源和粪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灭媒介动物(蝇蚊蚤虱)等。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等
(主要方法)原 则: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停止具体措施:2.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 考考你:这三幅图分别表示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同理:这四幅图属于控制传染病何种措施?不与SARS病人接触锻炼身体消毒洗手戴口罩隔离.治疗SARS病人 控制传染源 切断 传播途径 保护 易感人群连 线 题:1SARS后的反思1思
考
一1思考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1一
只
手
平
均
有
40
多
万
个
细
菌11思考? 有人说这次SARS是天灾,
也有人说是人祸,你说呢? 事实表明:很多的传染病都是大自然对
人类的报复和惩罚。人类在原始状态中,本
来是和动物、植物、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
人类文明产生之后,才开始了对大自然的征
服,但历史的发展说明,人类必须与大自然
和谐相处,才能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人类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对其他物种生
命的尊重上,过一种更科学、更自然、更健
康、更文明的生活! 思考慈溪打狗工作人员带着厚厚的防护手套,属于( )措施 对所有死狗进行深埋处理,属于( )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 20世纪40年代,侵华日军曾在中国发动大规模细菌战。浙江义乌崇山村的405名村民惨死于日军731部队生产的鼠疫杆菌。思考:义乌鼠疫 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
但同时也可以危害人类…… 随着美国频频遭受炭疽的袭击、感染者人数不断增加,一股炭疽恐慌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炭疽热似乎突然之间变成全人类的大敌。其实早在日军侵华时期,炭疽就曾杀害了数百万无辜的中国老百姓。?731部队生产炭疽等病菌达数十吨之多,主要投放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地区。其中,炭疽菌、鼠疫菌为干燥细菌,能污染空气,使感染者患上肺鼠疫和肺炭疽病;霍乱、伤寒被制作成菌液,通过飞机的“降雨器”进行散布,使感染者患上肠类疾病。?731部队本部人体实验室注射细菌用注射器课件22张PPT。禽流感让禽流感病毒止步在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面前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21:1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姚润丰、董峻、李菲)2005年秋冬,一场新的禽流感疫情再次降临到亿万中国人面前。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蒙古、安徽、湖南、辽宁和湖北先后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相对于去年春天那场禽流感疫情,这一次,事态更严重、情况更紧急。目前7个疫点已扑杀家禽1000多万只,超过了去年49个疫点疫情扑杀的总量。 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中国。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坦言:“当前局部疫情确实有扩散蔓延的可能,这不是危言耸听。”他说,由于今年候鸟带毒率很高,候鸟的大规模迁徙刚刚开始,从国际上看,禽流感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发生疫情的国家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中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形势也非常严峻。 面对疫情,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反应迅速,行动及时,展开了对禽流感的阻击。 名词解释: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也被称作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一旦爆发,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疾病的传染范围只是局限在家禽中。然而近年来情况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禽流感的传播已经跨越了原先的范围,开始侵袭人类社会。 1959年,专家们在苏格兰地区的鸡身上第一次分离出了引起这种疾病的病毒,并证明这是一种全新的流感病毒。随后,专家们将这种病毒命名为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亚型。一般来说,禽流感主要在低温季节发生,而且治疗相当困难,因而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目前各国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属于严防死守的对象。禽流感常见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专家解读禽流感- 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病毒吗 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说,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好像流感病毒一样。 避免感染禽流感4点建议 生物学家就如何避免感染禽流感提出了4点建议。建议一:别去疫区旅游。建议二:别与活禽接触。建议三:重视疾病预防。建议四:重视高温杀毒。专家指不必“谈鸡色变”中国疾病预防专家指出,禽流感可防可控,人们不必“谈鸡色变”。禽流感病毒图解 越南医学专家称禽流感病毒已发生严重变异
高致病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使其毒性更高。病原体禽流感病毒攻击健康细胞照片曝光 照片中的蓝色部分就是H5N1禽流感病毒,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康人体细胞,照片显示H5N1禽流感病毒正在攻击健康的细胞。 候鸟迁徙传播禽流感 传播途径农业部办公厅新闻办接受某媒体采访时称,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工作形势严峻。其原因在于:周边国家疫情明显扩大;带毒候鸟威胁很大;中国家禽以散养为主,不利于控制。 罗马尼亚政府官员8月15日宣布,英国实验室进行的检测证实,罗方送来的死禽样本中确实存在毒性最大、危害最烈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这将是登陆欧洲本土的第一例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最让专家担心的是,一旦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结合人类流感病毒基因,将出现传播迅猛而致死率高的新型流感病毒。 欧盟将禁止进口所有笼养鸟类宠物欧盟“封杀”进口鸟温家宝:中国政府能控制禽流感蔓延 ? 央视国际 (2005年10月27日 13:10) 新华社莫斯科10月26日电(记者宋世益 岳连国)正在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说,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禽流感蔓延。
温家宝是当天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会见后,准备参加下一场活动的间隙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他指出,中国政府对内蒙古、安徽等地发生的禽流感高度重视,并采取以下四大举措:
一、对禽流感地区的家禽进行大规模扑杀;
二、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同时实施广泛的疫苗注射;
三、采取措施,防止禽流感向人传播;
四、同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及时通报情况。
温家宝表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中国一定能控制住禽流感。(完)
责编:杨洁 来源工作人员在湖南湾塘村禽流感疫区洒石灰消毒天津检疫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消毒安徽卫生防疫人员给家禽注射疫苗广州番禺养鸡场员工为小鸡注射禽流感疫苗 2005年我国禽流感分布图解[京华时报]中国5省份出现禽流感疫情?央视国际 (2005年10月27日 08:04) 据新华社消息 卫生部部长高强25日在渥太华“全球流感预防部长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目前虽然有5个省份的一些乡村由于候鸟传播出现了禽流感。世卫官员称禽流感在人类间暴发只是时间问题中新网渥太华十月二十五电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李钟郁今天在此间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禽流感人传人现象的爆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全球正处在危机边缘。
李钟郁是在加拿大主办的全球流感预防部长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还透露,眼下各方正在与时间赛跑,当务之急是增加抗病毒药丸供应。
在渥太华举行的这次会议今天结束并发表联合公报,呼吁国际社会在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领导下,尽快建立联合行动机制,密切监控禽流感病情,加紧疫苗研制,遏制禽流感蔓延,并对可能爆发的人类流感大流行做好应对准备。
公报指出,鉴于目前H5N1型病毒尚未具备在人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工作重点应放在遏制该病毒在动物之间或从动物到人之间的传播上。
加拿大总理马丁在会上说,“应对流感的准备工作是一项空前的国际合作,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胜任。”他表示,目前所面对的挑战是极其复杂的,尽管作了很大努力,流感可能还会蔓延。
鉴于目前抗流感药物仅掌握在少数国家中,与会代表在讨论疫苗供应问题时强烈呼吁富国与穷国分享药物。加拿大卫生部长乌贾尔·多桑杰说,目前拥有这种药物的大约十个国家已同意于近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签署药物分配草案。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位于温尼伯格的加拿大国家微生物研究所正在与越南卫生和流感研究所合作,研究对抗H5N1禽流感病毒的药物。曾经袭击人类的疫情回顾 2003年以来全球禽流感疫情 自2003年首次暴发禽流感疫情至今,越南已有92人患病,其中42人死亡。全球死亡人数已达64人。农业部发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21:1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董峻)由农业部制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日前正式出台并下发各地。这一技术规范对疫情处置“早、快、严”的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早”,是指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监测要立足于早,确保禽流感疫情的早期预警预报。其技术规范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确认”。“快”,是指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快速行动、及时处理,确保突发疫情处置的应急管理。其技术规范包括疑似疫情的应急处置、确诊疫情的应急处置、实行联防联控。“严”,是指规范疫情处置,做到坚决果断,全面彻底,严格处置,确保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将损失减到最小。其技术规范包括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处理。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这一技术规范,目的是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规范疫情处置程序和措施。制定这一技术规范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世卫组织专家称目前禽流感只是禽类疾病
问:禽流感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大吗?
答:禽流感正在蔓延,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欧洲。但我们必须记住,禽流感主要是家禽业关注的重点,所有出现禽流感的欧洲国家都没有发现有人被感染。
问:人们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吗?
答:是的,在欧洲,传染给人类的危险、危及人类健康的风险是很低的。同时如果蔓延到其他国家,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也会加大。每一例人类感染都会增加病毒变异的可能性。这种病毒是非常难对付的。
问:现在暴发禽流感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我们在使用术语方面非常小心。有禽流感、季节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现在我们处于三级警戒。四级警戒是最高的,即在暴发禽流感的时候。我们必须掌握分寸,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搞得人心惶惶。在目前阶段,禽流感还只是一种禽类的疾病。 问:可是,我们在禽流感危机方面已经走得相当远了,专家警告说,暴发禽流感只是时间问题。
答:暴发禽流感需要三个先决条件。
首先,出现新的高致病性病毒,H5N1就是这种病毒。
其次,形成那种病毒感染人类的能力。
第三,人与人传播。我们还没有看到人类之间持久、有效的传播。
问:你的计划是什么?
答:我们的战略是必须控制禽类的问题,从源头直到农场,这样就能减少传给人类的风险。许多农户正在作出巨大的牺牲,他们养10只、20只鸡,作为蛋白质和收入的来源,现在全部损失了(特别是在亚洲)。我们必须让农民知道,家禽粪便里有很多病毒,因此弄完粪便必须洗手。有些人爱喝鸡血,这种高风险行为必须制止。特别是小农户,我们必须加强说服教育。 问:世界粮农组织预言说,候鸟可能会把禽流感带到非洲,对此你感到担心吗?
答:任何资源困难的国家,这种挑战都是非常现实的。但是任何国家,不管资源多么雄厚,都不可能单独对付这一挑战。我们必须动用全世界的资源帮助发展中国家预防禽流感传播给人类。他们所要做的是保持透明度,跟我们分享信息。如果我们能及时知道,我们就能动员必要的资源。
问:如果H5N1确实发生变异,从而满足了第三个必要条件,那时将采用什么计划?
答:我们有消防队式的应急特别机动队,一项遏制战略。我们必须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出现持久有效的人类感染迹象的最早阶段。我们已经准备了300万支禽流感疫苗Tamiflu,可以在首次暴发时使用。我们不能各搞各的,我们必须同时寻找各种途径进行人类干预,研发流感疫苗,西方国家必须支持发展中国家,使他们能很快得到疫苗。现在,只有10—12个国家能生产这种疫苗。 问:但是,如果流行病真的在人类中开始,真有希望制止它吗?
答:在历史上,流行病一旦开始,人类干预都没能制止过它。但是,看着流行病在我们眼前传播,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现在的科学平台,全世界联系和合作的水平,使我们可以跟踪病毒。我们有机会在熊熊大火燃起之前扑灭星星之火。这有赖于迅速发现疾病的暴发并迅速采取行动。
问:在变成流行病之前我们能有多长时间?
答:大约20到21天。
问:这并不令人鼓舞。我们能对付吗?
答:从情理上讲,有时候你真的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我发现对付一种新出现的感染真有点束手无策。我们不会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疾病来势凶猛还是比较平缓?哪一个年龄组最易被感染? 问:如果我们不能制止它,世卫组织的一些官员和科学家,已经假定死亡人数高达1.5亿人。这个数字可信吗?
答:我不想作任何预测。世卫组织确实做过许多估计以确定合理的医治能力,以便各国能制订自己的对付流行病的计划。但它不一定会成为严重的流行病,它可能是像1957年和1968年那样的流行病,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100万到200万人。根据1918年的情况(5000万人死于变异禽流感病毒)推断,要使人们对困难有思想准备,人们感到担忧,是因为他们获得互相冲突的信息。我得告诉大家我们所知道的信息,而事实是我们确实不知道。
问:药品公司,特别是罗奇公司,应当允许其他人制造流感药物吗?
答:现在正在进行讨论,看看他们能采用什么方式。我对罗奇公司的理解是,他们愿意寻找能对制造过程——合作制造——作出贡献的合伙人。罗奇公司准备跟大家合作并倾听大家的意见。防控知识:禽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9:2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蛋白质),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H15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其中H5与H7为高致病亚型。
广西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面临7个危险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2:53 人民网
人民网南宁11月16日电 记者杨媚肖富娟报道:自治区卫生厅昨日召开全区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分析广西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面临的态势,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
广西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主要面临以下7个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是水禽带毒基本情况不清,农村水禽又以放养为主,容易与迁徙的候鸟接触,从而感染禽流感病毒;二是北方候鸟大范围飞往南方过冬,今年候鸟带毒率很高,极有可能造成病源在我区传播;三是与广西毗邻的省份发生了疫情,随着各地家禽的大量补栏和长途贩运的增加,跨区域传播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四是毗邻广西的越南是禽流感的老疫区和高发地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已死亡多人,广西边境8县与越南的4个省接壤,漫长的边境线受到禽流感随时传入的严重威胁;五是广西家禽养殖量大,分布广,排查难,控制难;六是我区传统的养殖习惯以家庭散养为主,人居场所和家禽活动场所没有严格的隔离和相应防护措施,人与动物接触几率较大,且不少居民有食用病死家禽的习惯,极易导致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七是因经济原因,农民患病后通常不会及时就诊,容易延误治疗时机,“早、快、严”的防控措施得不到及时落实。
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自治区卫生厅要求,从11月1日起,全面恢复启动发热病例监测及医疗机构体温检测、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从11月21日起,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指派专业人员到属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指导,并于12月10日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要求各市每周一上午9时前要将上周情况上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室。
各市要对辖区内从事禽类养殖、贩卖、运输、宰杀等工种的职业人群、医务人员、老人、儿童等,及时组织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技术指导。各市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禽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对重点集贸市场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交易进行专门检查,对无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场所要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此外,自治区卫生厅将于11月下旬组织区直医疗卫生单位进行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联合演练,并要求各地针对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当前流感、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对家禽养殖、贩运、交易场所等从业人群以及医院、学校和广大农村进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和报病意识。中越边境各县(市、区)、2004年曾发生疫情的隆安县及南宁市、北部湾等主要的南迁候鸟栖息地被定为重点监测地区。同时,自治区卫生厅已决定在凭祥、宁明等边境8县市建立流感和人禽流感监测点,重点进行野生候鸟和家禽的监测,严格防控疫情。
禽流感潜伏期通常在7天内 病死率超过30%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23:4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朱玉)卫生部发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中表明,根据对H5N1亚型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人禽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感染H9N2、H7N7、H7N2、H7N3者,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5N1者预后较差,据目前医学资料报告,病死率超过30%。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
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人 禽流感影响预后的因素与患者年龄、是否有基础性疾病、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是否并发合并症等有关。
人类感染禽流感临床症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3:22 新闻晨报
【人群篇】
人类感染禽流感临床症状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性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要是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
诊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依据
在禽流感疫区,患者发病前当地有大量家禽、飞鸟病死;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疫区;与家禽及禽流感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有流感临床表现发热、流涕、鼻塞、结膜炎、咳嗽、咽痛、头痛、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发生肺炎;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X光检查:H5N1亚型病毒感染者可出现肺部浸润。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肺内片状影。重症患者肺内病变进展迅速,呈大片状毛玻璃样影及肺实变影像,病变后期为双肺弥漫性实变影,可合并胸腔积液。
【家禽篇】
人感染禽流感后的并发症
(1)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肺部病变以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炎为主,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紫绀、咳嗽、咯血。患者常常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2)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病人病情逐渐加重,或在暂时的改善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咳嗽,咯脓痰,并且出现肺部实变体征,X线发现肺部有片状和斑片状阴影,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3)Reye综合症:是流感病毒感染时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于2~16岁的儿童。患病开始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昏迷。
(4)心肌炎:有报道流感病毒性肺炎可以并发心肌炎。
(5)肌炎和其它:并发肌炎的患者表现为受累的肌肉明显触痛,肌肉肿胀无弹性,以下肢肌肉受累多见。
禽类感染禽流感常见症状
潜伏期较短:一般为4-5天。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突然发病:常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主。突然体温升高,可达42℃以上,头及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发紫、肿胀、出血,甚至坏死。
常见症状:食量骤降,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眼肿胀流泪,初期流浆液性带泡沫眼泪,后期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有的出现抽搐,头颈后扭,运动失调,瘫痪等神经症状。
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者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有的疾病暴发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禽类就已死亡,死亡率可达70%-100%。
禽类其它常见病症
鸡瘟:鸡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禽类疾病的俗称,还分真性鸡瘟和伪鸡瘟。禽流感即为真性鸡瘟。
与伪鸡瘟相比,禽流感的发病几率较低,属于区域性疾病,而伪鸡瘟的发病范围更大,且容易经常发生。不过,伪鸡瘟的危害不如禽流感严重,因为对于它已有疫苗能够控制,而且这种病毒不会传染给人,也不会演变为人畜共患。
鸡新城疫:又称为“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这是目前我国头号的禽类疾病。虽然鸡城新疫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为多。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所致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的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烈性禽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与禽流感不同的是,在做病鸡血切片时染色时,可以见到大量浓染的短小杆菌。
禽类之间禽流感流行确认
根据农业部农牧发[2004]3号文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下列程序确认:
(1)省级畜牧兽医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派2名以上禽流感专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临床症状明显的,可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对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及时采集病料送省级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水禽不能采用琼脂扩散试验),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确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对疑似病例须专人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一步鉴定,病料不得邮寄。
(4)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将结论报农业部。
作者:晨报记者 毛懿整理
课件22张PPT。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二课时)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
徐中勇
2010年1月第2节 1你知道禽流感吗?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你得过流感吗?
你能说说感冒的症状吗? 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来自病毒的威胁:11活动: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
3、编制调查表4、实施调查
5、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读图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P72传播途径传
染
源易
感
人
群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1.空气传播
2.水传播
3.土壤传播
4.饮食传播
5.虫媒传播
6.接触传播(流感等)(甲肝等)(蛔虫病等)(肠道传染病等)(乙型脑炎等)(狂犬病等)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
_____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是_____,
_____是易感人群流感病毒流感患者空气和飞沫健康人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毒)咳嗽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散播健康人打喷嚏流感流行的示意图:流行性感冒P73从1580年至今,全球范围
内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
超过30次。流感是20世纪
暴发的最严重的疫情。
1918~1920年发生的“西
班牙流感”使全球1/5以
上的人得病,至少有2000万人丧生。
1957年,流感从亚洲开始,接着又在澳洲、美洲和欧洲登陆,在全世界肆虐,全球共有15亿人患病,数以万计的老人和儿童死于这场灾难。1968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再次席卷全世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6亿人患流感。但我国死于流感的人却很少。流行性感冒①流感的性质②典型症状③致病的病因④传播途径⑤预防的方法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头痛,咽喉充血,鼻塞流涕,咳嗽
气急,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①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②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③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病原体:
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染的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1你知道禽流感吗?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3.下列生物属于传染源的是 ( )
A、蛔虫 B.血吸虫
C.甲肝病毒 D、患狂犬病的狗
4.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
A、粪-口传播 B.飞沫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母婴传播 [基础过关]
1.病毒和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____。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生活.但它们都可能致病,这样它们都称为 。
2.传染病流行三环节:
___、____和____。 细胞结构寄生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DB病原体5.下列传染病不是由飞沫传播的是 ( )
A、流行性感冒 B.非典型肺炎
C.肺结核 D.甲型肝炎
6.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16日宣布,经过全球相关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异体是非典型肺炎的( )
A、传染病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者BD7.炭疽热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1)炭疽热的病原体属干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2)炭疽热的传染途径可能有____ 。
①通过食物传播; ②通过空气传播;
③通过接触传播; ④通过血液传播。
(3)在佛罗里达州被发现的第1例炭疽热患者,他
属于 (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C ①②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