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至膀胱的“管道”是( )
A.输尿管 B.尿道 C.肾小管 D.肾动脉
答案:A
解析:【解答】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1*cnjy*com
【分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排出尿液。2-1-c-n-j-y
2.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构成
答案:B
解析:【解答】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中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和尿液 B.原尿和血浆 C.血浆和原尿 D.原尿和尿液
答案:D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中的液体分别是原尿和尿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4.如图为肾脏的结构示意图,形成原尿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解答】肾脏内部的结构,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肾实质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肾皮质新鲜时呈淡红色,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组成。每个肾单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原尿的部位是肾小囊腔,位于皮质内,选A。
【分析】图中甲是皮质,乙是髓质,丙是肾盂,丁是输尿管。
5.健康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尿素
答案:C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健康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有的成分是大分子蛋白质。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6.人体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
A.滤过作用和渗透作用 B.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吸收作用和滤过作用 D.重吸收作用和渗透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人体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7.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测量,得到如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根据图表可以推测乙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成分 甲 乙 丙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液
答案:B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等。结合表格信息可以判断液体甲是血浆、乙是原尿、丙是尿液。21·cn·jy·com
【分析】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等。
8.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相关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葡萄糖浓度降低
B.与1中液体相比,3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与2中液体相比,4中液体尿素浓度增加
D.与3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答案:B
解析:【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中1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囊、4肾静脉、5收集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1、2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不变,A错误;3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B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4血液中尿素浓度减少,C错误;5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但含无机盐,D错误。www-2-1-cnjy-com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21*cnjy*com
9.血液、尿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尿液
血细胞 蛋白质
甲 4.8×109 140 A ﹣ ﹣
乙 5.2×109 70 B ﹣ ﹣
丙 30×109 150 AB ++ +++
丁 4.6×109 130 B ﹣ ﹣
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
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
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
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答案:D
解析:【解答】(1)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白细胞增多,可能有炎症。表格中丙的白细胞数值30×109/升,超过了正常值,可能有炎症;贫血是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表格中乙的血红蛋白数值是70克/升,小于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乙患贫血症,A正确;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表中乙与丁的血型都是B型,适者输血,B正确;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C正确、D错误。【来源:21cnj*y.co*m】
【分析】(1)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4.0﹣10.0)×109个/L 最小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1cnjy.com
10.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
B.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
C.经体循环,血液因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人能够控制呼吸运动暂时停止,这说明人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
答案:B
解析:【解答】血液中的氧气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浆运输,A错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经体循环,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C错误;人能够控制呼吸运动暂时停止,但是人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上而不是大脑皮层上,D错误。
【分析】(1)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2)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4)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1·c·n·j·y
1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
答案:D
解析:【解答】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粪便的排出属于排遗。21·世纪*教育网
【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12.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D.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答案:C
解析:【解答】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A正确;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当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大时,出现蛋白尿,B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氧气并没有发生变化,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C错误;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D正确。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过程。
13.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答案:C
解析:【解答】健康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分析】每天喝适量的开水,不仅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www.21-cn-jy.com
1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过滤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汇于丁处被重吸收
答案:C
解析:【解答】甲为肾上腺,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并不是在甲处形成的,A错误;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有排泄功能的器官为肾脏、肺和皮肤,B错误;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排出体外,C正确;丙是输尿管,丁是膀胱,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肾小管重吸收,D错误。
【分析】图中甲是肾上腺,乙是肾脏,丙是输尿管,丁是膀胱。
15.糖尿病人体内葡萄糖的运行路线不可能是以下的( )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
B.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收集管
答案:D
解析:【解答】血液经过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尿液。所以血液流经肾单位依次经过: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也有一部分葡萄糖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因此糖尿病人体内葡萄糖的运行路线不可能是由出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管,D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分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6.某人尿量是正常情况的数倍,推测其泌尿系统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膀胱
答案:A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尿量就会大大增加。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7.根据图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肾脏
B.根据尿素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一定不是肝脏
C.根据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肺
D.满足图示所有条件的器官可能是小肠
答案:D
解析:【解答】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形成尿的场所,血液经过肾脏后,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葡萄糖的含量不变,A错误;尿素的含量不变,有可能经过肝脏,B错误;
血液流经肺后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错误;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小肠又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而由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含养料丰富的静脉血,血液经过肾脏后,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据图可知有可能是小肠,D正确。
【分析】肺、小肠和肾的功能。
18.2017年5月7日,第十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金标马拉松大赛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①保护 ②排泄 ③调节体温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解答】“汗流浃背”人体靠皮肤的汗腺排出汗液,是排泄的途径之一;“满脸通红”靠血管扩张和收缩调节体温,可见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再生、分泌、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19.某人划破了手指导致出血,伤口至少深至皮肤的( )
A.表皮 B.生发层 C.角质层 D.真皮
答案:D
解析:【解答】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分为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和细菌的侵入;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皮肤有修复和再生功能,生发层中含有黑色素细胞,防止紫外线的伤害。真皮位于表皮的下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得弹性和韧性;真皮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因此,划破手感到疼或者流血,伤口至少深至真皮。
【分析】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0.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答案:B
解析:【解答】皮肤中毛发的作用是保护和保温的作用;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是排泄的途径之一;皮肤中角质化细胞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其作用是滋润皮肤和毛发的作用,B正确。
【分析】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是排泄的途径之一,体现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 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以及
[ ] 的重吸收作用。
(2)[②]肾小囊腔内的液体称为 。
(3)人体排尿时排出的废物是 。
(4)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都很薄,各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
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和 。
答案:(1)③肾小球 滤过 ①肾小管 (2)原尿 (3)尿素和多余的水、无机盐 (4)一 (5)肾小球 肾小囊内壁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解答】(1)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③]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2)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3)人体排尿时排出的废物是尿素和多余的水、无机盐。(4)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2)图中①肾小管、②肾小囊、③肾小球。
22.(10分)如图为人体肾脏结构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经过肾小球的 作
用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 作用
形成尿液。
(2)健康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 。
(3)假如某人最近排尿频繁,尿量突然增加,则发生
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填标号)
(4)图中④和⑤里面流动的都是 血。
答案:(1)滤过 重吸收 (2)葡萄糖 (3)③ (4)动脉
解析:【解答】(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健康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3)若③肾小管病变导致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降低,则尿量增加。(4)动脉血经④入球小动脉流经①肾小球时只发生了滤过作用,没有进行气体交换,因此④入球小动脉、①肾小球、⑤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入球小动脉、⑤出球小动脉。
23.(10分)如图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排泄途径A是 ,B是 。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 的滤过作用和 的重吸
收作用两大过程。
(3)如尿检时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答案:(1)皮肤 泌尿系统 (2)肾小球 肾小管 (3)肾小球
解析:【解答】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1)汗液通过皮肤排出,所以A是皮肤。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B是泌尿系统。(2)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3)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就会增加,红细胞和蛋白质也能滤过到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不能将血细胞和蛋白质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致使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因此如果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肾小球。21教育网
【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4.(8分)近两年来暴走成为菏泽市中、青年人徒步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图甲中A E是保证人体各項活动顺利逬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1)暴走运动需要氧气,人体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 的气
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人A后,通过气体的 作用进人血液,并
由血液中的 来运输到各组织细跑。
(2)暴走运动需要能量。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
,大大增如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主
要供能物质糖类中的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 被C吸收进人血液,最终到
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里。
(3)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D,需要最先进人E的哪个腔? (填
标号)。
(4)暴走时会出现汗流浃背,皮肤发红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 功能。图甲所
示器官中,除B外,与代谢废物的排出相关的还有 (填字母)。
答案:(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 扩散 红细胞(2)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葡萄糖 (3)3 (4)排泄和调节体温 A、D
解析:【解答】(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依靠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空气中的氧气进人肺后,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人血液,并由血液中的红细胞来运输到各组织细跑。(2)C是小肠,其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人血液,随血液循环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里。(3)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肾,营养物质需要最先进人心脏的右心房。(4)暴走时会出现汗流浃背,皮肤发红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功能。A是肺,B是皮肤,D肾脏,三者均是人体排泄途径的重要器官,图甲所示器官中,除B外,与代谢废物的排出相关的还有A、D。
【分析】(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依靠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2)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3)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25.(12分)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下图是王伟同学在参加体育测试时,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保证测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王伟早晨吃了鸡蛋、牛奶、面包等食物,这些食物中
的营养物质在 (填图中字母)系统中被消化吸收。其中面包(主要成分是
淀粉)在消化道内全部被消化分解的过程中,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有 ,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经静脉流回心脏,首先到达心脏
的 。
(2)当营养物质随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时,部分葡萄糖随其他物质滤出形成原尿,这些葡
萄糖在 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
(3)长跑测试时,王伟的呼吸加剧,物质①通过肺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进
入心脏四腔中的 ,最后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
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答案:(1)A 唾液、肠液和胰液 右心房(2)肾小管 (3)左心房 线粒体
解析:【解答】(1)A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内,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经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2)D表示泌尿系统。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3)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肺循环的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①表示氧气,通过肺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液最先进入左心房,最后到组织细胞处,在细胞的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分析】图中的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循环系统,C表示呼吸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
26.(12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大部分
氧气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氧气。
(2)食物中的淀粉在「B」消化系统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 ,发挥
作用的消化酶是 ,淀粉在消化系统中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
① 过程进人C系统。
(3)在[D]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血液通过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答案:(l)肺 血红蛋白(2)口腔 唾液淀粉酶 吸收 (3)滤过
解析:【解答】(1)在A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肺。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氧气,大部分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2)淀粉「B」消化系统中,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最终被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最终能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3)图D泌尿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液最终排出体外。
【分析】图示中A为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为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共100分。
2.请把选择题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至膀胱的“管道”是( )
A.输尿管 B.尿道 C.肾小管 D.肾动脉
2.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构成
3.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中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和尿液 B.原尿和血浆 C.血浆和原尿 D.原尿和尿液
4.如图为肾脏的结构示意图,形成原尿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健康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尿素
6.人体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
A.滤过作用和渗透作用 B.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吸收作用和滤过作用 D.重吸收作用和渗透作用
7.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测量,得到如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
根据图表可以推测乙是( )
成分 甲 乙 丙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液
8.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相关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葡萄糖浓度降低
B.与1中液体相比,3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与2中液体相比,4中液体尿素浓度增加
D.与3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9.血液、尿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表为医
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
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
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尿液
血细胞 蛋白质
甲 4.8×109 140 A ﹣ ﹣
乙 5.2×109 70 B ﹣ ﹣
丙 30×109 150 AB ++ +++
丁 4.6×109 130 B ﹣ ﹣
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
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
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
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10.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
B.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
C.经体循环,血液因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人能够控制呼吸运动暂时停止,这说明人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
1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
12.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D.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3.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1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过滤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汇于丁处被重吸收
15.糖尿病人体内葡萄糖的运行路线不可能是以下的( )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
B.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收集管
16.某人尿量是正常情况的数倍,推测其泌尿系统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膀胱
17.根据图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肾脏
B.根据尿素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一定不是肝脏
C.根据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肺
D.满足图示所有条件的器官可能是小肠
18.2017年5月7日,第十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金标马拉松大赛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赛。
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①保护 ②排泄 ③调节体温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某人划破了手指导致出血,伤口至少深至皮肤的( )
A.表皮 B.生发层 C.角质层 D.真皮
20.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 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以及
[ ] 的重吸收作用。
(2)[②]肾小囊腔内的液体称为 。
(3)人体排尿时排出的废物是 。
(4)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都很薄,各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
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
的 和 。
22.(10分)如图为人体肾脏结构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经过肾小球的 作
用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 作用
形成尿液。
(2)健康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 。
(3)假如某人最近排尿频繁,尿量突然增加,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填标号)
(4)图中④和⑤里面流动的都是 血。
23.(10分)如图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排泄途径A是 ,B是 。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 的滤过作用和 的重吸
收作用两大过程。
(3)如尿检时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24.(8分)近两年来暴走成为菏泽市中、青年人徒步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图甲中A E是保证人体各項活动顺利逬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暴走运动需要氧气,人体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 的气
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人A后,通过气体的 作用进人血液,并
由血液中的 来运输到各组织细跑。
(2)暴走运动需要能量。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
,大大增如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主
要供能物质糖类中的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 被C吸收进人血液,最终到
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里。
(3)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D,需要最先进人E的哪个腔? (填
标号)。
(4)暴走时会出现汗流浃背,皮肤发红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 功能。图甲所
示器官中,除B外,与代谢废物的排出相关的还有 (填字母)。
25.(12分)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下图是王伟同学在参加体育测试时,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保证测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王伟早晨吃了鸡蛋、牛奶、面包等食物,这些食物中
的营养物质在 (填图中字母)系统中被消化吸收。其中面包(主要成分是
淀粉)在消化道内全部被消化分解的过程中,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有 ,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经静脉流回心脏,首先到达心脏
的 。
(2)当营养物质随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时,部分葡萄糖随其他物质滤出形成原尿,这些葡
萄糖在 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
(3)长跑测试时,王伟的呼吸加剧,物质①通过肺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进
入心脏四腔中的 ,最后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
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26.(12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大部分
氧气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氧气。
(2)食物中的淀粉在「B」消化系统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 ,发挥
作用的消化酶是 ,淀粉在消化系统中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
① 过程进人C系统。
(3)在[D]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血液通过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