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八年级下第2章第1节至第3节章节测试卷(四)
班级 学号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3、有一种气体,维系着所有动物的生命,但有种微生物没有它却能很好生存。组成这种气体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第一位。请你指出这种气体( )
A.N2 B.CO2 C.CH4 D.O2
4、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2的是( )
A、H2O2 B、MnO2 C、KMnO4 D、KClO3
6、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化物 C、氧分子 D、氧原子
7、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8、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相同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1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硫黄在氧气中燃烧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氧化汞受热分解 D、铁在氧气中燃烧
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1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15、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 ,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
16、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4CO2 + 2X + 6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
17、右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8、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19、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COCOad , O22Oad ,COad+Oad →CO2 。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CO和COad不是同种物质
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
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
20、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质量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8 2 1
反应后质量/g 13 4 2 未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 B.B物质是生成物
C.C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D.反应后D的质量是13g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神七”航天员在飞天过程中为了维持太空舱里氧气的含量,可以利用镍铁氧体(NiFe2O4)将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NiFe2O4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你认为NiFe2O4在这一反应中是作 。
22.烟雾弹:将装有白磷(P)的烟雾弹引爆后,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再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大量烟雾将目标隐蔽。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 ( )
② ( )
24.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用图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 + Ca(OH)2 Cl2 +2NH3↑+ 2X。X的化学式为: 。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下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③若要用F装置收集NH3,则应从 (填“a”或“b”)管中通入NH3。
25.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 、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
积的70%。
(1)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建立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27.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他取下此装置 (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HCl)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此时他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了。请问:
(1)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2)为什么天平失去平衡? 。
(3)用上述原理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应在 条件下实验。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8.电石是灰色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焊接金属(水焊)时使用的乙炔(C2H2)气体,就是由电石发生如下反应生成的:CaC2 + 2H2O = Ca(OH)2 + C2H2↑,通常使用如图右所示简易装置。
标准状况下乙炔、空气和氧气的密度如下表。
(1)在实验室用电石制乙炔时,可采用图乙所示的 收集装置。
(2)实验室若制取6.5克的乙炔气体,理论上需要电石多少克?
29.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为得知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柯:实验测定法 小妍:计算法
小柯在老师指导下,将7克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600厘米3。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氧气的质量为7克×40.5%=2.84克答: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2.84克
请回答:
(1)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10-3克/厘米3,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以算出7克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克。
(2)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此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的一项理由是 。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 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 C、氧气中含氧元素
(3)请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DDDA ACAAD DBCDC BCCAC
二、简答题
21.催化剂
22.4P+5O2 点燃 2P2O5
23.3Fe+2O2 点燃 Fe3O4 (化合反应) 2H2O 通电 O2↑+2H2↑(分解反应)
24.(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2)防止水倒吸 没有放棉花团
(3)①H2O ②A D ③b
25.(1)N2+3H22NH3
(2)⑤④①②③
三、实验探究题
26.(1)镁条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气压减小
(2)21% -3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27.(1)是 (2)气球受到浮力 (3)真空
四、分析计算题
28.(1)B (2)16克
29.(1)0.84 (2)B (3)0.7克
(反应前) (反应后)
①
②
③
④
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