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八年级下第2章第4至第7节章节测试卷(五)
班级 学号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4 S-32 Cl-35.5 K-39 Ca-40 I-12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进入肺的空气
B.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D.湿润进入肺的空气
2、科学实验室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性质类似盐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CO2 B.N2 C.H2 D.O2
3、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②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按要求装好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
B.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6、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中的部分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以观察装满水并倒置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实验指标),应选择(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C.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 D.滴加碘液后未漂洗便直接观察
8、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可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9、许多化学物质都是“双刃剑”,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酸碱土壤的改良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抵御紫外线作用越强
10、下列能科学地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酸(碳酸)的方法正确是( )
A.通入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色
B.先通过干燥的石蕊试纸,试纸没变色;后通过湿润的石蕊试纸,试纸变红色
C.通入水后,水有酸味
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混浊
11、“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的燃料的燃烧
13、科学家们研制了“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约占70%,氧气占20%以上,此外,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飞船能根据仪器实时监测各种气体含量,并自动调节各种气体成分,同时将有毒的气体过滤掉,始终保证飞船内的空气适合航天员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中可以没有这种气体
B.在航天飞机上,应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C.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各成份的体积分数是不变的,不随地域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小,但是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14、对于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 CO2
B.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
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不是O2
D.集气瓶中的气体也有可能是 N2
15、2010年1月第二届 “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广东举行。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实效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16、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关于相互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是O2
B.该转化可以维持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该转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元素
17、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下列现象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 B、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
C、植物的生长将趋缓 D、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大
1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C.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
D.进行光合作用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
19、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用打孔器从叶片中获得许多叶圆片,抽取其中空气,将等量的叶圆片和水倒入3个烧杯中,按下表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
烧杯号 光照(勒克司) 温度(0C) CO2(%)
1 6000 15 0.2
2 6000 25 0.2
3 6000 25 0.01
(说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叶圆片光合作用放出的O2在细胞间隙积累,能使叶圆片上浮,叶圆片平均上浮所需要的时间可作为光合作用强弱的比较依据)该实验在研究何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
A. CO2和温度 B.温度 C.CO2 D. 光照
20、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如图所示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其中甲图演示的是 过程(填“吸气”或“呼气”),膈肌 (填“舒张”或“收缩”)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2.将一充满干燥、纯净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24.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OB段干重减少是因为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种子进行 作用消耗掉了贮存在种子中的有机物。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始于图中的__________点。
2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重要的手段。下图是初中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几个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A和B的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某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溶于水,你可以选择图中 进行收集。
(3)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氢气,应使氢气从 管进(填“a”或“b”)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6.在制取CO2的实验中,小科发现质量相同而粗细不同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O2的产生速度细的比粗的快得多。
(1)经思考后,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下表:(每次实验用大理石质量1g,盐酸20mL)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大理石颗粒 盐酸质量分数(%) 实验目的
① 20 粗 5 实验①②:探究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速度与大理石颗粒粗细的关系。实验①③:探究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速度与 的关系。
② 细 5
③ 20 粗 10
(2)为了比较反应速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
(3)实验①中CO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卷对应的图上,画出实验②中CO2体积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
27.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8.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将2m 3空气通入含碘(I2)量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浓度级别 标准(mg/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0
三级 0.50<浓度≤0.70
29.晴晴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g。试计算: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2)若要计算上述反应所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ACDA CDBDB BCDBD DCDAA
二、简答题
21.呼气 舒张
2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23.(1)消耗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影响 乙 二氧化碳
(2)黑暗 光合作用
24.呼吸 B
25.(1)氧气 2H2O2 MnO2 2H2O+O2↑
(2)BC (3)b
三、实验探究题
26.(1)20 盐酸质量分数
(2)测二氧化碳的体积
(3)如图
27.(1)水浴 (2)ADF (3)二氧化碳 光和叶绿体
四、分析计算题
28.二级
29.(1)83.3% (2)盐酸溶液的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A. B. C. D.
(第20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