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 )
①当前,伊朗正面临以色列、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制裁和军事上的威胁,但伊朗政府并不认为国家已经不绝如缕。21*cnjy*com
②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③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这座城市变成泽国,一片汪洋,人们调侃说到城市去看海,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④2017年双十一销售额达1207亿元,天猫、京东等电商纷纷打破2016年记录:而面对“双十二”促销大战,赚得盆满钵盈的电商们已意兴阑珊。2·1·c·n·j·y
⑤狭窄的空间和严格的管理,会让人对航母生活心生厌倦,但有航母梦的追梦人却甘之如饴,他们执着的追求凝结着奋发进取、刚毅有为的精神。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③⑤
【解析】 ①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②自怨自艾,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治理,比喻改正错误;自艾:自己改正错误。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指悔恨。③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④意兴阑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形容兴致已失的样子。⑤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2.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是为了说明什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
B.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
C.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
D.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否则自己的文章不容易被人接受。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
B.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
C.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D.不过作者把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提并论,还对人类的行为不无讽刺,有贬低人类的意思。
4.对《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的观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C )
A.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B.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来源:21cnj*y.co*m】
C.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来谈,即把人类行为看做是“拟人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生物化”的。
D.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的情结。
【解析】 “拟人化”和“生物化”说反了。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
②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
③有一件事让人叫绝:……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原文见课本)
5.第一段说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人类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性,但是缺少生物社会的那种联合智慧。
6.第二段引用权威文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现代科学中的________特点解说白蚁的______________,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生物的社会特点。www-2-1-cnjy-com
【答案】 人类的社会工作类似于白蚁的工作 互为联系 合作特性
7.第三段是全文小结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物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似点。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永远的三十岁
黄传会
2016年4月27日。海军舰载机某部一个训练日。
飞行员张超驾驶歼15战机,开始第六次陆基模拟着舰。飞机沿着标准下滑线,对准模拟航母甲板,先是后轮,接着前轮,相继触地。一切都与预想的一样,完美“着舰”。
就在这时,飞机突然传来“电传故障”警告——这是歼15最高等级故障,一旦发生,意味着战机将失去控制!
此时,时速超过二百四十公里的战机,机头急速上仰,尾椎蹭在地面,瞬间火花四溅。按特情处置规定,飞行员可以立即跳伞,弹射手柄就在手边,只要一拉就能弹出。然而,张超没有拉,而是竭尽全力将操纵杆推到底,牢牢把定,试图把上仰的机头强压下去,挽救这架造价数亿的战机。机头还在上仰,巨大惯性下,飞机骤然离地二十多米。万般无奈之下,张超拉动弹射手柄,“嘭”的一声,连同座椅弹射出舱。由于高度太低,弹射角度太差,救生伞尚未打开,张超重重摔向地面。紧接着,飞机轰然坠地,燃起熊熊大火。
从飞机突发故障到坠地,短短四点四秒。在这生死一瞬间,张超“推杆”,制止机头上扬。正是这个选择,使他痛失跳伞自救的最佳时机,倒在距离梦想咫尺之遥的路上——再飞七个架次,他将实现“上舰”的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舰载机飞行员。
张超当然知道,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五倍、普通飞行员的二十倍。
从原来的“着陆”到现在的“着舰”,几百小时的模拟器训练飞行,几百小时的理论课程,近百小时各种航空求生和自救课程,还有多架次的海上着舰训练……没有节假日,有点时间就泡在模拟器上,困了就抱着模拟器眯上片刻。同室战友,多次听到他在梦中念叨“对中……看灯……保角……”【出处:21教育名师】
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是舰载机飞行员最难却又必须通过的科目。它需要飞行员驾驶“飞鲨”在与辽宁舰一比一的着舰区,连续多次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航母虽然是个庞然大物,但驾机从空中看,却像海面上漂浮着的一片树叶。着舰区域就更小了,驾驶战机精确地降落在阻拦索之间,好比百步穿杨。
轻易不表扬部属的戴明盟夸奖张超:“别人用了十几个月完成改装训练,你只用了半年。小伙子,飞得不错嘛!”
相比于世界军事强国一百多年的航母舰载航空兵发展历史,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只能算是“小学生”。张超与他的战友们在奋力直追!
张超三十岁,正处于生命最美好的时期。他的壮烈牺牲,带给人们的是撕心裂肺般的痛苦和绵绵不尽的缅怀。数以千万计的网友在为张超的网上灵堂献花……
(摘编自黄传会《永远的三十岁》)
【相关链接】
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词)
8.下列对张超英雄传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凭着执著的追求和拼劲,张超只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歼15战机的改装训练。
B.张超放弃跳伞的黄金时间,优先选择推杆保机是为了力保造价数亿的战机。
C.在四点四秒的突发状况下,张超没有按特情规定处理事故,说明他机警果断。
D.怀抱“上舰”梦想的张超,被迫跳伞,坠落地面,壮烈牺牲,让人痛心不己。
【解析】 “张超没有按特情规定处理事故”不是为了“说明他机警果断”,而是为了表现他舍身为国。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BE )
A.舰载机着舰的操控极为复杂,其操控难度越大,说明潜在的风险就会越高。
B.歼15“电传故障”一旦发生,战机就会失去控制,唯一逃生方法是立即弹射。
C.与普通的飞行不同,航母舰载机飞行的操控难度极大,训练要求极其苛刻。
D.陆基模拟着舰训练要求驾驶战机精确地降落在着舰区域极小的阻拦索之间。
E.飞行训练事故的发生,说明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中国海军舰载航空经验不足。
【解析】 B项,“唯一”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E项,以偏概全,中国海军舰载航空经验确实不足,但不能以一次“飞行训练事故的发生”就得出“中国海军舰载航空经验不足”的结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为什么说张超是“战友的航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飞行技术的追求是战友的航个标。张超不畏艰苦,刻苦训练,只用半年就完成别人用十几个月才完成的改装训练,是战友的技术楷模。②生死攸关的抉择是战友的航标。张超把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舍己为公、不怕牺牲,是战友的精神榜样。
四、高考热点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中用“冰”和“雪”比喻人生道路艰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从侧面描写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李煜在《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结尾四句)皆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2-1-c-n-j-y
【答案】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东船西舫悄无言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反映的直接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60个字。(摘自《2017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21*cnjy*com
注:环比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比较,例如2016年7月份与2016年6月份相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呈上涨趋势;②食品、医疗保健、娱乐文化等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③交通和通信、衣着价格呈负增长。21·世纪*教育网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指纹识别技术,一旦__①__,就无法通过更改指纹方式解决指纹泄密问题。相比于指纹的身份识别技术,“脑纹”识别__②__。由于识别信息来源于大脑产生的实时脑电波信号,降低了非法窃取的可能性。即使发生“脑纹”信息泄露事件,也可更换识别内容,从而__③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指纹信息遭到窃取②具有可更换识别内容的优势⑨有效提升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或“有效改进身份识别技术”)
五、读写创新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小时候,最喜欢和父母或亲近的长者说话;渐渐长大后,就开始不太喜欢跟父母和亲近的长者说话了,甚至讨厌他们的唠叨了。其实仔细体味起来,父母和亲近的长者的唠叨是对我们的反复教导和嘱咐,是真诚的爱。
请以“唠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写作指向】
本道作文题是一个能使考生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的题目。考生动笔之前,要好好回忆一下你的父母和亲近的长者或者其他人对你进行反复教导和嘱咐时的神态,回想一下你当时对他们的态度,回忆越具体越好。现在你体味出他们的爱了吗?你还能想得更深刻一些吗?【版权所有:21教育】
由于本话题带有较浓的抒彩,建议考生选择记叙性、抒情性特征较明显的文体进行作文,这样便于考生抒发情感,并写出真情实感。
【佳作赏读】
为什么“写”
桂文亚
中学时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幕,就是爸爸屡屡推开房门,皱着眉头问:“你一天到晚写,写,写,到底在写些什么?有什么东西这么好写啊?”21教育网
“把书读好最重要,成天鬼画符,不如把时间留出来背英语单词,做数学习题!”
爸爸说完便摇着头走开了,我却朝着他的背影做鬼脸,继续灵感迸发,继续那即将完成的“伟大杰作”。
“你爸爸认为,摇笔杆讨生活的人,不但辛苦,而且很难有大出息。他还是希望你正正经经把心思用在学业上,不要梦想当什么‘作家’。”被派来当“说客”的妈妈,带着一点忧虑的表情又重复了一遍,“你爸爸要我问清楚,你一天到晚写,到底在写些什么?”
哎呀,太多可以写的啦,爸爸!
当我坐在窗前,看着月光下树影在风中摇曳,李白的那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就不禁涌上心头,这时候,手就痒痒的,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是写写月色,写写小溪,写写风声,写写远处传来的狗吠声,心情也会变得很美好。
少年时期,有事没事最爱翻看唐诗宋词,有时轻声吟唱,有时大声朗诵,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便生出一口饮尽黄河水的豪情;读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就渴望自己能舞一回剑;读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便想象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出现在眼前;读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又仿佛看见雍容华贵的杨贵妃,一缕幽魂在马嵬坡前飘荡……
心里有那么多奇妙的感觉,如奔流的瀑布,想找一个倾泻的出口。一叠稿纸,一杆笔,正可以使我尽情地在想象的天地里驰骋。21cnjy.com
而这种因为读诗引发出我不断“写写写”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是爸爸您!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每晚饭过后,您就把我唤到身边,打开那本《唐诗三百首》,在温暖的台灯下,读一句“长安一片月”,就要我跟着念一句,一首诗读完了,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遇到了生字,就在字旁用铅笔注上音。
就这样,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读完了全本唐诗,继续读宋词……那些诗啊词啊,就这样轻轻地静静地流进了我的身体,多情而含蓄,平和而勇敢,庄严而活泼,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熏陶了我,提升了我的灵性。而更重要的是,我从诗和词的国度里认识了音韵、节奏、无限自由的美和可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而这一切的一切,最要感谢的人是爸爸您。
虽然直到今天,您还是不时地问上一句:“你一天到晚写,写,写,到底在写些什么?有什么东西这么好写啊?”
【名师点评】
“你一天到晚写,写,写,到底在写些什么?有什么东西这么好写啊?”这是作者的父亲屡屡推开房门,皱着眉头说的一句话。作者从父亲这一句唠叨中,体味出父亲对自己的关怀,感激着父亲教自己读唐诗宋词——培养了作者的写作兴趣。于是,作者在文章后面情不自禁地说道:“而这一切的一切,最要感谢的人是爸爸您。”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情感真挚,结构紧凑,紧扣写作范围,实属佳作。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