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5小题,共60分)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www.21-cn-jy.com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1.A 2.B 3.B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4~6题。
4.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5.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 )21教育网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答案】4.C 5.A 6.A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 km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21cnjy.com
7.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
B.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
C.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8.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三个地区的霾日数差异最大。第8题,河北冬季霾日数季节差异较大,冬季霾日数明显比夏季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燃煤取暖。21·cn·jy·com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2·1·c·n·j·y
9.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
B.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
C.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10.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
【答案】9.C 10.D
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1~12题。
11.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
A.非洲 B.西欧
C.北美 D.大洋洲
12.上图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到20世纪末全球性三大问题仍然是人口过快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剧
B.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
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大部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解析】第11题,非洲人口增长迅速,资源数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符合图中所显示的现象。第12题,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也出现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11.A 12.C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14题。
2010年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
13.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4.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②开采小煤窑 ③利用太阳能 ④种植薪柴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煤炭、薪柴、秸秆燃烧均能产生SO2,而发展清洁能源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
15.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A.使用塑料袋购物 B.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D.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措施
【答案】A
【解析】塑料袋属于一次性用品,大量使用废弃后污染环境,对环境属于不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40分)
16.2013年冬春季节我国部分城市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图1为“2013年1月29日全国雾霾区预报图”,图2为“北京市2012年12月28日PM2.5(细颗粒物)浓度走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图1
图2
(1)图1显示同时受雾和霾影响的地区是________平原,该地区夏季雾霾天气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2012年12月28日,北京市PM2.5浓度的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和________时左右,可见北京市的PM2.5最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3)雾霾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城市雾霾,再现蓝天白云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华北(或黄淮海) 夏季降水多;植物茂盛,吸烟滞尘效益高
(2)7(在7∶00~7∶30范围内均可) 18(在18∶00~18∶30范围内均可) 汽车(交通)尾气
(3)使环境质量下降;使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交通;危害人类健康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植被覆盖率【出处:21教育名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三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报告指出:如不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将超过4 ℃,如积极行动,仍有可能实现2 ℃升温目标。要实现在本世纪末2 ℃升温的目标,需要能源供应部门进行重大变革,并及早实施全球长期减排的路径。他建议,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要从国家层次上重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材料二 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源:21cnj*y.co*m】
【答案】(1)毁林 燃烧矿物燃料 极冰融化 沿海低地被淹
(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
措施: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堤防、整理疏浚河流增加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等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对策;加强监测和预报;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版权所有:21教育】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情况。
材料二 下表示意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指标体系。
衡量指标
发展能力
低碳产出
低碳消费
低碳资源
低碳环保
影响因素
GDP增速、人均GDP、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人均科技经费支出、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
碳生产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单位GDP能耗
人均碳排放、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
非化石能源比重、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森林覆盖率
单位GDP的SO2排放强度、单位GDP的COD排放强度、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注: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
(1)说出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的特点。
(2)说出浙江省和山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从低碳产出和低碳消费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3)若需要你帮助政府出谋划策,你会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
【答案】(1)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大。南方大部分省区及京津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北、华北、西北及青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www-2-1-cnjy-com
(2)浙江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山西省。低碳产出:浙江省的碳生产力较高;山西省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较低;山西省的单位GDP能耗高。低碳消费:山西省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3)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地表植被,减轻对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教育,呼吁广大民众践行低碳生活等。2-1-c-n-j-y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泾河、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曾经“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泾黄渭黑”的现象。据此完成1~3题。
1.历史上出现“泾清渭浊”现象主要因为渭河比泾河( )
A.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 C.流速慢 D.流量小
2.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 )
①气候变湿变暖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污水排放增多 ④煤炭储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采煤炭 ②清洁生产 ③加固堤坝 ④植树种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C 3.D
4.2016年南海伏季休渔于5月16日12时正式启动,整个休渔期至8月1日12时,为期两个半月。休渔政策的实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共同性原则 B.阶段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循环性原则
【答案】C
【解析】休渔是为了保持鱼类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和持续性。
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川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甲图)。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正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冰川运动 D.全球变暖
6.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1教育网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5.D 6.B
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图,完成7~8题。
7.上图反映的现象应发生在哪个时期( )
A.史前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
8.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答案】7.B 8.C
【解析】该图反映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的活动。该社会阶段人们开垦土地,破坏森林、草原,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21·cn·jy·com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回答9~10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单产/(万千克/公顷)
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1975
19%
333
420
38
10%
1.23
1.025
1995
12%
478
350
42
35%
0.9
0.975
9.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10.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寒潮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光照条件差
【答案】9.B 10.B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我们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21cnjy.com
材料二 目前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针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地区某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了如下产业链。www.21-cn-jy.com
(1)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煤炭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分别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案】(1)我国煤炭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
(2)开采中——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使用中——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 措施: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进行治理。
(3)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2·1·c·n·j·y
【解析】第(1)题,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因此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第(2)题,煤炭开采中的问题——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煤炭使用中——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进行治理。第(3)题,从图形中可知: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10分)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