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1.消息二则八年级语文?上(R版)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练基础1阅读与鉴赏·练能力2实践与写作·练素养3kuìdāngxié擅善鉴签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______中,我已歼灭及______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江阴要塞,封锁长江。A.顽强 激战 击溃 控制 B.顽固 战斗 击败 掌控
C.顽强 激战 击败 掌控 D.顽固 战斗 击溃 控制ACA项“负隅顽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不能用来形容“我军”。
B项“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抗,不符合句意。
D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不符合句意。4.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狭义上又称________,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________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消息在结构上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主要部分。消息及时新近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5.【训练点:新闻的结构】认真读课文,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的结构要素。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文要素训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6.【训练点:表达方式】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D.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B不能,“不含”一词表明当时九江不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内,如果去掉就有可能理解成包括九江在内,用在这里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歼灭”“击溃”“占领”“控制”这几个动词的使用,使语言雄健有力,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的气概。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二、精段品读8.这则消息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是( )
A.对敌人的嘲讽
B.蔑视敌人的骄傲之情
C.必胜的信念C9.这则消息在报道渡江战役时,三路大军哪路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东路军。这是因为敌人的东面防线比较巩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它的解放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 详写内容跟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关系密切。10.对下面的议论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D这段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原因,更使读者了解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深化了主题。A.从我军英勇善战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两个方面揭示了这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
B.对敌军的情况详议几笔,可以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C.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着重点明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
D.在记叙的基础上插入简短的议论,是为了在写法上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这则消息的及时发表有什么意义。这则消息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让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常态化远航 多元化用兵
中国海军昂首阔步走向大洋
本报北京4月19日电 特约记者李唐、记者陈国全报道:“这是第25批护航编队3艘舰艇,他们正在执行护航任务;这是第26批护航编队,正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途中;这是某舰,正在执行重大任务……”今天,记者走进海军机关作战指挥中心,只见电子屏上,一串串红色符号在海图经纬坐标点上不停闪烁。值班参谋介绍,这显示出同一时刻,在西太平洋、亚丁湾、印度洋、某大洋深处,都有中国海军执行任务的舰艇。三、拓展阅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党委坚决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坚持主建为战,以有效遂行海外重大任务为牵引,拓展和深化海军的战略运用,常态化远航,多元化用兵,精心组织远洋护航、联合军演、国际救援、医疗服务、撤侨护侨等任务,积极履行国际义务。
“祖国万岁!”这是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中国船员发自肺腑的感慨、刻骨铭心的记忆。2008年12月中国海军舰艇执行护航任务以来,已持续派出26批83艘次舰艇、近22 000名官兵执行护航任务,成功为6 300多艘中外船舶护航,实现了人民海军迈向深蓝、走向远海的大跨越。近年来,中国海军昂首阔步走向大洋,步履铿锵,成果丰硕。2012年以来,中国海军先后6次与俄罗斯举行海上联合军演,2次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2014年成功举办了25个国家参加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通过了讨论达16年之久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2015至2016年,152编队历时309天完成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出访16国18港,总航程52 300海里,创造了一次执行任务时间最长、总航程最远等多项纪录。
常态化远航,中国海军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优良作风,彰显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中国海军先后派出10艘舰船执行了联合搜救任务。马尔代夫首都出现供水危机后,861船立即前出紧急供水。和平方舟医院船5次执行“和谐使命”以及人道主义救助、灾难应急救援等任务,航迹遍及亚洲、非洲、拉美等沿海20余个国家,10余万人次外国民众先后享受到了中国海军提供的医疗服务。
“中国战舰是我们的‘诺亚方舟’!”2015年春,也门内战爆发,第19批护航编队奉命前往撤侨。那一刻,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让身处险境的同胞和外国民众热泪盈眶。从当年3月29日到4月7日,编队各舰连续奋战,先后辗转3国 4港1岛,分5批将683名中国同胞和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战火纷飞的也门。
(摘自《解放军报》2017.4.20)12.和一般的消息相比,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开头不同于一般新闻,导语没有用简洁的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概括,而是以生动具体的现场再现的方式导入新闻事件,这样开头更加生动,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3.消息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表现中国海军昂首阔步走向大洋,步履铿锵,成果丰硕,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使用大量数据,可以更加充分有力地说明中国海军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绩,更能激发读者内心的自豪感。14.也门内战爆发时,身处险境的中国同胞和外国民众为什么会热泪盈眶地说“中国战舰是我们的‘诺亚方舟’”?因为也门内战爆发时,是中国海军舰队让身处险境的同胞和外国民众安全撤离,挽救了他们的生命。15.给这则消息拟写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据新华社电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20日19时51分许,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天舟一号是面向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任务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整船最大装载状态下重达13.5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达6.5吨,是我国飞船中名副其实的“大块头”。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二号“送货”。在这些货物中,除了维持天宫二号运行的各种补给外,还有大量太空实验设备和载荷。
按计划,天舟一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与天宫二号进行3次自动交会对接。这在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示例:“太空快递员”天舟一号成功升空16.★“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解了消息的特点,学习了消息的写法,同学们作为学校的主人,也要时刻关注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尝试选择其中一件把它写成一篇消息,注意用上叙议结合的手法。(300字左右) 思路点拨:紧扣消息的特点,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标题是对事实的概括,反映出中心事件。导语用简明的语言交代主要事件。主体部分把事件具体过程写清楚,也可展开描写。例文: 红旗飘扬展新颜 乘风破浪启新程
9月1日上午8时,光明中学全体师生精神抖擞地汇聚于学校操场。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开学典礼拉开了帷幕。
校长代表学校作了新学年致辞,阐明了学校新学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表达了对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的殷切希望与祝福。教师代表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表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创新,强化教学技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会勤奋刻苦,努力拼搏,不辜负家长、老师们的殷切期望。
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全体师生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希望,承载新的梦想。在新学期里,全体师生一定会齐心协力,用智慧与汗水谱写新的篇章。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