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成就:以占世界约① 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② 的人口。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1)人口众多:庞大的③ ,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
(2)资源短缺:④ 资源占有量少;资源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3)环境危机:环境污染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解决措施:走⑤ 之路。
4.战略框架: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⑥ 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
(3)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5)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1)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减少工业污染来源。
(2)经济效益:有利于技术改造和调整工业结构等。
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
(1)原理:生态系统的观点。
(2)方式: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一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有关,具体如下:
1.庞大的人口基数
2.严重的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2-1-c-n-j-y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使生育率保持较低的水平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3.下列属于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
C.水土流失 D.温室效应增强
重点二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1)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21cnjy.com
(2)特点
①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
②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
[特别提醒]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化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读我国某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及其生产过程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这里发展肉、蛋、奶、蔬菜、鱼生产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过程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简析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混合农业 靠近京津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2)3
(3)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②实行综合循环利用;③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2·1·c·n·j·y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2题。【来源:21cnj*y.co*m】
1.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2.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3—4题。
3.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4.下列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 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区
C.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得到循环利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6.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人在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将沟渠分水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常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生长和丰收,在水田中还可以养鱼、养鸭。江河水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凝聚为云雾、雨水洒落在森林中,化为山泉瀑布,又流入大沟,分流入田,村寨在上,梯田在下,借沟水冲肥,层层梯田成为水的通道,构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下图为哈尼梯田景观图。www.21-cn-jy.com
(1)当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体现的地理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列措施中,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__________(多选)
A.推广大型农机,提高作物产量
B.不断砍伐森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经营
D.保持农业特色,适度发展观光农业
(2017年江苏卷)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21·世纪*教育网
1.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
A.日照市 B.潍坊市 C.青岛市 D.威海市
2.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A.单位GDP消耗大 B.城市调控能力好
C.单位GDP污染小 D.城市发展水平低
(2015年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21*cnjy*com
3.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年上海卷)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4—6题。【出处:21教育名师】
4.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6.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1*cnjy*com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答案】1.D 2.B
2.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产生的废弃物很少,而出现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的情况说明城市废弃物依然很多,说明当地的资源并没有被循环利用。选B。
【答案】3.D 4.C
【解析】3.读图,a在生活污水的后面,应该是污水处理厂,B、C错;d是服装生产,产品是服装,A错;b是棉纺织,c是创意产业,D对。故选D。
4.此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整个生产过程是高效的、和谐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功能,C对;但不是所有产品都得到了循环利用,D错;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发展的高效益综合增长阶段,A错;棉纺织工业不属于高科技产业,B错。故选C。
【答案】5.D 6.C
【解析】5.循环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工业的可持续方向是清洁生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当地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应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①为水窖集雨;种苗培育属于农业技术研发,作物秸秆经过②用于畜禽养殖,应为饲料加工;沼气是能源,③应是供暖;沼渣用于作物种植,是肥料;④由沼渣用于作物种植,故应为肥料;⑤指向沼气池,应为废弃物。
6.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产品主要流向销售市场,故商品率高;该农业模式产业链完整,集约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不太可能是小农经营。
【答案】(1)历史悠久 水利工程设施完善(劳动力充足等)。
(2)因地制宜 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和谐相处等)
(3)CD
【答案】1.CD 2.BC
【解析】1.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越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越低,说明可持续发展水平越好。读图可知,青岛和威海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低,因此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
2.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高,说明M类城市单位GDP污染小、单位GDP消耗小、城市调控能力好、城市发展水平较高。www-2-1-cnjy-com
【答案】3.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过度猎狼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违背各生物种群发展的公平性原则。过度猎狼破坏山区生态环境,从而使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过度猎狼与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的因果联系明显不当。
【答案】4.A 5.D 6.D
【解析】4.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21·cn·jy·com
5.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我国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
6.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
7.【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恢复与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