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5张PPT。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第5课 “三言”——玉堂春妓院固然是金钱与色相的交易所,是丑恶、肮脏、耻辱之地,但是在极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也不排斥妓女与士子之间由才貌的互相吸引,进而性格的相投,成为“风尘知己”,产生真挚的爱情。《玉堂春落难逢夫》真正落难的是玉堂春苏三,王景隆被鸨儿所逐,鸨儿又将苏三卖给山西客商沈洪,沈妻皮氏却与奸夫合谋,毒死沈洪,嫁祸玉堂春,玉堂春被赃官打入死牢,幸亏做了巡按御史的王景隆,昭雪玉堂春的冤狱,并不负誓言,贵为显宦,却认领了落难的玉堂春,结为夫妻。作品的积极意义在于:王景隆和玉堂春经历了艰苦曲折、出生入死的考验,始终忠于爱情的誓言;王景隆冲破封建等级观念,难能可贵;玉堂春身为妓女,在极其险恶的境遇中,能保持对王景隆爱情的纯洁性,他们因此赢得了爱情的幸福。三、词语辨析
1.鼓励·激励
辨析:鼓励:勉励,着重指使精神和行动更积极、更努力。多用于褒义。激励:着重指激发情感而使受到鼓励。
例句:公司不仅用奖金对人才进行激励,而且还鼓励员工努力创新,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2.临近·邻近
辨析:“临近”和“邻近”两者都表示靠近、接近。表示时间接近时,只能用“临近”;表示地点接近时,只能用“邻近”;如果表示的是接近的动作,也只能用“临近”。
例句:元旦期间,我市的自驾游线路显得比较冷清,一些家庭选择了自驾车到邻近的生态园等景点游玩。主要是假期时间较短、学生临近期末考试等原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想念。 服侍。 专心。 六、词语积累
1.坚贞不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疾恶如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脍炙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久旱逢甘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操坚定不改变。 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亦作“嫉恶如仇”。 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干旱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用来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一、走近作者二、相关情节
与本课相关的情节是:吏部尚书王琼之子王景隆(小名三官)遵父命到京城讨账,看到“处处胡同铺锦绣,家家杯斗醉笙歌”的景象,喜之不尽。又为“花街柳巷,绣阁朱楼;红袖邀欢,娇姿丽色”所迷魂,来到一秤金家,结识了“鬓挽乌云,眉弯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便数尽满院名姝,总输他十分春色”的玉姐。两人一见钟情,因为王景隆有钱,所以老鸨也是极尽奉承侍奉之能事,两人更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发誓白头偕老。皮氏下毒药死了沈洪,却嫁祸玉姐。玉姐屈打成招,被关入狱。再说三官为官之后只是想念玉堂春,全不以迎娶刘氏为念。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官终于寻到了玉姐的下落,而且为玉姐平反了冤案,惩处了坏人,救玉姐出狱。三官带玉姐回到南京,当日正了妻妾之分,姐妹相称,一家和气。三、知识链接
话本和拟话本
话本:“话本”是说书人所凭依的底本,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真有这种“简单而粗糙”的“故事提纲”式的底本出现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所谓“话本”已是相当完整的白话小说。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敦煌变文的《韩擒虎话本》。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话本”是一种通俗小说的体裁,绝大部分为短篇,只有以讲史为题材的一类才接近长篇的规模。所用的语言基本上是白话,只有少数的作品用比较浅近的文言。
拟话本:这是鲁迅创立的一个名词。鲁迅的原意可能是指受话本体裁形式的影响而创作的小说。后来很多学者沿用了“拟话本”这个词,而且专指明代由文人整理或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严肃来说,这些作品是不宜称为“拟话本”的。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明人辑著的五本话本集及拟话本集的通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冯梦龙编著),“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凌蒙初编写)。
“三言”的成书:宋、元、明三代说话艺人的话本和文人加工整理或创作的作品,由冯梦龙汇总整理。一、本文主旨
《玉堂春》以赞美的笔调,叙述三官和玉姐忠贞不渝的爱情,肯定了超越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的真挚爱情,抨击了鸨子唯利是图的丑恶面目,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识,表现出新兴的市民文化的思想观念。二、结构图解点拨:这篇小说是典型的情节小说,故事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如玉姐提出去城隍庙还愿,设下巧妙的圈套,而鸨子浑然不觉。待到三官“气象一新”,卷土重来时,鸨子先是“惶恐”,后又赔笑脸。当知晓三官卷物而逃时,老鸨顿时气急败坏。读者至此,定然猜想玉姐会处境危险、性命堪忧。 没想到,经过一番当街的唇枪舌剑,竟然是鸨子败下阵来,玉姐反而讨得自由之身,清净守节。这样复杂曲折、惊心动魄的情节,唤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引人入胜。虽然这些情节的设计有巧合编造的痕迹,有出人意料的一面,却也在情理之中。鸨子赶走千金散尽的三官,已属翻脸不认人的市井无赖之举,本来理亏;玉姐设计让她自落圈套,又使她有口难言;邻里街坊的主持公道也不容她无理取闹。这些都是支撑情节戏剧性的有力逻辑因素,也因此使小说摆脱了单纯追求情节离奇的倾向,增强了艺术含量。点拨:美是天生丽质:苏三,一个自幼流落风尘的贫家女。她身无分文,全凭一个天生丽质,先是十五岁便在京都京华门一带香名四溢,招徕八方;后来,几乎在全国成了家喻户晓的美女。她的美貌在王景隆眼里,冯梦龙《醒世恒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这样描写:初会苏三时,“公子看玉堂春果然生得好:鬓挽乌云,眉变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袖中玉笋尖尖,裙下金莲窄窄。雅淡梳妆偏有韵,不施脂粉自多姿”。
那富商沈洪也是“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以致“一丝两气,七颠八倒”。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见了苏三,“总然道学也迷魂,任是真僧须破戒”!无论正面、侧面的描写,或者是烘托、映衬,苏三的美,都是天生的。美是悲壮故事:苏三与王景隆的爱情故事,二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王景隆为之一贫如洗;王景隆被赶出妓院,苏三拒不接客;老鸨卖苏三给洪洞商人沈洪,妒妇沈妻皮氏毒死丈夫嫁祸苏三;皮氏的姘夫赵昂买通县官,将苏三打入死牢。后来王景隆高中进士当官,救出苏三美满成亲。整个故事情节离奇,斗争曲折,无疑是悲壮的。加之苏三获救一段,后来又有《苏三起解》和《三堂会审》等戏段流传数百年,不断地唤起并调动了世人的爱怜心和同情心。美是纯洁善良:苏三身为烟花女子,却对爱情忠贞不渝,纯真专一。她单纯洁净,爱憎分明。在京剧《玉堂春》中,她从一恨鸨儿心太狠,至恨无义的沈洪,恨淫悍妇皮氏,恨洪洞王知县……“九十恨来十一恨,洪洞县来无有好人!”她把这个世道骂遍,特别是骂了整个洪洞县的人。但是,人们知道她是骂贪官污吏,便同情她,同她一起恨。她爱憎分明的性格被人理解了,她作为一个心地善良而纯洁的弱女子更加被人疼爱了,她的美貌和故事从此更加蜚声远播。
3.联系选文,分析王景隆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点拨:作为宦家子弟的王景隆,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对玉堂春有强烈的爱情,宁愿为她抛弃一切,这是他身上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另一方面,其出身教养则决定了他必然要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尊严,所以他还是参加了科举。从总体上说,他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官宦子弟。点拨:首先,一句“如同久旱逢甘雨,好似他乡遇故知”将分别之后的那种相互之间锥心的思念、相见之时的欢愉之情跃然纸上。其次,二人又到分别之时,相互担心对方会忘记自己而对跪起誓的细节描写,又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对方的爱恋之情。玉姐不顾鸨儿对自己的惩治而将金银首饰器皿等值钱物品都赠予王景隆,王景隆在此时首先担心的是玉堂春的处境。本节细致入微地将二人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点拨:①金哥去见玉姐。当人面叫“三叔”,在心里叫“王三”。达到细腻传神的程度。②老鸨听说王三官“满载金银”回来,“半晌不言……”把老鸨的疑惑、后悔、尴尬、利欲熏心的丑态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③在老鸨呼唤玉姐出来见王三官时,玉姐不语也不答应。老鸨在这里隐忍不发,不是她有涵养,而是怕失去财神。与她此前此后开口便骂的行为对比,更见出她扭曲的贪婪而丑陋的人格心理。
6.本文矛盾冲突的巧妙运用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拨:利用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三官与鸨儿的矛盾冲突引发了鸨儿与玉姐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利用矛盾冲突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玉姐与鸨儿的冲突,表现了玉姐的机智、勇敢和泼辣,也揭示了亡八与鸨儿的唯利是图、心狠手辣等品质恶劣的特点。玉堂春是怎样设计和心上人相逢并赎身的?她利用了亡八、鸨子怎样的弱点?
探究:玉堂春借十五日还愿,在城隍庙私见王三,嘱托他巧打扮,设计骗过鸨儿于春院会见,又将首饰器皿赠予王三,王三离去。玉堂春设计怨亡八图财杀人,大街上怒骂鸨儿、亡八买良为娼,见利忘义,图财杀人,以讨公道为名,逼迫鸨儿写下了自己的赎身文书。
鸨儿、亡八弱点:贪财图利,轻信他人。为了李甲,她受鸨母的叱骂,甚至直接跟鸨母冲突起来。十娘是“久有从良之志”的,她把期待已久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李甲身上。由于孙富“破人姻缘,断人恩爱”、李甲“相信不深,惑于浮议”,愤慨自己“中道见弃”,更痛心她过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幻灭,于是“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不惜以一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反抗。十娘这种宁死不屈的行为,使我们进一步看出她的性格的刚强和坚定。(2)没有门户之见
王景隆起初与玉姐一见钟情仅限于容貌吸引,后来随着交往的加深,两个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并没有因为玉姐身为风尘女子而鄙视她,没有门户之见,这是难能可贵的。被父亲责骂时,三官辩解,将初遇玉堂春,后来被鸨儿如何哄骗尽了;如何亏了王银匠收留;又亏了金哥报信,“玉堂春私将银两赠我回乡,这些首饰器皿,皆玉堂春所赠”。在封建等级如此森严的大家庭里,如此公开地为风尘女子身份的玉堂春辩护和称赞实属罕见,也证明了王景隆没有门户之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3)用情专一
发誓“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黄六月害病死了我”体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书院中读书时“心下只是想着玉堂春……神思恍忽”,由此可看出他对玉堂春相思之深。王景隆中金榜二甲第八名,刑部观政之后,遵父母之命,迎聘刘都堂之女,但他一心只想玉堂春,全不以聘妻为喜。为了寻访玉堂春,焚香祈祷山西为官,设法救出已落入大狱的玉堂春,且娶玉姐做妾,虽时日已久、事务繁杂,但王景隆对玉姐的痴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3.亡八、鸨儿
(1)心狠手辣
当玉姐不忍打发三官起身时,鸨儿怒发,亡八不分是非,便拿了皮鞭,举鞭乱打。将玉姐打得髻偏发乱、血泪交流。不讲人性,心狠手辣。(2)狡猾、奸诈
设计分离玉姐和三官。“三姐,明日是你姑娘生日,你可禀王姐夫,封上人情,送去与他。”玉姐当晚封下礼物。第二日清晨,老鸨说:“王姐夫早起来,趁凉可送人情到姑娘家去。”大小都离司院。将半里,老鸨故意吃了一惊,说:“王姐夫,我忘了锁门,你回去把门锁上。”公子不知鸨子用计,回来锁门不提。且说亡八从那小巷转过来,叫:“三姐,头上掉了簪子。”哄的玉姐回头,那亡八把牲口打了两鞭,顺小巷流水出城去了。三官回院,锁了房门,忙往外赶着。不见玉姐。(3)金钱至上
老鸨的名言是“有钱便是本司院,无钱便是养济院”。三官将五十两元宝四个,并尺头、碎银送给老鸨时说:“银两、尺头,权为令爱初会之礼;这二十两碎银,把做赏人杂用。”吓得老鸨舌头吐出三寸。老鸨天天笑脸相迎,侍候有加。当三官手内财空时,亡八、老鸨凡事疏淡,不照常答应奉承,且设计赶走了三官。青楼往事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梳妆台。
君不闻“六院首推卿妙音,鸾鸣凤奏云驻留”;君不见“楼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君不羡“脸如莲萼唇似桃,文君樊素减风骚”;君不惜“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君不喜“千里间关人成对,海枯石烂夏雨雪”;君不悲“云暗江心波涛滚,百宝虽沉水犹浑”。十娘啊,十娘,你空怀才貌,殊不知他李甲终究歧视你青楼出身;你时刻为那负心郎牵肠挂肚,殊不知他李甲何时为你设身处地考虑;你有意从良,殊不知举案齐眉是假,他李甲终究摆脱不了对官僚家庭的依附;你忠贞不渝,殊不知他李甲懦弱无能,像木偶一样任那孙富以疏间亲!
李甲,“大官僚大地主的花花公子”“贪恋美色”“自私卑劣”,千金之诱,出卖十娘,背叛爱情,为世人之不齿!十娘积有万金,真心爱你,即使你落到衣衫褴褛的地步,也忠贞不二,而你以区区千金,竟把十娘当商品出卖!笑话!你还说什么“山盟海誓,白首不渝”?还说什么“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的确,十娘百宝藏金,不曾相告,她追求真正的爱情,她爱的是忠厚至诚之人,是真正可以“得终委托”之人。金钱换来的爱情,是以利相交。脱离风尘,只是自由的开始,归宿远未落定,李甲辜负了十娘!你李甲罪该万死,死有余辜!孙富,唉!以疏间亲,怀奸淫之意,巧为谗说,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与李甲蝇营狗苟,实为君子之不齿!
然曰:“不知为什么,对于那样私奔式的爱情,向来就有一种轻视,甚至犯罪感。不能坦坦荡荡地走到底就不要卿卿我我,不能堂堂正正地坚持下去就不要许凡人做不到的誓言。”
李甲你负心薄倖,背信弃义;孙富你心怀鬼胎,毁人恩爱。最终换得什么?——
一个蔑视,一个鄙视,一个泪眼相视。
一个玩世,一个弃世,一个苟且于世。十娘呀,十娘,奈何浓浓的红妆也掩不住你的清愁,奈何“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奈何“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你以如花的生命捍卫纯洁的爱情,在封建礼教和世俗社会金钱门第观念的重重包围下,只是一个社会悲剧,只是一个必然!
昨夜青楼入梦中,多少回忆往事上心头,今晨醒来梦已空,空窗惆怅在梦中……
点评:杜十娘虽然是风尘女子,但却是一个刚毅的女子,为了爱而执著着,为了爱而努力着,可惜得到的不是真爱,只是虚情假意,在困难面前,自己爱的人——李甲负心薄倖,懦弱胆小,优柔寡断。那么到底什么是真爱?人世上到底有没有真爱呢?杜十娘绝望了!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对杜十娘的不幸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同情,用铿锵之词对李甲之流予以无情的揭露与讽刺。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