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第六章免疫与健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共100分。
2.请把选择题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2.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3.某犬先后接种同种抗狂犬病毒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判断
是( )
A. 狂犬病毒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B.再次注射疫苗,短时间能够产生大量抗体
C.第一次注射疫苗,两周后产生抗体
D.第一次注射疫苗后,抗体能持续保护机体
4.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
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 )
A.抗原、抗原 B.抗体、抗体 C.抗体、抗原 D.抗原、抗体
5.李大爷患了尿毒症,医生为他进行了肾脏移植,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过敏原
6.班里一名同学得了腮腺炎,医生建议他进行隔离治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在腮腺炎后期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B.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和严重性的特点
C.对该同学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保护易感者
D.给健康人注射腮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腮腺炎,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7.今年5月12日,聊城市发生一例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引起部分市民恐慌。
其实,只要大家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禽流感是可以预防的。以下关于
禽流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是切断传播途径
8.为了自身的卫生保健,更加有效地关心和帮助他人,除了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还要掌
握一些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知道一些医药常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的人都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肿瘤细胞的能力
B.血吸虫是一种病原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C.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中老年人补充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D.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9.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患者常表现为肺部或其他器官感染。刚出生的婴儿可以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是该病的病原体
B.结核病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
C.接种卡介苗可以激发婴儿产生特异性免疫
D.卡介苗是一种抗体
10.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11.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
确的认识是( )
A. 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
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
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
12.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人握手会感染艾滋病毒
B.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C.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D.性接触、血源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
13.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 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C. 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6 18次
D. 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14.下列与安全用药无关的是( )
A.用法用量 B.是否到期 C.药物价格 D.药的功效
15.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
A.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B.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C.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D.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6.如何做到安全用药?以下做法恰当的是( )
A. 中药没有副作用可大量服用 B.对家庭药箱中的药物定期清理
C.只服用医生开的处方药 D.病情好转立即停止服药
17.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措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远心端止血
C.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D.心肺复苏,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
18.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
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19.当情绪不好时,不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听音乐 B.看电视 C.喝酒 D.对文化的重视
20.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而发生跳楼的极端事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这
名学生的行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位同学身体没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
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D.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熊大和熊二是一对好兄弟,熊二生活中是个“马大哈”,不讲卫生,不爱洗手。有一天他们一起吃完早餐,熊二随手拿了一个苹果给熊大。早餐后没多久熊二突然肚子疼,熊大立即带他去医院,经化验熊二患有蛔虫病,同时还检出熊二携带有乙肝病毒。
(1)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内,因
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非特异性”)。
(2)熊大回想早上幸好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上
属于哪一措施 。如果熊大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则他
(填“会”或“不会”)传染上乙肝,请说明理由 。
(3)如果你是熊大,你想对熊二说些什么? 。
22.(14分)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
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
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
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疫
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
却没有 。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
由 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 ,结核病人和埃博
拉出血热患者属于 。
(3)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抵抗结核杆菌,
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的原因是 。
(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
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
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写序号)。
23.(12分)腮腺炎是有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此病多发生于儿童,一旦班级中有患腮腺炎的同学,应及时隔离治疗。请回答:
(1)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是 ,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2)该病原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 生活。
(3)患腮腺炎的同学需隔离治疗的原因是 。
(4)假如用接种流感疫苗的方法来预防腮腺炎,你认为 (选填“能”或“不能”)
起到预防作用。
24.(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
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有
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
传播。传播快,多在夏季流行。
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
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
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
(2)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
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 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 。
(4)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
25.(9分)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
(1)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
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 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
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 免疫。
(2)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简单,其外壳是 和内部成分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入并瓦解人体免疫系统,严重威胁人体健
康。目前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下列行为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填数字序号) 。
①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②输入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血液 ③叮咬过艾滋病患者
的蚊子叮咬正常人 ④不安全的性行为 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妇女生育孩
子 ⑥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⑦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3)下列生物中与艾滋病病毒基本结构相同的是 。
A.草履虫 B.银杏 C.大肠杆菌噬菌体 D.酵母菌
(4)目前艾滋病的疫苗还没有生产出来。为防止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继续蔓延,对青年大
学生提出你的建议 (一点正确即可)。
(5)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当你发现有人溺水时,先判断他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
即拨打的医疗急救电话是 。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如果发现病人呼吸、心跳骤
停,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救治,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 等。
26.(5分)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21教育网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 急救电话,然后在
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1的操作是为了 ,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图2是触摸颈动脉 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4)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 ]。
(5)图4是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按压是要注意双臂 。
27.(10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给人带来一系列危害。请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人体内 (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
从而诱发糖尿病。
(2)某同学长期戴着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下降,原因可能是耳内 中的感觉细胞
对声波的敏感度下降。
(3)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
导致死亡。请为“国际禁毒”(6月26日)日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
(4)“要想毁灭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下面请你列举沉湎手机的危害(至少写出
两条)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第六章免疫与健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答案:B
解析:【解答】图A示御敌于国门之外,表示了皮肤的阻挡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图B示定点清除,表示了吞噬细胞在抗体的协助下在消灭病菌,抗体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是后天获得的,是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B正确;图C示扫地出门,表示了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图D示城市巷战,表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错误。2-1-c-n-j-y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 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 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答案:B
解析:【解答】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是出生后才有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二者免疫属于同一类型。选B。21cnjy.com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3.某犬先后接种同种抗狂犬病毒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判断是( )
A.狂犬病毒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B.再次注射疫苗,短时间能够产生大量抗体
C.第一次注射疫苗,两周后产生抗体
D.第一次注射疫苗后,抗体能持续保护机体
答案:D
解析:【解答】狂犬病毒疫苗对犬来说,是外来的,是抗原。第一次注射疫苗,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图中可以看出,时间2周。约到7周时抗体消失。到12周时第二次注射狂犬病毒疫苗,1周后抗体产生并大量增加,后又降低。 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分析】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原消失后,抗体还能存留体内一段时间。但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4.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 )
A.抗原、抗原 B.抗体、抗体 C.抗体、抗原 D.抗原、抗体
答案:D
解析:【解答】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属于外来的,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而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5.李大爷患了尿毒症,医生为他进行了肾脏移植,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过敏原
答案:C
解析:【解答】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
【分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6.班里一名同学得了腮腺炎,医生建议他进行隔离治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在腮腺炎后期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B.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和严重性的特点
C.对该同学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保护易感者
D.给健康人注射腮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腮腺炎,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解答】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在发病初期,该同学在腮腺炎后期具有更强的传染性错误,A错误;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和流行性,B错误;对该同学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控制传染源,C错误;给一些同学注射的腮腺炎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腮腺炎的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因此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7.今年5月12日,聊城市发生一例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引起部分市民恐慌。其实,只要大家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禽流感是可以预防的。以下关于禽流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是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A
解析:【解答】通过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B错误;注射乙肝疫苗获得的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只能预防乙肝,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C错误;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分析】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为了自身的卫生保健,更加有效地关心和帮助他人,除了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还要掌握一些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知道一些医药常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的人都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肿瘤细胞的能力
B.血吸虫是一种病原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C.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中老年人补充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D.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答案:D
解析:【解答】健康的人都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肿瘤细胞的能力,A正确;血吸虫能使人患病,是一种病原体。艾滋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是一种传染病,B正确;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中老年人补充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C正确;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但心血管疾病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D错误。
【分析】(1)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①防御功能、②自我稳定、③免疫监视。(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9.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患者常表现为肺部或其他器官感染。刚出生的婴儿可以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是该病的病原体
B.结核病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
C.接种卡介苗可以激发婴儿产生特异性免疫
D.卡介苗是一种抗体
答案:D
解析:【解答】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称为病原体,A正确;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来看,结核病患者属于传染源,B正确;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属于抗原,接种卡介苗的人,他的体内会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D错误。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10.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解答】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不包括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1.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
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
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
答案:C
解析:【解答】幽门螺旋杆菌是细菌,酵母菌是真菌,A错误;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是传染病,B错误;聚餐使用的“公筷”都经过消毒杀菌,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C正确;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有效果,D错误。21*cnjy*com
【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12.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人握手会感染艾滋病毒
B.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C.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D.性接触、血源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
答案:A
解析:【解答】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A错误。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www-2-1-cnjy-com
13.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 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C. 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6 18次
D. 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答案:C
解析:【解答】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A错误;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B错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C正确;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要在有效期内服药,超过有效期药性会发生变化,不能服用,D错误。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4.下列与安全用药无关的是( )
A.用法用量 B.是否到期 C.药物价格 D.药的功效
答案:C
解析:【解答】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C与用药安全无关。
【分析】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15.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
A.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B.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C.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D.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答案:B
解析:【解答】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A正确;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B错误;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C正确;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D正确。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6.如何做到安全用药?以下做法恰当的是( )
A.中药没有副作用可大量服用 B.对家庭药箱中的药物定期清理
C.只服用医生开的处方药 D.病情好转立即停止服药
答案:B
解析:【解答】“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A错误;对家庭药箱中的药物定期清理,扔掉过期药,B正确;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C错误;病情好转不能立即停止服药,按疗程服用,D错误。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7.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措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远心端止血
C.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D.心肺复苏,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
答案:D
解析:【解答】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A错误;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B错误;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要在有效期内服药,超过有效期药性会发生变化,不能服用,C错误;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按照单人复苏方式应为30:2,也就是做2次人工呼吸,就要挤压心脏30次,D正确。
【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2)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
18.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解答】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②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①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④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③口对口的吹气。所以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分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办法,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19.当情绪不好时,不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听音乐 B.看电视 C.喝酒 D.对文化的重视
答案:C
解析:【解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C符合题意。
【分析】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20.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而发生跳楼的极端事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这名学生的行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位同学身体没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
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D.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答案:A
解析:【解答】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分析】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熊大和熊二是一对好兄弟,熊二生活中是个“马大哈”,不讲卫生,不爱洗手。有一天他们一起吃完早餐,熊二随手拿了一个苹果给熊大。早餐后没多久熊二突然肚子疼,熊大立即带他去医院,经化验熊二患有蛔虫病,同时还检出熊二携带有乙肝病毒。
(1)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内,因
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非特异性”)。
(2)熊大回想早上幸好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上
属于哪一措施 。如果熊大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则他
(填“会”或“不会”)传染上乙肝,请说明理由 。
(3)如果你是熊大,你想对熊二说些什么? 。
答案:(1)非特异性 (2)切断传播途径 不会 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了乙肝病毒的抗体 (3)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卫生习惯
解析:【解答】(1)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熊大回想早上幸好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如果熊大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则他不会传染上乙肝,理由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了乙肝病毒的抗体。(3)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卫生习惯。
【分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 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 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2.(14分)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
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
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
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疫
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
却没有 。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
由 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 ,结核病人和埃博
拉出血热患者属于 。
(3)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抵抗结核杆菌,
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的原因是 。
(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
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
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写序号)。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病原体 传染源 (3)抗体 卡介苗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 (4)①④www.21-cn-jy.com
解析:【解答】(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起因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都属于病原体。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传染源。(3)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条途径看,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21教育名师】
【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3.(12分)腮腺炎是有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此病多发生于儿童,一旦班级中有患腮腺炎的同学,应及时隔离治疗。请回答:
(1)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是 ,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2)该病原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 生活。
(3)患腮腺炎的同学需隔离治疗的原因是 。
(4)假如用接种流感疫苗的方法来预防腮腺炎,你认为 (选填“能”或“不能”)
起到预防作用。
答案:(1)腮腺炎病毒 抗体 特异性 (2)寄生 (3)控制传染源,防止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 (4)不能
解析:【解答】(1)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因此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腮腺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寄生生活。(3)患腮腺炎的同学属于传染源,因此患腮腺炎的同学需隔离治疗的原因是控制传染源,防止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4)接种流感疫苗体内产生的抗体只对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不能预防腮腺炎,理由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有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4)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24.(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
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有
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
传播。传播快,多在夏季流行。
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
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
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
(2)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
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 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 。
(4)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
答案:(1)病原体 (2)抗体 特异性 (3)细菌 (4)讲究卫生,注意消毒等
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肠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抗原物质。(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得过此病的人康复后,体内产生了抵抗此类病毒的抗体,这此抗体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而对其他病毒不起抵抗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3)因为手口足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用来杀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所以效果不明显。(4)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讲究卫生,注意消毒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实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等。21教育网
【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病原体、人体的免疫、病毒的结构等内容,要学会对上述知识的整合和运用。
25.(9分)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
(1)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
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 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
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 免疫。
(2)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简单,其外壳是 和内部成分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入并瓦解人体免疫系统,严重威胁人体健
康。目前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下列行为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填数字序号) 。
①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②输入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血液 ③叮咬过艾滋病患者
的蚊子叮咬正常人 ④不安全的性行为 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妇女生育孩
子 ⑥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⑦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3)下列生物中与艾滋病病毒基本结构相同的是 。
A.草履虫 B.银杏 C.大肠杆菌噬菌体 D.酵母菌
(4)目前艾滋病的疫苗还没有生产出来。为防止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继续蔓延,对青年大
学生提出你的建议 (一点正确即可)。
(5)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当你发现有人溺水时,先判断他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
即拨打的医疗急救电话是 。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如果发现病人呼吸、心跳骤
停,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救治,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 等。
答案:(1)淋巴细胞 特异性 (2)蛋白质 遗传物质 ①③⑥ (3)C (4)(4)如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 (5)120 人工呼吸21·cn·jy·com
解析:【解答】(1)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2)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①与艾滋病患者拥抱,③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⑥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都不会传播艾滋病。(3)草履虫是动物、银杏是植物、酵母菌是真菌都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艾滋病病毒基本结构相同,选C。(4)(4)目前艾滋病的疫苗还没有生产出来.为防止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继续蔓延,青年大学生建议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5)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等科学有效的措施实施抢救,以挽救患者的生命。【21教育】
【分析】(1)人体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6.(5分)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21-cnjy*com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 急救电话,然后在
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1的操作是为了 ,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图2是触摸颈动脉 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4)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 ]。
(5)图4是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按压是要注意双臂 。
答案:(1)120 (2)畅通呼吸道 (3)脉搏 (4)② (5)绷直垂直下压
解析:【解答】(1)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2)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3)通过看、试鼻翼扇动或胸部起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通过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
(4)(5)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②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2·1·c·n·j·y
【分析】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21*教*育*名*师
27.(10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给人带来一系列危害。请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人体内 (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
从而诱发糖尿病。
(2)某同学长期戴着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下降,原因可能是耳内 中的感觉细胞
对声波的敏感度下降。
(3)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
导致死亡。请为“国际禁毒”(6月26日)日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
(4)“要想毁灭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下面请你列举沉湎手机的危害(至少写出
两条) 、 。
答案:(1)胰岛素 (2)耳蜗 (3)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4)容易导致近视眼 容易患颈椎病、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影响人际关系、容易使性格孤僻等
解析:【解答】(1)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诱发糖尿病。(2)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在耳蜗内,某同学长期戴着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下降,原因可能是耳蜗中的感觉细胞对声波的敏感度下降。(3)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为“国际禁毒”(6月26日)日写的一句公益广告词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4)要想毁灭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沉湎手机的危害:容易导致近视眼、容易患颈椎病、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影响人际关系、容易使性格孤僻等。
【分析】(1)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会诱发糖尿病。(2)吸毒的危害极大,我们应珍爱生命,拒绝毒品。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