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观察鱼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观察鱼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0 10: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观察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鱼有鳞片、鳍、鳃等身体特征。
2、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适应水生环境。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
2、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3、能用简图描述鱼的主要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对鱼的运动和呼吸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动物与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准备
学生:鱼、鱼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备用鱼养在鱼缸里、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2、生说谜底,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师: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鱼?生回答。
4、课件出示老师搜集到的各种鱼的图片,师讲解: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着鱼。
5、师:鱼的生活离不开水,它们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观察鱼,探索鱼身上的秘密。(板书:观察鱼)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在玩中学,猜谜语学生喜闻乐见,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猜到谜底,追问学生是怎么猜到的,使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想法,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二、观察描述鲫鱼
(一)观察鱼、画鱼。
1、老师出示鲫鱼,观察鱼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2、生答。
3、让生指导老师画一条鱼,按一定的顺序画出鱼身体的主要特征。
4、给每个小组发鱼,生再次仔细观察,并提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鱼,将鱼画在活动记录纸上,要求:1、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得越像越好。2、保持安静,不能用手和物体触碰水和鱼。
5、生画完学生互评。
6、学生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来观察鱼,观察方法 得以巩固,培养学生养成有序观察的习惯,另外让学生能用简图描述鱼的主要特征,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培养孩子求真、尊重事实的的精神。)
预设:
(1)我观察到鱼头上不仅有眼睛、嘴巴,还有鼻子、鳃。出示鳃图片,让学生认识鳃。
(2)鱼的身上有鳍。追问:鱼有几个鳍?引导说出:鱼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3)鱼的身上有鳞片,鳞片呈半圆形,有光泽。
7、交流后学生再观察,完善自己画的鱼。
8、通过比较鱼和蜗牛身体的软硬不同,引出鱼长有骨骼的知识。鱼的骨骼坚硬,出示鱼化石的图片,讲解鱼化石的形成,再一次突出鱼有骨骼且坚硬的特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全身的感官,做到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二)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
1、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我们人是靠肺呼吸的,鱼在水里是靠什么呼吸的?鱼嘴和鳃盖不停地一张一合,这是干什么?
2、引导说出鱼在呼吸。
3、播放鱼呼吸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鱼用鳃呼吸。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结合小视频的观看, 帮助学生了解鱼是用鳃呼吸的。鱼用鳃呼吸的过程现在学生不需要理解,引导孩子探索的兴趣,现在不知道没关系,相信通过你的努力,将来你会知道的。)
(三)观察鱼是怎么运动的
1、鱼没有脚,在水中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请你仔细观察缸中的鱼,,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2、学生观察,师巡视指导。
师提示:如果鱼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安静,可用棉签轻轻触碰鱼的身体,再观察它的运动。
3、小结:鱼是靠身体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运动的。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并给与学生乐于表达的机会。)
三、研讨小结
1、今天我们观察了鲫鱼,说说你对鲫鱼有哪些新的认识?
2、生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这一节课的回顾、总结,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观察和探究,还有全班同学的交流,收获可真不小!)
四、知识拓展
出示三幅图,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请你们课下认真观察过蚂蚁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进一步探究,将课堂从课内延伸到广阔的大自然,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5观察鱼
鳃-----呼吸
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