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观察鱼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学生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准备】
学生:鲫鱼(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备用鱼养在鱼缸里、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
1.视频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你能试着说出一个你喜欢的动画片的名字吗?
生:回答
师:你们看过的动画片可真不少,那你们都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些人物或者动物呢?
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但是它却藏在动画片里,我们一起去《海底总动员》里找一找吧。然后,播放事先截取好的视频《海底总动员》片段。
师:你们在动画片里都看到了哪些动物?
生:珊瑚、鱼、章鱼、鲸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古怪的章鱼、会回声定位的白鲸、可爱的鲸鲨、还有灵巧的小鱼,(依次出示白鲸、鲸鲨、章鱼等的图片并对应文字)
师:我知道有些鱼生活在小溪里,你还知道他们的家可能在哪里?
生:大海、大河、湖里等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小鱼的家可能是在小溪里、还有可能在池塘、大河、或者大海里(PPT分别出示小溪、池塘、大河、大海等图片),鱼儿们之所以把家安在这些地方,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它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鱼,探索鱼身上的秘密。(板书:观察鱼)
二、观察描述鲫鱼
(一)观察与画鱼
师: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鲫鱼(顺势贴上鲫鱼的图片)鲫鱼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鱼类。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你面前的鲫鱼,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提示:
(1)从侧面观察鱼,边观察边画
(2)不打扰小鱼,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可用手及其他物体 触碰水和鱼。
预设:
(1)我观察到鱼有头,头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鳃等。追问:它们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学生介绍:鱼的眼睛没有眼睑,头上有两个鼻孔,在眼睛的后侧,嘴巴一直在一张一合,鱼身体的两侧一开一合的叫做鳃盖,鳃盖里面长有鱼鳃,鳃盖里面藏有鱼鳃。(ppt展示,顺势贴上鳃的卡片)
(2)鱼的身体上有很多鳍。追问:鱼有几个鳍?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教师介绍:鱼长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它们都叫做鱼的鱼鳍。(ppt展示,顺势贴上鳍的卡片)
(3)除此之外,鱼的身上还有鳞片,鳞片呈半圆形,有光泽,鳞片起保护作用。
师:(教师示范,边观察边画)。现在,跟随着老师一起去画一条可爱的小鱼吧。首先,我们先画出躯干(呈梭形,两头较尖),再画出鱼的头、眼睛和鳍等,最后画鳞。(教师板演画鱼)
师:现在请你也将你们小组的鱼画在活动手册上,边画边说你都画了鱼的哪些部位,一会儿我们每组推荐一个小作品上台来展示一下
生画鱼并展示
师:作品展示完了,你们每位同学画的都非常好看,看来你们都有当小画家的潜力
(二)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
1.教师:刚才我们观察,鱼的鱼嘴和鳃盖不停地一开一合,这是在干什么?
2.说的真好,原来这是鱼在呼吸
3.师:你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的吗?(鼻子)
那鱼又是靠什么来呼吸的?很多同学摇摇头,不仅仅你们有这个疑惑,连懒羊羊也有这个疑惑,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鱼在水中是如何呼吸的(播放微课鱼在水中的呼吸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师:看完视频我们知道,原来鱼是靠腮呼吸,水先从嘴进入,然后从腮流出(板书:呼吸)
师:现在请同学们仿照刚才老师视频里的动作,先将鱼用挡板固定在一个地方,然后在鱼嘴前滴入2到3滴钢笔水,观察鱼的呼吸。
同学们观察得镇仔细
(三)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
1.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鱼呼吸是靠腮,可是鱼没有脚,在水中是靠什么来运动的?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老师录得鱼游动的视频,,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师:视频看完了,你能告诉老师鱼是靠什么来运动的吗?
原来鱼是靠全身所有的鱼鳍,互相配合才能游动起来的(贴上:运动)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现在请你把档鱼板拿开,观察鱼的游动。如果鲫鱼在鱼缸里不游动,可用棉签轻轻触碰鱼的身体,再观察其运动。
师:其实鱼的运动除了靠鱼鳍的摆动,同时也离不开鱼坚硬的骨骼,鱼不同于蜗牛,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鱼的骨骼(展示鱼化石图片)
3.鱼是靠身体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运动的。你能用手来模仿鱼的运动吗?(生用手模仿)
三、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小鱼游进了我们的课堂,也游进了我们的心理,现在就跟着老师去看看那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四、课后观察任务
观察下面几幅图中的蚂蚁,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
拓展活动:先观察蚂蚁,再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这部分内容可以放到课后,学生自行观察后再完成。明天来到学校与老师河同学进行交流,鱼类是我们人类密切相关,我们观察鱼、了解鱼是为了更好保护它们,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护它们。
【板书设计】???????????????????
观察鱼
鳃→呼吸
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