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观察鱼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5.观察鱼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0 10: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观察鱼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学生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会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准备】
学生:鱼、鱼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备用鱼养在鱼缸里、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引入
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没腿没胳膊,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腿,摇头又摆尾。(猜一种动物)。请两位同学上来把谜底画出来。
师:你们画的是什么?
生:鱼(我画的是鱼。像老师一样把话说完整)
2、鱼的生活环境
师:大家太聪明了,一下就猜到了谜底。那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看到鱼呢?
生反馈。(3到4人说一说)(评价: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有火眼金睛……)
师小结:(边指课件边说)是呀,清澈的小溪里,各式各样的池塘里,流淌的江河里和广阔的大海里都能见到鱼。看,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个共同特点——都有水。鱼的生活离不开水,它为什么能生活在水里呢?
(学生回答……教师说:真的是这样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鱼,探索鱼的奥秘吧!
[板书]?观察鱼
二、新授
1、观察与画鱼
师:想更近距离地看看鱼吗?(生:想!)
师:小鱼说呀,要看看哪一组表现最好,它才出来。哪一小组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和哪一组做朋友!(指黑板)赢得小鱼最多的小组,课后老师还会奖励他们神秘的礼物哦!
嗯,第一组小背挺得真直,我先给第一组加上一条小鱼。哦,都表现好了,告诉大家,神秘礼物就在抽屉里。请大家小心地把它从桌子里端出来,轻轻地放在桌上。今天的课上,谁表现最好,课后我就将小鱼送给它回家继续观察。
评价:第一小组最先完成,迅速安静,奖一条小鱼……
(1)教师示范:观察与画
A,接下来,我们要一起观察鱼。那怎样做才能观察好鱼呢?
(生答。师强调观察要认真,要静静地看,用心地想。)那就按照同学们说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观察之旅。
B,第一眼观察,请看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展示纺锤形,两头尖中间大)
板书:画鱼的轮廓。
C,第二眼观察,鱼的身上有些什么?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先观察再动手画一画。
老师有要求哦,认真听:
(PPT展示“挑战”要求)a.仔细观察,不能触摸。b.小组说一说,你看到鱼身上有什么?C.画一画:把你观察到的,鱼身上有什么,画在活动手册的第12页上面。注意:当屏幕上的鱼从左边游到右边,活动就结束了,抓紧时间开始吧!
(2)小组活动
学生观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查指导。(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观察颜色、形状、数目)?师指导:你是从鱼的哪个部位开始观察的?你观察到鱼的这个部位有什么?接着你观察了鱼的哪个部位?又有什么发现?赶紧把你观察到的画下来!
活动时间到!请停笔!口令:123.表扬第一小组,迅速停笔坐直,眼睛里面有彭老师!加一条小鱼。
(3)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的发现?(展示学生画画作品,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他观察到鱼身上有什么。)请2个同学进行分享。
(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句式,一定要科学完整。不着急,我们把话说完整,我观察到了……我看到了……我发现了……教师帮助:我看到你画了xx,你观察到鱼身上有XX)
预设:
a.我观察到鱼有头,头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鳃等。鱼的眼睛没有眼睑,头上有两个鼻孔,嘴巴一直在一张一合,鳃长在鳃盖里,鳃盖会一开一合。
b.鱼的身体上有很多鳍。(追问:鱼有几个鳍?分别长在什么地方?)
C.鱼的身上有鳞片,鳞片呈半圆形,有光泽。
评价:你观察得真仔细!
你就是一个小小科学家!说得特别好,声音洪亮,表达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也为他的小组加上一条小鱼。刚才X组听得特别认真,倾听之星也奖一条小鱼。
师小结并指出:我们一起来把同学们观察到的结果梳理一遍。(PPT展示由头到尾的观察顺序和结果,强调有序观察。)你看,像老师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既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4)初步了解鱼是水生脊椎动物
师:我们已经观察了鱼的外形特点,现在想请同学们大胆猜测鱼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生:肉、刺……(表达完整:我猜测鱼的身体里面有鱼刺,或鱼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猜测依据是什么?)
生:因为我吃鱼的时候吃完鱼肉剩下鱼刺……
师:(展示鲫鱼骨头)同学们有善于观察的眼睛!鱼刺就是鱼的骨头,鱼和我们人一样,是有骨头的。鲫鱼这长长的骨头,我们把它叫做“脊柱”。我们也有“脊柱”,大家摸一摸自己背上的脊柱,(摸上去是什么感觉?)也是长长的硬硬的。
鱼骨和人骨一样有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作用。
2、观察鱼的运动
鱼和人不一样,鱼没有腿,却能在水中运动,它是靠什么来运动的呢?(鱼鳍)
是不是鱼鳍呢?请同学们再次观察鱼鳍,听清楚老师的观察要求:一边观察鱼鳍一边模仿鱼鳍的动作。小组内说一说你又有什么发现?(鱼在运动的时候,鱼鳍也在动,尾鳍摆动,胸鳍划动……)
谁能来模仿鱼在水中的运动呢?两个学生上来表演,佩戴头饰。可根据学生表演出的不同的鳍的运动,询问他模仿的是鱼哪个部位的鳍。
评价: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表演得活灵活现!真是优秀的小小科学家。(为小组增加小鱼)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我们观察到鱼在水中运动的奥秘,因为它身上有鳍。鱼身上那么多鳍,帮助鱼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边说边画板书中的鱼鳍,贴出“鳍”与“运动”。
3、观察鱼的呼吸
(根据学生在黑板上画的两条鱼对比发现素材与问题)老师发现同学们画的鱼,有的嘴巴是张开的,有的嘴巴是闭着的,为什么呢?(生:因为小鱼的嘴巴一张一合的。)它在干什么呢?(呼吸、喝水)。
对,它在呼吸,我们人是怎么呼吸的?跟着老师一起来,吸气——呼气——吸气——呼气——人就是这样用肺呼吸的。
那鱼用什么来呼吸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频)。
提问:鱼是用什么呼吸的?(鳃)鱼的小嘴一张一合,鳃盖也一张一合,鱼就是这样呼吸的。
我们看到的是鱼的鳃盖,鳃盖比较坚硬,能保护里面的鳃。(PPT展示鳃与鳃盖的图)
请同学们再来观察鱼鳃,听清楚观察要求:一边观察鱼鳃,一边数一数,30秒钟鱼的鳃盖闭合多少次?老师计时,准备好了吗?开始。时间到,学生汇报观察的次数。教师补充:不同的鱼在不同的温度下,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我们观察了鳃盖的运动,请同学们伸出双手来表示鳃盖,来,我们一起当小鱼,在水中畅快地呼吸吧!
小结:我们观察到鱼在水中呼吸的奥秘,因为它身上有鳃。边说边画板书中的鱼鳃,贴出“鳃”与“呼吸”。
对比回顾:请同学们再看看自己刚才画在科学活动手册上的鱼?是否画完整?若有遗漏,请有序观察并补全。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把鱼画完整!
三、总结
通过有序仔细地观察,你知道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里了吗?(鳍、鳃、麟……)
(评价:说得比老师还好!科学家也是这么说的!真棒!加小鱼)
通过大家的努力,今天表现最好的是-------(总是忘记总结学生表现)
四、升华与拓展
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鱼,(展示各种鱼)同学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观察方法,继续观察鱼或者其它的动物,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