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谁轻谁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2.科学探究目标
a.用预测、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b.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c.会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不同物体的轻重。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预测、掂量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探究物体轻重的欲望,并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a.意识到工具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b.意识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2.用预测、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难点: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
教学准备
ppt课件,乒乓球1个,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各1个,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大橡皮各1块,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聚焦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那老师考考你们,这两个动画人物是谁?(课件出示熊大、光头强的图片)
生:光头强、熊大。
师:猜一猜他们谁轻谁重?板书课题:谁轻谁重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1:光头强瘦小,熊大胖大。
生2:光头强个子矮小,熊大个子高大。……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通过用眼睛观察,依据生活经验,根据物体的胖瘦、大小、高矮等基本特征来比较两个物体谁轻谁重。(板书:用眼看)
二、围绕概念,探究新知
活动一:两种物体比较谁轻谁重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木块和一个塑料块,它们的大小、形状怎么样?
生:......??
师:它们的大小相同,形状相似,现在请你们比一比它们俩谁轻谁重,你们会比较吗???
生:我觉得小木块重,塑料块轻,因为塑料是比较轻的。
师:这位同学很有经验,那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
生:还可以用手来掂一掂。(板书:用手掂)
师:你来试试。
生:木块重,塑料块轻。??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试试看?你来。
生:用简易天平称一称,木块重,塑料块轻。??
师:现在我们找到几种方法来判断物体谁轻谁重?伸出手指让大家看一下,几种???
生:三种,一种是预测,一种掂一掂,还有一种是称一称。
活动二:多种物体比较谁轻谁重
1:预测物体的轻重
过渡: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比较简单,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会了,但是接下来我们要加大点难度,比一比多个物体谁轻谁重。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眼睛观察这五个物体,来预测一下他们谁轻谁重,并填写在 活动手册的表一上。我们统一要求用1-5五个数字来表示,最轻的用1表示,稍重一点的用2来表示,以此类推,最重的用5表示。接下来让我们在音乐中进行观察比较,当音乐停止时,同学们就要停下手中的笔,我们来汇报。??
师:好了,老师发现同学们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谁先来说说你的预测结果。
生:......??
师:好的,这位男生,你来说。
生:......??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请你告诉老师。
生:......??
师:看了同学们的数据,大家觉得用眼睛直接观察来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怎么样?
生:不太准确??
2:掂量物体的轻重
过渡语:大家对五个物体的轻重预测不同,看来,用眼睛看直接观察这种方法不太准确。那么我们再换一种方法,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它们谁轻谁重。
师:接下来我们四人小组进行掂量,每位同学都要掂一掂每一个物体,然后给他们从轻到重排序,完成《学生活动手册》表二掂量的结果。注意在活动过程中不要抢材料,也不要大声讲话,要讨论的话也要轻声的。现在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取出材料,现在开始活动。??
生活动,师巡查、答疑。??
师:如果哪一小组都完成了排序,那么请你们小组的材料员把材料整理好,放到你的桌子右上角。用你们的坐姿或举手示意,现在请完成的小组来汇报你们掂量的结果。??
好的,你跟大家说说,大家来看看他们小组的掂量结果。其他小组有没有和他们小组掂量结果不同的,好你说。??......??
探索3:称量物体的轻重(碰撞激发,小组合作)
过渡语:我们掂量了五个物体的轻重,结果还是不一样,那么我们再换一种方法,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它们谁轻谁重。
情况一:两两直接比较??
生:在左边放上小木块,在右边放小塑料块。
师:怎么判断他们的轻重?
生:哪边低就哪边重。??
师:是的。就像翘翘板一样。重的可以把轻的翘起来。那如果左右两边是平衡的?测量结果是什么呢???
生:一样重。??
情况二:用标准物测量??
生:左边放一个东西,右边可以放回形针。??
师:比方说我们左边放个橡皮,另外一边放回形针对吗???
生:对的。??
师:比方说我们这边放了五个回形针,那么我们这个橡皮有多重???
生:跟五个回形针一样重,橡皮的重量相当于五个回形针的重量。
师:那么接下来怎么做???
3.首先要确定标准物,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球,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应该选者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4.思考:利用回形针,怎样的称量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知道五个物体的轻重。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
5.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
温馨小提示(注意事项及要求):
(1)称重前应检查天平是否左右基本保持平衡,托盘筒应保持清洁。
(2)称量物体时要轻拿轻放。
(3)记录员每次称量后都要及时做好记录。
(4)测量使用后的物品应放规定位置。
请材料员取出简易天平及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把称量结果写在表三中。完成以后,材料员整理好实验材料,坐端正。
生实验,师巡视并指导。??
6.交流汇报,五个物体的轻重达成共识。
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
1.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
前两次排序的结果都不一样,第三次排序的结果相同。
2.哪一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
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第三种方法是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作为标准物测量,测量后记录回形针的个数,这样得出的结果不仅比较精确,而且适合测量更多的物体。
四、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1.在刚才的称量活动中,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这两个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一样重吗?
2.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不同,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老师一起梳理本课知识点:轻重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被测量。比较谁轻谁重可用预测、掂量、称量等方法,称量比较科学。
六、布置作业
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身边的物体。
板书设计
谁轻谁重
眼看
手掂
秤称
预测
掂量
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