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目标:
1、知道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2、能够概述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形成过程,理解邓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3、感受邓小平的创造性智慧和胆识;学习伟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材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文革中 “左”倾错误的继续1、文革结束之初,“左”倾错误思想并未根本改变,人民期待摆脱困境;
2、对毛泽东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禁锢;
3、邓小平恢复领导工作
4、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1、酝酿
①文革结束后,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②1978年12月13日,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转折——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思想路线: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 现代化建设
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发展起来。2、初步形成
①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诞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②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成熟并形成体系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国际: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国内:
国际局势的复杂状况,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出现了疑惑,而另一方面,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①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实践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与市场关系: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思想核心: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意义:两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③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酝酿: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宣言书: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提出: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形成: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中共十四大写入党章: 1997中共十五大(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1、内容:
①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根本动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发展动力:改革开放
⑤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⑥领导核心: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⑦依靠力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⑧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⑨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2、思想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四)意义1、理论意义:
①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实践意义: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 (1)国际形势: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发展: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形成:①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
②2002年,中共十六大正式确立。3、内容: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核心问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它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4.意义中共几代领导核心平稳过渡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延伸探究一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
群众路线使中国人站了起来,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毛’、邓’、三’ 的区别延伸探究二中国近代三大理论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模式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走欧美式资本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和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从国情出发,走本国特色;
理论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18401919(西学东渐,学习西方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过程 (毛、邓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中国化过程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619598191215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改良立宪 革命 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科学 民主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形成发展深化 三个代表214978972000形成发展马义传播56三民主义形成发展真理标准讨论8745《资政新篇》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