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学案)(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课件学案)(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6-25 14:15:42

文档简介

设计旅游活动

学习目标
1. 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理解影响出游决策的主客观因素。
2. 了解旅游地的信息,学会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3.初步形成正确的旅游观念,培养良好的旅游伦理道德。
4. 理解如何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重点难点
1. 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
2. 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 当堂检测 — 反思质疑 — 布置作业
学 习 活 动
一、自主学习
一、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类,通过下表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影响
因素
内容
决定
选择
主观因素
旅游动机


决定
旅游
目的
地、旅
游线
路、旅
游内
容等
选择
影响因素
旅游偏好
性别、年龄、心理、兴趣、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常住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
客观因素
经济承受能力
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
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闲暇时间
一般而言,旅游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出游时间就越长
二、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
1.旅游活动的产生是一个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活动成行的前提条件下对旅游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通过下表我们可以推知该点。
2.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旅游资源(旅游价值)、与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等。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突出特色 旅游线路设计是组织管理者的一种导向性安排,应该突出所设计线路的主题。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旅游区、景区或景点,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共同烘托同一个主题。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才是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
(2)讲究韵律 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又要做到有张有弛。
(3)“冷热”兼顾 不同季节和不同旅游者需要不同的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线路要从全局出发,做到“冷(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点)热(著名、旅游者多的点)”兼顾。
(4)发展创新 旅游线路设计可以体现创新精神,可动态地反映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5)安全可靠 旅游线路设计,一方面要保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旅游者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走得舒心;另一方面要遵守旅游区的安全保护规定,避开军事禁区、保密设施等。
二、探究新知

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规模、
区位条件与接待规模比较
瀑布名称
规模
相距最近的市级居民点
1997年接待规模(万人次)
高度(m)
宽度(m)
名称
人口(万)
距离(km)
黄果树
66.8
81.2
贵阳
89
150
34.6
十丈硐
71.5
68.0
泸州
53.4
78
0.2
(1)从区位条件分析,黄果树瀑布靠近________市,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交通的可达性较好;靠近______铁路、________铁路。十丈硐瀑布靠近________市,距________铁路较近,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比较好。由上可以看出两者在区位差异上不太明显。
(2)从接待规模看,黄果树瀑布明显地________十丈硐瀑布,二者差异明显,原因是黄果树瀑布开发早,________高,基础设施完善。
(3)两个瀑布之所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是其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赏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自己的旅游偏好,你会去哪个瀑布?
当堂检测
1.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A.个人知识 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
C.旅游地交通条件 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2.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
A.故宫 B.天坛 C.八达岭长城 D.北京欢乐谷
选择合适的旅游地是实现旅游娱乐性的重要条件。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有(  )
A.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 B.旅游地的美学价值
C.旅游者的出游方式 D.家庭成员的意见
4.选择旅游地时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旅游目的 B.旅游动机
C.旅游景观的经济价值 D.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8月9日入境江西省,中心最大风力达20米/秒。受其影响,江西多地出现暴雨;明月山、三清山等景区暂时关闭,庐山约万名游客被疏散。据此完成5~6题。
5.本次事件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旅游安全 B.旅游形象 C.旅游景观 D.旅游季节
6.有关旅游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B.旅游安全主要靠旅游管理部门实现
C.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
D.旅游过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游安全问题
小结
布置作业

六、反思质疑
二 次 备 课
课件39张PPT。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请你们步骤如下:1:明确旅游的目的地 ——去哪里旅游2:弄清相关旅游资料与信息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3:设计旅游线路 ——关键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4:出发前相关旅游物品的准备 ——极为必要的一步四、保证旅游安全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1.1旅游者的主观愿望
旅游动机、旅游偏好
1.2旅游者的客观条件
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①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
②旅游偏好
③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及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收入越高,出游的愿望和能力也越强,可以选择较长距离的旅游地和比较丰富、多样化的旅游活动。 ④闲暇时间:是否能够出门旅游还依赖于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一般而言,旅游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出游时间就越长。但人们闲暇时间的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淡季与旺季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1.旅游动机与旅游偏好有何不同?
2.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
4.比较一下父母与自己喜欢的旅游活动有没有区别?为什么?探究讨论旅游动机: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满足。
旅游偏好:指不同的人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旅游动机: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各种信息等
旅游偏好:性别、年龄、心理、兴趣、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常住地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等。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父母作为成年人,比较沉着老练,活动量相对比青年人小,喜欢到清静幽雅的地方去旅游;孩子则活泼好动、体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对新奇的地方比较感兴趣。典型实例分析:西安碑林华山思考: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旅游活动的偏好有何不同? 文化程度明显影响游客的旅游偏好。碑林游客的文化程度高于华山游客。具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求知欲,因而乐于参加人文内涵较丰富的活动。学历较低的人,一般相对比较喜欢健康欢乐的旅游活动,以娱乐和消遣为主为主要目的,因而倾向选择山地自然景点。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小结、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1旅游者的主观愿望2旅游者的客观条件 旅游动机 旅游偏好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2.应该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大致的旅行费用等。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2.应该收集的信息: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一般原则1.确定旅游目的地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P67思考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不只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远眺贵州赤水十丈洞瀑布 全景图片 十丈洞大瀑布(又名赤水大瀑布),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风溪河上游,离城区三十余公里,国家AAAA级风景区赤水大瀑布景区内,是赤水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 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76米,宽80米,是中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景观,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
瀑布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   (1)、从黄果树瀑布与十丈洞瀑布的景观规模上看,二者差异不明显。
从区位条件看,黄果树瀑布距离贵阳150?km,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人口规模约89万,具有较好的旅游可达性(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贵阳机场等)和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十丈洞瀑布距离泸州78?km,虽然泸州人口只有53.4万,是四川南部一个重要的地级市,但其旅游交通条件(距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都比较近)和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比较好。因此,区位条件差异也不太明显。 (2)、主要是由于旅游地的知名度、服务设施等决定的。黄果树瀑布知名度高,开发较早,接待设施比较齐全,其他服务设施如交通、住宿等条件较好。十丈洞瀑布在这些方面有差距。因而二者的旅游接待规模差异较大。 (3).如果你来选择,你更愿意去哪一个瀑布游览?为什么?
答:分两种情况:
(1)愿意去黄果树。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全等。
(2)愿意去十丈洞。原因在于其开发晚,人为干扰少,游人少,新鲜刺激等。
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一般原则1.确定旅游目的地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一般原则1.确定旅游目的地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2.选择旅游线路: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路途旅行时间较少而游玩时间较多 )旅游时间比=在旅游目的地游玩的时间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环路设计 由于人们的出游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人们总是选择路途旅行时间较少而游玩时间较多的旅游地。Backpacker’s travel阅读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归纳总结: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的一般原则(路途旅行时间较少而游玩时间较多 )四、保证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安全;二是在旅游地的安全问题(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 正确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夏季在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随时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的天气、水文和交通路况,尽量避免在峡谷河滩、山沟沟口、高山顶部和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坡地集中活动,住宿地的选择也要多从安全角度考虑。外出准备出门观天色外出 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例行的衣服及用品。了解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计划。思考: 你觉得出门旅游时还需要携带一些什么物品? 指南针、干粮、饮用水、工具、睡袋、小刀等。案例2003年7月12日凌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邛山沟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1人死亡、50人失踪,其中包括4名游客。受灾前美丽的丹巴美人谷 被泥石流冲垮的丹巴民居案例:湖北秭归九畹溪漂流以新颖、刺激著称。为确保漂流安全,当水流量超过4米/秒就必须停漂。2004年8月22日,由于连续降雨,九畹溪河水不断上涨,当天流量超过20米/秒,原计划漂流的3000多名游客被劝退。案例 2004年10月4日,四川黄龙突降暴风雪,气温下降到一10°c,路面积雪最厚达20厘米,近4 000名游客被困在平均海拔
3 300米的川(主寺)黄(龙)公路上,受阻的汽车如长龙蜿蜒10多千米。案例三亚大东海海滩 2004年7月,三亚市著名旅游景点大东海海滩连续发生6起游客溺水事故。大东海是公共海滩,配备的救生员较少,也缺乏相应的救助设备。而且这里海况复杂,虽然海滩地貌平缓比较适合游泳,但夏秋季节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会形成海水暗流,下水非常危险。而部分游客不听劝阻执意下水,也是发生悲剧的主要原因。思考1.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
2.以你家乡或自己熟悉的一个旅游区为例,谈谈在该地旅游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旅游者本身的安全意识等方面。 在任何一个旅游区旅游时,都需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如何保障旅游安全,即旅行过程中的安全、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地的硬件设施条件(餐饮、娱乐、交通、医疗等)和旅游地的软件条件(如当地居民的态度、有关政策、政府的管理等)。阅读:旅游小常识1.行前预先规划旅游线路,充分了解交通路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病塌陷。
2.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与结实的拐杖。
3.行前注意气象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一起吹跑。
4.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松动。
5.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等水域游泳及戏水。
6.要注意林区防火。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 了解旅游者不合理行为带来的环境问题。
2. 理解生态旅游的含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形成正确的旅游价值观念,做一个合格的旅游者
重点难点
1. 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2. 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 当堂检测 — 反思质疑 — 布置作业
学 习 活 动
一、自主学习
一、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1.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环境问题
旅游环
保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损害文物古迹
法律
法规
立法机关
破坏生态系统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扰乱社会秩序
环境评价与环保规划
开发商、经营者、
旅游研究者
制定景区规划和发展规划
政府、开发商
污染自然环境
工程建设、生态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
究专家
和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
发商和
经营者
环境整治,污染防治
经营者
科技
保障
清洁技术
研究者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多方面技术和手段
经营者
2.具体措施
(1)做好环境立法,制定旅游开发中的相关政策、法规——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2)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3)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境问题。
(4)禁止计划或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包括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破坏作用的建筑工程、游乐工程等。已经建成的这类工程项目,应当予以拆除。
(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旅游”,即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业、娱乐等都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
(6)增加环保经费。
(7)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二、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有价值的自然区域包括有特殊生物学、生态价值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3.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收入及就业机会增加。
4.要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态旅游必须把环境教育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二、探究新知
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漫画所揭示的旅游中的不良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破坏宾馆设施 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③破坏文物 ④随地乱扔果皮
B.①破坏文物 ②随地乱扔果皮 ③破坏宾馆设施 ④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C.①破坏文物 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③破坏宾馆设施 ④随地乱扔果皮
D.①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②破坏宾馆设施 ③随地乱扔果皮 ④破坏文物
(2)图中旅游者的不良行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旅游者旅游时应遵守哪些旅游要求?
(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C.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D.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
当堂检测
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据此完成下题。
1.旅游者常自秦岭南坡向上攀登,可能看到(  )
①在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②沿途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 ③沿途可能有马尾松林,长势良好 ④到达山顶永久性冰雪千里冰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我国三大石窟损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游客的践踏 B.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C.游客的涌入,改变了石窟小气候 D.风沙侵蚀
3.下列符合生态旅游行为规范的是(  )
A.亲近野生动物,并拿自己的食物喂养它们
B.采集濒危植物作样本
C.购买受保护动物的制成品
D.尊重地方文化
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赏海岸线地貌、古代文化遗址、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是(  )
A.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D.京沪线—沪杭线
5.在下列哪个地方旅游有可能看到“午夜的太阳”(  )
A.拉萨 B.摩尔曼斯克 C.首尔 D.漠河
6.旅游活动中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②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移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而是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赏 ③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④旅游者的活动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结
布置作业

六、反思质疑
二 次 备 课
课件17张PPT。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也为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大量游客的到来也使景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个合格的旅游者不仅要尽量减少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应当积极参与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做一个生态旅游者。一、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一)积极的影响
  1、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促进旅游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保护)
2、旅游者的合理行为还能为旅游区的文化建设作贡献。(文化传播)
(1)旅游是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与媒介。
(2)国际旅游还能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相互尊重、彼此了解。
    (二)消极影响
1、环境破坏
 (1)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旅游地居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破坏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如捕杀珍禽异兽、砍伐森林、乱挖草皮等,造成生态失衡,环境功能减退。
(2)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吸、体温等会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在景区内攀木折花、乱涂、乱画,肆意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影响旅游环境。
    
2、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旅游交通的发展和能源的使用
(2)水污染
旅游设施排放污水
(3)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者乱扔垃圾(危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健康)3、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游客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着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例如,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民居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的供给趋于紧张。
案例3“九寨沟的水土流失” 思考1、游客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足踏/呼吸/体温/触摸等等……
2、有两观点
(1)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限制会减少人为损坏……
(2)不可行:这些限制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会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运转的资金,妨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做个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观光、度假、休闲、科学考察、
     探险和科普教育。
   只要以了解当地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 。1、定义:2、特点: 3、功能:4、成为生态旅游者的条件案例4:倡导旅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旅游者与旅游区之间建立劳务
旅游关系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我们应该做到: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