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毛泽东消息两则
1.理清本则消息记叙的六要素。
2.了解消息的结构。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的一种文章样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狭义新闻,即消息。
2.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
文体常识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概括主要事件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揭示核心内容; 总领下文。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辅助新闻的结构
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中,有时可省略。3.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新闻主要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文体常识溃退 泄气 督战 要塞
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字词注音kuì tuìxiè qìdū zhànyào sàiruì bù k? dāngcuī kū lā xi?《我军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自学内容】:理清本则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方法指导】:
1.找出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等要素。
2.根据课本提示,圈划消息的结构,理清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自学时间】:5分钟
【达标检测】完成《高分检测》整体感知 1
自主感知一:整体感知 把握文体特点明确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
地点:芜湖 安庆之间
事件:渡过长江明确结构:
标题:我军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电
导语:第一句;
主体:第二句至完。自主感知二:整体感知 体会消息结构特点【自学内容】:参看课文批注,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2.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3.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方法指导】:
找出告知方式与消息相对应的部分。
【自学时间】:5分钟明确1.迅速告知:标题内容
2.较完整告知:导语内容
3.具体告知:主体内容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所不同。这种特点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
补充:电头: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合作探究: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自学内容】: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方法指导】:
圈划最能体会作者情感倾向的词语。
【自学时间】:5分钟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
英勇的、万船齐发、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不到二十四小时、既已。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情感强烈。
朗读的基调: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
1.把握新闻内容及结构特点。
2.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自主感知(一)理清本则消息记叙的六要素。【自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是何时、何地、如何横渡长江的?
【方法指导】:
找出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
【自学时间】:4分钟
【达标检测】完成《高分检测》整体感知 2自主感知(二)了解本则新闻的结构。 【自学内容】:理清本则新闻的结构。
【方法指导】:圈画法、旁批法;
【要求】:主体部分要分层。
【自学时间】:3分钟
【达标检测】完成《高分检测》整体感知 1
合作探究:品味语言,体会消息新闻的特点 【自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体会新闻的特点
1.能不能把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改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为什么?
2.把标题换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等到渡江胜利后再发表,行吗?为什么?
3.“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里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
【方法指导】:
1.理解词语的本义。
2.对比换词后的表达效果。
【自学时间】:4分钟明确1 不能换。因为至发点时止,人民解放军的东路军还没有彻底渡完,因此不能用“胜利”。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2 不行。因为要把渡江战役的好消息尽早告诉全国人民——这体现了新闻的及时性。
3 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清楚了,这个词体会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新闻的特点及时性
真实性
准确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齐读:《高分突破》学习导航:考点连接达标检测
完成《高分突破》p3 课内精读 题 2-4
15分钟作业:1.《高分突破》p3 课外拓展
2.预习第二课
3.熟背课外前四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