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一 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 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八)一 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 课件(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01 17: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程标准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美术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文艺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
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检视和抨击当时的社会, 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了解浪漫主义浪漫之“美”第一篇章“聆听之美”——浪漫主义音乐问:这是谁创作的,是什么音乐?我们先来听一首曲子。该音乐以什么为主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贝多芬了解贝多芬4岁在父亲的逼迫下开始苦练钢琴,小提琴。
17岁时到维也纳拜见音乐大师莫扎特。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给了贝多芬很多启发,激励着他创作了优秀作品,如《英雄》《命运》等交响曲,被称为“乐圣”。
26岁时开始耳聋,到晚年时全聋。
32岁时想到了自杀。
克服危机,振奋精神,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了不朽名作《第九(合唱)交响曲。》从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德国波恩明斯特广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1845年)▲德国波恩市的贝多芬巨型头像(1987年)1888年,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创作的《贝多芬》铜像
      贝多芬德《第三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等舒伯特奥《小夜曲》、《春之信念》、
《野玫瑰》小约翰·
斯特劳斯奥《蓝色多瑙河》等舒曼德《蝴蝶》、《幻想曲》等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浪漫之“美”第二篇章“视觉之美”——浪漫主义美术自由引导人民
(法)德拉克洛瓦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内涵?(提示:人物形象构图等方面)浪漫之“美”第三篇章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坛上的拿破仑”——拜伦请回答:(1)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他最辉煌的作品是(  )
A《唐璜》 B 《西风颂》 C 《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D《巴黎圣母院》(2)结合课本分析,拜伦参加了哪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为此,你应如何全面评价拜伦?希腊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为理想而战斗一生的勇士A爱斯梅拉达副主教克罗德钟楼怪人卡西莫多雨果:《巴黎圣母院》1、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能发现哪些美丽的东西?
2、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能发现哪些丑陋的东西?
3、你对美与丑的实质是怎样看的?一起来讨论?雨果:《巴黎圣母院》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巴黎圣母院》美与丑都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区别是内在的!千万不要被人的外表所欺骗苏轼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的浪漫主义作品李白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上的特征? 揭露现实,语言奔放,感情真挚,想像力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追寻理想世界。浪漫之“思”第四篇章浪漫主义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出现这样一种批判现实、热烈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呢?
请大家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教材第一段,思考一下浪漫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 浪漫之“析”材料一:浪漫之“析”材料二:动荡的法国         动荡的欧洲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
      (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20—1823西班牙革命
    (反对专制统治)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革命
    (要求废除农奴制)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浪漫之“析”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相反,暴力、恐怖和战争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理性缺失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变革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流。
——复旦大学赵立行
《世界文明史》讲稿卢梭材料三:浪漫之“析”“工业革命”向欧美扩展,经济发展法国大革命震荡欧洲,讴歌革命,讴歌英雄。启蒙思想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
界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之“析” 材料一:文学艺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
材料二:当革命后的欧洲依然忍受战争和动荡拷打时,浪漫主义者们则以美好的理想拷问着当时的社会,同时也鼓舞了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这就是浪漫主义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请根据材料总结概括浪漫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影响社会生活发展;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推动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反思浪漫浪 漫 主 义本课小结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 影 响浪漫之“感”
有了文学,我们的心灵就不会孤独;
有了音乐,我们的灵魂就不会寂寞;
有了绘画,我们的精神将会更加振奋。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BC练兵场(2010辽宁丹东文综,29)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下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 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英雄交响曲》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 )
A.民主主义情感 B.现代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 D.现代主义音乐风格 A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节选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国别作家作品拜伦 雪莱 雨果 普希金 《唐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西风颂》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