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7-04 09: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细胞的增殖细胞学说1、所有生物都是有一个或者多个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分裂意义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产生新个体(繁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受精卵分裂、分化新个体产生精子、卵细胞(生长、发育)-(繁殖)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你能说出一个细胞周期的起止点吗?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否相同? ☆是否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所有细胞都在不停地分裂
以增加细胞数呢?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如图( ) ( )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分裂期有丝分裂间2、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长3、有丝分裂间期具体的生理活动G1SG2DNA合成所需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的增生DNA复制有丝分裂所必须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分裂间期 准备阶段 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分裂期主要完成什么任务?遗传物质(DNA)的平均分配仁膜消失现两体形定数清赤道齐均分丝牵向两极仁膜重现两体失1.前期仔细观察动画,与间期相比较:
(1)染色体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核膜、核仁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3)还有什么变化? 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形态,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 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仔细观察动画,与前期相比较:
染色体形态有了什么不同?
位置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易于观察 2、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到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 中期: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3.后期 仔细观察动画,想一想:
染色体形态、数目、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形成两套新的染色体。 2.纺锤丝牵引两套新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平均分配的含义? 4.末期 仔细观察动画,想一想:
(1)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核膜、核仁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3)还有什么变化?染色体解螺旋化成染色质形态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纺锤体消失,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母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板和赤道板?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不同点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植物: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间期中心体复制,前期分开后形成纺锤体。
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植物: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分隔母细胞;
动物: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缢裂成两个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着丝粒,着丝粒数目等于染色体的数目。
复制后的染色体,连在一个着丝粒上的,称为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当着丝粒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后变为染色体,故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复制前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数各期的变化分裂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后期暂时加倍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着丝粒断裂后消失说 明分 裂 期染色体复制后加倍例题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8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 )
A.8、8、8 B.16、0、16
C.32、32、32 D.32、0、32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例是1:2:2的时期有________________练习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染色体的数量为P,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P和Q B.P/2和Q/2 C.P和Q/2 D.P/2和Q
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8条 B.16条 C.24条 D.4条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保证生物的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因而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