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人类的起源 教案(新版)济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2.1人类的起源 教案(新版)济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7-12 11: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的起源
课 题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序号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及重
难点
知识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界关于生物的起源的不同说法
板书
设计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的标志:
1.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2.直立行走
3.语言的产生
4.脑的发达
教学
策略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
教后
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 注
一.预习检测
1.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 ,首次提出“ ”的理论。
2.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 ,例如在埃及发现的 ,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我国也发现了许多古猿化石显示, ,与人相似。
3.四足行走的古猿身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 、 、 、 等,逐渐转变成了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4.人类出现的标志是 。
二.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观察26页和27页两个图,并思考问题
(1)你知道类人猿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比较黑猩猩与人的全身骨骼,类人猿的 明显长于 。而人类的上肢比较 , 较粗长,具有粗壮的股骨。 的手更灵巧,这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3)你认为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
(4)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能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课本28-29,将主要知识点划出,回答一下几个问题)
2.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是 。什么是类人猿?
3.远古时候,森林减少了,一些下到地面上来的那部分森林古猿逐渐变成了
;而那些一直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猿,就逐渐进化成了 。
四.展现自我 适时点播
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的教师再讲解。
五.跟踪训练 巩固新知 
1.现代人类中,偶尔会出现身披长毛的毛人和有尾的人,这种现象称为“返祖”现象,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A.人类在退化 B.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C.人类与类人猿存在亲缘关系 D.以上三项都不对
2.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简单有机物的形成 B有原始的新陈代谢,能进行繁殖
C.原始大气的形成 D原始海洋的形成
3.生物的进化的动力﹝ ﹞
A.生物的遗传 B生物的变异
C自然选择 D生物的生存斗争
4.长颈鹿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
B生物的变异一般是有利于生存的
C、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
D、环境对不同个体具有选择作用
六.达标检测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
A.古猿 B黑猩猩 C、猴 D、大猩猩
2.下列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 )
A、 长臂猿 B、黑猩猩 C、猩猩 D、大猩猩
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A、语言的产生 B、能够制造工具
C、脑容量发达 D、能够直立行走
4.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相同;人和猿的盲肠都有突起;在胚胎发育的5个月以前也完全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了( )
A、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人是由进化而来的
C、人比猿高等 D、现在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7、人与猩猩的染色体分别是( )。
A.32对和22对 B.23对和22对 C. 23对和24对 D. 48对和46对
七.反思提升(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课 题
第二节人类进化
序号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及重
难点
知识目标: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对比观察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发面的变化。
能力目标: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现代人种的分化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从而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