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练习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练习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7-16 16:4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一、选择题
16.(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故选C.
11.(2017·长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故选:A.
(2017·来宾)8.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
A. B. C. D.
故选:B.
5.(2017·浙江绍兴)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洛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答案】B
8.(2017·新疆乌鲁木齐)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熟石灰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B.将30℃的熟石灰饱和溶液升温至75℃(溶剂的量不变),溶液中会出现浑浊
C.5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熟石灰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熟石灰饱和溶液从80℃降温至20℃,一定没有氢氧化钙析出
【答案】A
3.(2017·浙江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C
9.(201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宮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得到104g溶液
C.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高氯酸钾的溶斛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答案】C
(2017·六盘水)6.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 时,a、b、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P点表示:t2℃时,a、b的溶液是饱和状态,c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
C.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
D.7Og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15g
【答案】A
(2017·哈尔滨市)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D
(2017·天水)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
【答案】A
(2017·桂林)14、下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 物质为易溶物质 B.a、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温度升高,c 物质溶解度减小 D.50°C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
【答案】:B
(2017·遵义)10.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30℃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0g。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
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2017·深圳)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答案】C
(2017·随州)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
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故选:D.
(2017·孝感)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答案】B
(2017·江西)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40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D.将M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增加甲物质
9.(2017?福建)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休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25g甲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可析出晶体
【答案】C
14.(2017·益阳)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降为3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A.a B.b C.c D.a和b
故选:A.
 16.(2017·湘潭)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g
B.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C.从a和c的混和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故选:B.
30.(2017·邵阳)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降温(或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B>C ;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 C .
 
 
12.(2017·海南)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甲和乙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质 D.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答案】A
9.(1分)(2017?无锡)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60℃时,把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钾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降温至10℃,剩余晶体的质量氯化钾多
C.70℃时,50g硝酸钠饱和溶液与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之比为1:2
D.80℃时,向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50g硝酸钠,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250g溶液
故选:C.
6.(2017·宿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甲属于易溶物质
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故选:C.
17.(2017·扬州)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解答】故选:AD.
12.(2017·盐城)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在先有固体出现
故选:C.
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
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配成30℃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将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故选:D.
21.(2017·苏州)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故选:C.
17.(2017·怀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 B.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D.t2℃时,将7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
【答案】B
10.(2017?安徽)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 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
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答案】C
16.(2分)(2017?重庆)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答案】D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9题。
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16.(2017·北京)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10g B.90g C.100g D.110g
【答案】D
17.(2017·北京)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答案】D
18.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答案】C
19.(2017·北京)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26% B.29% C.35% D.40%
【答案】A
二、填空题
(2017·山西)23.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与解析】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
H2CO3====CO2↑+H2O
31.(2017·苏州)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l】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
步骤1
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 紫(紫红、红) 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步骤2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 .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结论或解释
(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 微 (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 碘的汽油溶液 .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 强 (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 不分层 (选填“分层”或“小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
(2017·绥化)20.图1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或“=”)
(2)在20℃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是 g。
(3)取乙进行如图实验,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答案】(1) > (2) 70 (3) AC; B
(2017·龙东)2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1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g;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25、⑴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60 ⑶降温结晶 (4) B>A>C(或B A C)
(2017·大庆)15.(5分)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选填“A、B、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_结晶,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
(4)在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_(选填“A、B、C”)。
答案:15.(1)B (2)降温 (3)t1℃时B,C物质溶解度相同 (4)B>C (5)C
20.(2017·娄底)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3
38.4
KNO3
31.6
63.9
110
169
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仔细阅读图表后回到下列问题:
(1)A曲线表示的是 KNO3 的溶解度曲线.(填“NaCl”或“KNO3”)
(2)P点的含义是 在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
(3)t2℃时,将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 B.(填“<”、“>”或“=”)
18.(2017·长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大于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或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写一种).
13.(2017·呼和浩特)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 (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们将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甲>乙
【答案】(1)a;(2)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4)abd
19. (2017·本溪)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
(3)将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4)将t3℃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剂质量:甲>乙
B.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017·齐齐哈尔)1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0℃时,曱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饱和(3)蒸发结晶(4)丙
(2017·黔东南)1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把A、B物质各30g分别加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
(3)t2℃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用字母代号和“>“、”<“或“=”填写)

【答案】(1) t1;(2) A;(3) C>B>A.
(2017·武汉)29.(4分)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答案】(1)40 (2)25% (3)硝酸钾(4)BC
(2017·陕西)18.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质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KNO3溶液。
【答案】18.(1)KNO3或硝酸钾 (2)不饱和 167.6 (3)大于
(2017·兰州)28. (5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乙(填“<”“>”或“=”);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1) <;(2) 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 62.5;(4)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5)降温结晶
(2017·安顺)9.(6分)(l)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压强/大气压
温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请根据数据分析:
① 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_____、______;
② 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右下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20℃时,150g水中溶解______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 现有60℃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60℃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变的量是_________。
【答案】 (1)①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回答合理均可给分)②大于;(2)①45;②BE;AE
(2017·来宾)30.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①t3℃时,将澄清的饱和溶液X、Y降温到t2℃,有固体析出的是  溶液.
②Y溶液的溶质可能是   (填序号).
A.NaCl B.KNO3 C.Ca(OH)2
③t3℃时,保持温度不变,将X、Y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水,则蒸发水后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 Y(填“>”、“<”或“=”).
【解答】解:① X.② C;③>.
(2017·广州)23.(5分)右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饱和 (2)×100%(3)不变 (4)加(2017·毕节)19.根据下表中NaCl和KNO3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
(2)NaCl与KNO3相比较,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20℃ 时,在100g水中加人50gNaCl或50g KNO3,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4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36.3 (2)NaCl (3)KNO3
20.(4分)(2017?重庆)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4)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答案】(1)丁;
(2)A;
(3)乙;
(4)8.
17.(2017·浙江衢州)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
(1)乙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
氯化钠饱和溶液
(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可能是 (2)加快液面空气流速
21.(2017·浙江宁波)下表是不同沮度下KNO3的溶解度表。
(1)称取30g 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2) 20℃时,将30g 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_______。
(3)要使20℃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写出一种即可)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答案】(1)继续加KNO3固体(2)不饱和(3)降低温度(或蒸发水货加KNO3固体)
21.(2017·浙江金华)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 。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答案】(1)甲 (2)②④
三、实验题
 
17.(2017·泰州)完成下列实验.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写出上图中B装置甲仪器的名称 分液漏斗 .
②实验室用A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MnO2+O2↑ ,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由导管 a 进入(填“a”或“b”)
③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节约药品 :若要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可将气体通过盛有 AgNO3 溶液的D装置(填“AgNO3”或“饱和NaHCO3溶液”)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①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与 溶解 、过滤、蒸发;实验中多次使用玻璃棒.过滤时它的作用是 引流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量晶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②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的是 ad (填序号)
a.蒸发是液滴溅出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 d.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同水冲洗.
17.(2017·南京)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D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16g ,水的体积为 84 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 .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 乙 (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图2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 AD .
选项
x
y
A

氧化钙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稀盐酸

四、计算题
(2017·来宾)37.取Mg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10g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及数据进行计算.
(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4:71 .
(2)计算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要配制与溶液B相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200g,需要质量分数为24.4%的NaCl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答】解:
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为24:(35.5×2)=24:71
设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58 117
x 5.8g y
==
x=9.5g
y=11.7g
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0%=7.95%
设质量分数为24.4%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z
由于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4.4%z=200g×7.95%
z≈65.2g
答:(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4:71.
(2)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7.95%.
(3)要配制与溶液B相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200g,需要质量分数为24.4%的NaCl溶液的质量是65.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