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闻采访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2.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3.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
教学方法
活动法,采访法。
教学重点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电视里主持人的采访吧,我们今天就学习——
板书课题
新闻采访
初读提问
同学们先浏览一下,有不懂的可以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下面把同学们和老师的问题集合起来。
1、什么是新闻采访
2、什么是新闻写作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4、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解决问题
我们师生合作来解决问题吧。
1、什么是新闻采访
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去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实现。
2、什么是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写作。可以用文字或者声音、影像。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新闻,七份靠采访,三份靠写作。采访是第一位的,写作是第二位的。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可见采访的重要性。当好一名小记者,首先就要学会采访。
4、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1、采访前要精心准备:
(1)明确报道的目的。明确一下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好人好事”的新闻,在采访的时候就要围绕“好”来问,挖掘乐于助人的品质。
(2)搜集好资料了再去采访
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也可以到网上去查资料。
比如 采访一个会议,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谁来参加,议论什么事。可以百度。
(3)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思路清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比如,采访清洁工的采访提纲:
每天上班几点出来几点回去?
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工作中最累、最苦的事情是什么?
行人随手人垃圾怎么办。
2、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1)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主动交流,不把自己看得过高或过低,在采访中不加入自己对于采访对象的主观臆断。
举例:杨澜采访过150多位精英名流。开始总会觉得,这些采访对象令人高山仰止啊,但代表着观众对这些采访对象的好奇心,所以不应该仰视他们的位置。
(2) 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是:尊重自愿、不强制。说服对方接受采访,关键首先在采访者本身,找机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3)采访是“交谈”,是真情对话,而不仅仅是“提问”。被采访者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强烈的表达欲望。以真情对话,像朋友一样,拉近和被采访者的距离。
(4)采访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不能只采访一个人。
写一个人,采访他周围的人,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记者写市长,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
(5)提问的四种方法:
正面问:——提问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这就是正面问。
侧面问:——换一个角度问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具体的新闻材料。
反面问:——有时候,采访对象会不太情愿接受记者采访,有的因为谦虚不愿谈,有的因为有想法不敢谈等等。对于这些情况,记者可以采取一种反面问的方法,有意刺激一下采访对象,引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从“要我谈”变为“我要谈”。
追问法:——就是根据采访对象回答的一个情节、一件事情或其他材料,紧追不舍地问下去,一层层地挖掘出最真实的新闻材料。
(6)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连续问问题被采访者反映不过来。
提问要短不要长。 口头交流记不住
提问要多问“为什么”追问
(7)当场做笔记:
记要点。
记疑问点。
记录下采访对象的有特点、有个性的语言。
记录下观察到的情景。
记想到的。
(8)采访后要及时整理:
抓住“记忆的黄金时段”立刻整理记录。
整理笔记、整理录音、核实材料。
六.模拟采访
学生相互采访,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新闻采访
关系
(之前准备)新闻采访(注意细节) ——————新闻写作
教学反思
(老师课后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任务二 新闻采访
部编版 八年级上
从杨澜鲁豫水均益谈起
导入新知
新知讲解
什么是新闻采访?
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通过记者和被采访人面对面交流。
什么是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写作。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声音、影像表达。
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新闻,七份靠采访,三份靠写作。即采访是第一位的,写作是第二位的。
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1、采访前要精心准备:
(1)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好人好事”的新闻,在采访的时候就要围绕“好”来问,挖掘乐于助人的品质。
(2)搜集好资料了再去采访
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也可以到网上去查资料。
比如 采访一个会议,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谁来参加,议论什么事。可以百度。
(3)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思路清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
比如,采访清洁工的采访提纲:
每天上班几点出来几点回去?
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工作中最累、最苦的事情是什么?
行人随手人垃圾怎么办。
2、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1)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端正自己的态度,主动交流,不把自己看得过高或过低,在采访中不加入自己对于采访对象的主观臆断。
杨澜: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
开始做采访的时候总会觉得,这些采访对象令人高山仰止啊,代表着观众对这些采访对象的好奇心,所以不应该仰视他们的位置。
(2)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是:尊重自愿、不强制。 说服对方接受采访,关键首先在采访者本身,找机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3)采访是“交谈”,是真情对话,而不仅仅是“提问” 。
被采访者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强烈的表达欲望。像朋友一样,拉近和被采访者的距离。
(4)采访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不能只采访一个人。
采访他周围的人,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更接近真实的人物。
记者写市长,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
(5)提问的四种方法:
正面问:提问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这就是正面问。
侧面问:换一个角度问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具体的新闻材料。
反面问:有时候,采访对象会不太情愿接受记者采访,有的因为谦虚不愿谈,有的因为有想法不敢谈等等。对于这些情况,记者可以采取一种反面问的方法,有意刺激一下采访对象,引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从“要我谈”变为“我要谈”。
追问法:就是根据采访对象回答的一个情节、一件事情或其他材料,紧追不舍地问下去,一层层地挖掘出最真实的新闻材料。
(6)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连续问问题被采访者反映不过来。
提问要短不要长。 口头交流记不住
提问要多问“为什么” 追问
(7)当场做笔记:
记要点。
记疑问点。
记录下采访对象的有特点、有个性的语言。
记录下观察到的情景。
记想到的。
(8)采访后要及时整理:
抓住“记忆的黄金时段”立刻整理记录。整理笔记、整理录音、核实材料。
巩固提升
模拟采访
学生相互采访,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课堂小结
新闻采访: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二、什么是新闻写作。
三、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四、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