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 观察酵母种群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分组实验 观察酵母种群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7-20 15:59:31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分组实验 观察酵母种群
 01  实验报告)
【实验目标】
1.继续练习制片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了解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了解种群密度。
3.分析影响种群中个体数量变化的一些因素。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试管、试管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酵母培养物、标签纸。
【实验过程】
1.酵母培养:从实验前一周开始,每天同一时间将__0.1__毫升的酵母培养物注入盛有等量无菌__葡萄糖__培养液的分别标记为 A1~A7 的试管中,轻轻振荡试管几次,使酵母细胞分布__均匀__,并放入__20__℃__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
2.制片观察:观察时,分别从试管 A1~A7 中取出培养液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A1
A2
A3
A4
A5
A6
A7
估算数目
种群密度
  注:估算数目是指相同视野中的酵母个体数目,数目多少和密度大小可用“+++”、“++”、“+”来表示。

3.结果交流:描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酵母个体及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解:酵母个体及种群密度先增加,后又逐渐下降,再稳定。
【问题与讨论】
1.酵母种群数量和密度可能并未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试分析其原因。
解:刚开始时,营养物质和空间条件充足,种群的个体数量会连续增长;过几天之后,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空间的减少,以后几天,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
2.要使酵母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增长,还应采取哪些措施?酵母种群的数量和密度能无限制地增长吗?为什么?
解:还应采取的措施是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酵母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不能无限制地增长,因为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总是有限的。
 02  实验突破)
1.关于“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大
B.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小
C.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与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食物多少、温度是否适宜、氧气是否充足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在0.5毫升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B)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形增长
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三天时增长速率最大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最多能够存活400只
3.实验室里用一定的容器培养某种酵母菌,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C)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试管编号




培养液体积(毫升)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形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5.在一个密闭恒定的容器中培养酵母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B.放入20 ℃左右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C.显微镜下估算数目是指相同视野中的酵母个体数目
D.因温度适宜,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会一直增长
6.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关于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大
B.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小
C.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D.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
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毫米×2毫米)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毫米,那么10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B)
A.5.2×104 B.3.25×105
C.5.2×103 D.3.25×104
8.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D)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几次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进行计数
9.某小组统计容器中酵母菌的个体数如下:
时间
0
4
8
12
16
20
数量(相对值)
10
71
350
595
656
665
(1)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增长主要通过__出芽(或“无性”)__生殖。
(2)在0~4小时,酵母菌的数量增长最快,是由于这段时间__营养和空间充足,种内斗争不激烈__。
(3)根据达尔文的学说,酵母菌在容器里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营养和空间有限,数量过多导致种内斗争激烈__。
1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__抽样检测__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__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__。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适当稀释菌液__。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S”形增长变化(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酵母菌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__。
(3)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 ℃、28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温度/℃
酵母菌数(个/毫升)   
   时间/(天)         
5
28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__每天检测时应多次取样,求平均值__。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
试管编号
培养
液(毫升)
无菌水
(毫升)
酵母菌母
液(毫升)
温度
(℃)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__温度和营养成分__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