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7-20 16:24:05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课件17张PPT。第6节 健康生活
第1课时 安全用药 远离毒品
 01  知识管理)
1.注意食品卫生
中  毒:由__环境毒物__引起的疾病。
分  类:__化学物质__中毒和__细菌性__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一方面是指食品原料的__成分__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指食品在生产、__加工__、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__性质__或感染细菌等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2.安全用药
药  品:是指用于预防、__治疗__、诊断人的疾病或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__生理__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__用法__和用量的物质。
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分等做全面情况的__检测__,准确地选择药物、真正做到“__对症下药__”,同时以适当的__方法__、适当的__剂量__、适当的__时间__准确用药。
药物分类:自行用药还应该分清__处方药__和__非处方药__。
3.远离毒品
常见毒品: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冰毒”和“摇头丸”等。
毒品危害:(1)严重危害__身心健康__,对人体各个器官、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各种疾病;(2)毒品会使人上瘾,摧残人的意志;(3)吸毒、贩毒破坏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02  基础题)
1.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会引起中毒,下列各项不属于环境毒物的是(C)
A.敌百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工业用盐
2.(济宁中考)下列与安全用药无关的是(C)
A.用法用量 B.是否到期
C.药物价格 D.药的功效
3.下列全部属于毒品的一组物质是(B)
A.鸦片、咖啡、海洛因、冰毒
B.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
C.大麻、海洛因、摇头丸、烈酒
D.香烟、吗啡、鸦片、冰毒
4.下列措施与防止食品中毒无关的是(C)
A.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
B.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
C.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
D.脂肪不能长久存放
5.以下关于服药与健康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C)
A.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按医嘱服用
B.好药也有副作用
C.服药量越大效果越好
D.善用药不如善保养
6.冬冬感冒上医院,医生让他验血后,根据报告单(如图)开了处方。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
(红细胞)
4.8×1012个/升
(4.0~5.5)×1012个/升
WBC
(白细胞)
18×109个/升
(5.0~10.5)×109个/升
PLT
(血小板)
210×109个/升
(150~350)×109个/升
(1)血液中能吞噬病菌和包围病菌的血细胞是__白细胞__。
(2)阅读报告单,对照正常参考值,你发现冬冬不合格的验血项目是__白细胞(增多)__。根据这项指标,医生诊断冬冬有炎症,所以处方中开了能杀死__病菌__的抗生素药——头孢克肟片。
 03  中档题)
7.河豚又名鲀,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的鱼类。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钠强500倍以上,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 ℃以上才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误食河豚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B. 河豚在水中煮沸后毒性自然消失
C. 腌制后的河豚可以食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是(A)
A.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B.把霉变大米淘洗干净后做成米饭,继续食用
C.为增加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加入三聚氰胺
D.购买食品只关注营养成分,不用看保质期
9.(聊城中考)合理用药不仅能及时解除病痛,还能防止危害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D)
A.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
10.关于“OT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需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
B.可自由在药店、超市或宾馆购买的药物
C.适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
11.(长沙中考)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A)
A.只用中药,不用西药
B.安全用药,重于泰山
C.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D.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
12.(绍兴中考)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B)
A.吸毒食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13.(益阳中考)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常识和做法,正确的是(D)
A.中药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没有副作用
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C.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14.联合国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吸食毒品的危害有(D)
①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②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 ④祸害国家,危害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C)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
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
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16.人们吃了未腌制透的咸菜(含亚硝酸盐),引起腹泻,这类中毒属于__化学__性食物中毒。吃了久置变质的咸菜,也会引起腹泻,这类中毒应属于__细菌__性食物中毒。后面一类中毒较__弱__(填“强”或“弱”)。
17.(台州中考)毒品危害很严重,海洛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__4__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__C__(选填字母)。
A.吸毒危害大,坚决要抵制
B.吸毒易成瘾,一定要远离
C.明星有吸毒,仿效也可以
 04  拓展题)
18.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为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给每组家兔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表:
组别
A
B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 毫克/千克
10毫克/千克
血红
蛋白
含量
初始测量
(克/升)
60
61
第一次(克/升)
53
51
第二次(克/升)
49
40
第三次(克/升)
38
28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将10只家兔用__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 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A__处与氧结合。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C.肺泡
D.组织细胞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血铅含量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__。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措施__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或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或不吃少吃含铅食品或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__。
第2课时 吸烟、酗酒的危害 急救常识
 01  知识管理)
1.吸烟危害健康
吸烟危害:香烟的烟雾是由__4__000__多种不同物质组成的__混合__气体,其中至少有__40__多种致癌物质。有害物质不仅可以通过吸烟影响肺等__呼吸__器官,而且对__循环__系统及消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2.酗酒的危害
酗酒危害:它会使人的__中枢神经__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甚至产生__畸形__胎儿。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不应该__酗酒__。
3.急救常识
人工呼吸:是用于__自主__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如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水及触电等患者的急救。
吹气频率:应与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呼吸频率相近,每分钟__16~18__次。
触电急救:当遇到有人触电时,我们首先要使触电者__脱离__电源,如用干木棒或其他绝缘体拨开电线、切断电源等。如果触电者呼吸极其微弱,应立即进行__口对口__人工呼吸。
煤气中毒: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中迅速转移到__清新__的空气中,并注意呼吸道的__畅通__。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应立即进行__人工呼吸__;如果心跳停止,应进行__心肺复苏__。
溺水急救:现场抢救最主要的是将溺水者转移到岸上并进行岸边__抢救__。如果是在浅水中捞起,营救者可双手托住溺水者__腹部__,令其腰背向上,头、脚下垂,使__呼吸道__内的水自然流出,同时双手臂不时颠颤举动,也可起到__人工呼吸__的作用。若在深水中营救,营救者应从__背部__托起头或拉住胸,使溺水者__鼻__、口露出水面,安全地拖溺水者上岸。
重要提示:(1)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主要表现为大脑因缺氧昏迷。(2)在公共场所,如医院、影剧院、汽车站、单位会议室等都有禁止吸烟标志。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3)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状液态物质,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酗酒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幻觉;过量饮酒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过量饮酒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等。(5)急救时,第一位的工作是抢救生命,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日常生活中判断死亡的依据是呼吸和心跳停止;医学上判断死亡的标准是脑死亡,主要标志是脑电图显示平波。
 02  基础题)
1.下列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D)
A.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
B.酒精能让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
C.过量饮酒会导致生殖质量下降
D.长期过量饮用不会出现对酒精的依赖性
2.对触电者的急救方法是(A)
A.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断电源开关
B.直接去拉扯触电者
C.用铁棍挑开电线或推开电器
D.维持现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3.(南通中考)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急救措施应遵循的顺序是(C)
①使溺水者仰卧平躺 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③清除口鼻内污物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4.(玉林中考)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以下系统危害最大的是(D)
A.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5.某学校发生特大火灾,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据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B)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窗户
B.在山林中遇火,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C.所处地方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6.“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每一个香烟盒上都有的警示标志,但在全世界还是拥有相当多的烟民。请根据下表及有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美国由于吸烟导致的疾病
每年死亡人数
肺癌
10万人
心血管疾病
20万人
肺气肿
8万人
胃癌及其他癌症
3万人
母亲有吸烟史的婴幼儿死亡数
2 500人
(1)吸烟有害健康,人体内受危害的主要系统有__呼吸系统__。
(2)烟头点燃处温度可达到850 ℃,可产生约4 000种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主要是__烟碱和煤焦油__,其中__一氧化碳__极易跟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3)在2013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__二氧化碳__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__右__移动。
 03  中档题)
7.(潍坊中考)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地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B)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加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8.中共中央已经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下列与该通知精神不相符的是(B)
A.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B.最近国际烟草价格猛涨
C.使“禁烟令”真正得到落实
D.烟草燃烧污染公共环境、损害公众健康
9.醉驾会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原因是酒精会使人(A)
A.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B.血管舒张,血压升高
C.呼吸加快,记忆力下降
D.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运动乏力
10.关于口对口吹气法进行的人工呼吸,不正确的做法是(C)
A.病人仰卧,头后仰,衣领、腰带解开
B.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C.每分钟吹气次数5~10次
D.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口对口吹气
11.为预防突发事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D)
A.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B.掌握一些避难的常识
C.家中备用急救包,里面装有药品、食品、手电等物品
D.听信传言赶紧抢购食品和物品,如这次日本地震核辐射时抢购含碘食盐等
12.下列关于吸烟、饮酒、吸毒的相关叙述中,不科学的是(B)
A.青少年学生应该不吸烟、不酗酒,绝对禁止吸毒
B.长期吸烟会使人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明显增强
C.饮酒过多,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从而引起神经衰弱或智力减退
D.吸食毒品严重损害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还会让人成瘾
04  拓展题)
13.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灾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还会发生严重的疫情。请根据急救与防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旦发现有动脉出血的伤员,首先要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应该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口的__近心端__压迫止血。
(2)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应该马上实施__人工呼吸__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
(3)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为了防止发生疫情而接种疫苗属于__保护易感人群__,使用消毒液进行大面积消毒属于__切断传播途径__。
(4)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__抗体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疫苗通常是用__杀死或减毒的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1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寻求紧急救助,时间就是生命。下面的图解是哪种方法?
A.__拨打“120”__;
B__人工呼吸__和__心肺复苏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