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你从歌曲《春天的故事》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探究:“春天”是指什么?“1979年”和“1992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有一位老人”指谁?为什么要歌颂他?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课标要求: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2007.4L Y M1【追忆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们”小平语录摘选 邓小平(1904--1997)的“三落三起”
1933年,由于支持毛泽东而受排挤被解除党内职务。后被王稼祥任命为政治局秘书,是
为一落一起。
文革爆发后被打倒。1973年,周恩来推荐下
复出,是为二落二起。
1975年再次被打倒。1977年复出,是为三落
三起。一、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1、背景:
①“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人民渴望摆脱困境
② “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没有消除,个人崇拜、“两个凡是”仍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国家前进的脚步十分艰难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③邓小平为实现伟大转折而进行的努力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的发现,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标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1) 3、意义: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2)
破旧立新“左”倾错误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了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组织路线拨乱反正—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
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
①新道路
②新理论
③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开端)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材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邓小平阐明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中共十三大(1987年)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材料:大会确认: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特定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个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而中国目前仍远没有超出这个初级阶段。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背景:①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东欧巨变,苏联解体)②国内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和改革开放产生了疑惑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南方谈话 (199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判断实践的标准等问题--三个有利于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发展才是硬道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中共十四大(1992)
1、大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4)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1997)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概念解释:邓小平理论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平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步走战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一国两制全体人民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2、十一届三中全会*3、82中共十二大4、87中共十三大* 5、92年南方讲话*6、92年中共十四大7、97年中共十五大伟大的转折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逐渐形成酝酿
准备1、1978年中央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熟
完善完全
确立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
?①国际: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②国内:
A.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B.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背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形成过程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成为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
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阐述“三个代表”
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3、内容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根本、是基础条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出发点、归宿点和落脚点4、核心问题:⑴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⑵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1、“三个代表”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3、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5 历史地位: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知识延伸科学发展观1、概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提出时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3、确认: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就是树立党的理论旗帜。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有四次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请问哪四次会议、什么思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中共一大:马克思主义
2、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
3、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4、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
5. 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你知道吗?中共中央的几届几中全会是什么意思? 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
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
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
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
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
我们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
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
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在徘徊中前进,导致“徘徊”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人崇拜的束缚
B、邓小平尚没有恢复工作
C、文革造成的国民经济的全面崩溃
D、“左”倾错误的阻碍,“两个凡是”的束缚D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A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三大”C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资料,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1)根据图片资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三幅图撰写一个解说词(应包含时间、事件、影响等)。
答案:⑴图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图二:1928年春,朱德等率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三: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三位伟人各自的重要思想是什么?这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怎样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⑵思想及作用: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后期的新三民主义比起旧三民主义又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行动指南,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