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西风颂》—雪莱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阅
读
-
感
悟
历
史
墨
韵阅
读
-
感
悟
-
分
享 《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手法,诗人用优美而蓬勃的想象写出了西风的形象。那气势恢宏的诗句、强烈撼人的激情把西风的狂烈、急于扫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诗中比喻奇特,形象鲜明,枯叶的腐朽、狂女的头发、黑色的雨、夜的世界无不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雪莱在歌唱西风。他歌唱西风“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他歌唱西风不仅扫除了残枝败叶,而且“送飞翔的种籽到它们的冬床”。待到来年春天,西风的妹妹——东风驾临大地,就会“蓓蕾儿吐馨”,“漫山遍野铺上了姹紫嫣红”,出现一个春光明媚的新世界。雪莱没有把革命简单地看做消极的破坏力量。珀西·比西·雪莱(1792—1822),英国最具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第一节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 含义:
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它强调理想,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检视和抨击当时的社会,追求自由,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文学、音乐和美术方面。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唐璜》《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夜莺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侏儒查赫斯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阅
读
-
感
悟
-
分享“自由的使者”——拜伦 拜伦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他的抒情叙事诗《恰尔德 · 哈罗德游记》一经问世即轰动文坛。他塑造出的那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被人们称为 “ 拜伦式英雄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主要歌颂了欧洲反暴政、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拜 伦诗圣歌德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誉拜伦是:“思想界的君王。”鲁迅也说:“我早期对压迫民族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阅
读
-
感
悟
-
分享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地
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我仿佛听见鸟的歌说待不很久
人民就会强大
唯有革命
才能把地狱的污垢从大地除净。 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唐璜》阅
读
-
感
悟
-
分享拜伦:我的意图是要让唐璜在欧洲旅行一遭,要经历各种围城、交战、冒险,最后叫他到法国参加革命……目的是使我有可能指出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 思考:浪漫主义文学的取材(内容)有何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在内容上的特征:
揭露现实,描写广阔的历史场景,
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唐璜》——绝顶天才之作阅
读
-
感
悟
-
分享雨果: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留下丰富宝贵的文学遗产阅
读
-
感
悟
-
分享 爱斯梅拉达最美,她外表美丽,又能歌善舞,善良快乐,但却成了教会的迫害对象,折翼天使,坠落人间。
卡西莫多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敢爱敢恨,充满对爱情的追求,在这个外表丑陋的人身上,看到一种人性的美。
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集虚伪与丑恶于一体。它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者。宗教的禁欲主义扭曲了他的灵魂。
法比斯势利薄情,见风使舵。一方面甜言蜜语与姑娘幽会;另一方面当情人落难时他却正在向国王的女儿献殷勤《巴黎圣母院》阅
读
-
感
悟
-
分享《巴黎圣母院》剧情简介《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创作于1830年7月。主要故事情节是: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卡西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拉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使她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卡西莫多将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被绞死。卡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死在她的身边。 阅
读
-
感
悟
-
分享
阅
读
-
感
悟
-
分享 你觉得哪个主人公最美?美在哪里?
你觉得卡西莫多丑吗?
在他身上我们能找到哪些美丽的东西?
你对美与丑有何看法?爱斯美拉达:外表美丽且心地善良。
副主教克洛德:外表体面但内心险恶。
卡西莫多:外表丑陋但内心纯真。美与丑都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区别是内在的!阅
读
-
感
悟
-
分享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巴黎圣母院》—雨果阅
读
-
感
悟
-
分享2、创作手法: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语言奔放,情节离奇,出奇制胜,但又感情真挚。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内容上:反映现实,憧憬未来;强调情感,追寻理想,反对崇尚理性,歌颂本能感情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内容上:反映现实,憧憬未来;强调情感,
追寻理想,反对崇尚理性,歌颂本能感情
(2)创作手法: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语言奔放,
情节离奇,出奇制胜,但又感情真挚。
(3)发展水平:不平衡,英法最高
二、浪漫主义乐章1.摇篮和中心:德国和奥地利2.代表人物及作品:阅读教材,概括 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音乐世家,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1802年以后,耳疾日益严重,以致失聪,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贝多芬最辉煌作品是9部交响曲。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次作品中充满时代的精神,蕴涵革命力量。代表作品为《第3(英雄)交响曲》《第5(命运)交响曲》。
随着社会的变革,贝多芬的后期作品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多的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类心灵。代表作品为《第6(田园)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阅
读
-
感
悟
-
分享(1)历史地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2)代表作品及特色:
①早期
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②后期
作品:《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艺术特色: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类心灵,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贝多芬(1770—1827)阅
读
-
感
悟
-
分享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
革命精神。阅读-探究 籍里柯(法)
《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法)
《自由引导人民》三、向着自由前进——浪漫主义绘画艺术阅
读
-
感
悟
-
分享色彩上:
题材上:
构图上:
情感表达上:
比较阴沉反映当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注重画面完整和统一淡化理性,强调感性阅
读
-
感
悟
-
分享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诉诸于阅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诉诸于听觉。美术是感观的艺术,诉诸于视觉。浪漫主义之风吹向文学、音乐,也吹向也画坛。阅
读
-
感
悟
-
分享 《梅杜莎之筏》是籍里柯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杰作。画中表现的是1816年7月发生的法国“梅杜莎号”巡洋舰的海难事件。“梅杜莎号”在舰长的错误指挥下,搁浅在毛里塔尼亚海滩,舰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丢下的150余名乘客,只好搭制简陋木筏飘泊大海。数天之后,惨剧发生:人们饥饿难耐,互相残杀,啃吃死者的肉,最后,木筏被救,15条生命奄奄一息。席里柯以金字塔形构图,把焦点集中在筏上的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金字塔形"的塔尖上摇动红巾的人,喻示着法国人民在苦难斗争中的希望。阅
读
-
感
悟
-
分享自由引导人民
(法)德拉克洛瓦思考:你如何理解《自由引导人民》内涵的?阅
读
-
感
悟
-
分享这部油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人民为推翻波旁王朝而进行的“七月革命”。其中的女性形象象征着自由,她呼唤和引导起义者冲锋。她左边挥舞着手枪的少年和右边戴高筒帽子的大学生以及后面高举军刀的工人,都象征着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冲出硝烟,踏着同伴的尸体勇往直前。这幅画歌颂了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斗争,鼓舞着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整幅画场面气势磅礴,用生动的人物造型,丰富炽烈的色彩烘托出一种斗志昂扬的气氛。 阅
读
-
感
悟
-
分享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历史是文化的镜子,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魅力和光彩。阅读下列材料,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结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四、透视浪漫主义阅
读
-
感
悟
-
探究浪漫主义出现的原因透视浪漫主义材料一经济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其在欧洲的迅速延伸。阅
读
-
感
悟
-
探究工业革命时的富婆们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阅
读
-
感
悟
-
探究材料二:动荡的法国 动荡的欧洲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
(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20—1823西班牙革命
(反对专制统治)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革命
(要求废除农奴制)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阅
读
-
感
悟
-
探究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浪漫主义之父----卢梭材料三: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阅
读
-
感
悟
-
探究工业革命使经济发展,传播了浪漫主义法国大革命震荡欧洲,讴歌革命,讴歌英雄。启蒙思想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对社会现状
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
界的思潮,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
代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之“义”浪漫主义产生原因阅
读
-
感
悟
-
探究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反思浪漫主义积极:指出理性的局限性,凸显人的情感和个性。反映现实,憧憬未来,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消极:造成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阅
读
-
感
悟
-
探究浪 漫 主 义本课小结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
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
失望的讽刺画。” 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
坛出现(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B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
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
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 )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C3.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
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阅
读
-
感
悟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