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并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3.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 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难点 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并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屏幕出示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的简介及其名言。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只有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 认真思考和领悟,明确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用名人名言创设意境,明确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 (一)巴斯德的科学探究过程1、过渡:生活中,尤其是天气温度较高时,我们吃剩的饭菜放置时间久了,还能继续食用吗,为什么?你认为食物长时间放置导致变质的原因是什么?(图片展示:霉变的馒头、腐败的饭菜等。)早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就已经证实食物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且在此之前人们普遍相信一种所谓的“自然发生说”,但是,巴斯德根据自己的研究实践,不相信微生物可以自然发生。明确巴斯德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11中“探究的基本过程”,根据巴斯德的实验,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2)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3、播放鹅颈瓶实验的过程的视频,4、精彩回顾---鹅颈瓶实验的过程(1)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有何作用呢?(2)在巴斯德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你认为该实验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点拨:实验中精确地设计了A、B装置作为对照实验,控制了实验变量的唯一。(二)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请归纳巴斯德实验探究的过程,共经历了哪些步骤环节?点拨:巴斯德证明自己假设的过程,就是一个生物学科学探究的过程,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三)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点拨: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在科学探究中常常多种方法并用。屏幕展示图文资料: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让学生详细了解这四种方法的特点。学以致用,对号入座 学生对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的来源产生兴趣,有强烈探寻结果的欲望。自读目标,识记了解本节主要内容。认真观看视屏,并积极思考问题结合教材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体会生物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结合巴斯德的探究过程,体会生物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以“自然发生说”与学生当前的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的欲望。围绕目标进行学习。视屏直观生动的展示了鹅颈瓶实验的过程,对于同学们理解,有很好的帮助。理解对照试验、变量、对照组、实验组是重点,多帮助学生理解。巴斯德的探究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探究的例子,因而不难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常用的探究方法。
课堂小结 同学们一起回答问题 巩固所有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 )A.低温和干燥 B.低温和潮湿C.高温和干燥 D.低温和室温 2.探究过程中需要(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和测量法 D.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3 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运气好 B. 动脑设计了曲颈瓶C. 观察时认真 D. 实验用具好看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证明的达尔文 B. 巴斯德C. 施莱登 D. 施旺 5.对实验结果认识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但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B.实验结果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C.有时实验没有结果D.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不一定支持假设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拓展提高 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独立思考,积极回答。 对所学知识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够很好地提升
板书
1.探究的基本过程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2.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1.探究的基本过程
2.探究的常有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生物济南版 七年级上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科学探究方法
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
名 人 名 言
经由正当研究方法的过程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生活中腐败变质的食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使鲜美的肉汤变质的微生物,
是来自于空气,还是来自于肉汤自身?
提出问题
观点之一: 来自于肉汤自身
观点之二: 来自于空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爱国化学家 。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
作出假设
我支持
观点之二: 来自于空气
我可用实验证明
鹅颈瓶实验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使鲜美的肉汤变质的微生物,
是来自于空气,还是来自于肉汤自身?
得出结论
观点之一: 来自于肉汤自身
观点之二: 来自于空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A
B
空气 、 微生物都可进入
第一步
装瓶
精彩回顾 鹅颈瓶实验
空气能进入,而微生物不能进入
思考:B瓶鹅颈妙在何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A
B
第二步
煮沸
思考:
加热煮沸的目的是什么?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4年后仍新鲜如初
3天以后肉汤变质
A
B
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察
第三步
观察
微生物的有无
思考:
两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B
A
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第四步
长颈打断
思考:
B打断了瓶颈后,肉汤有何变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相关链接
变量:在科学试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思考:
鹅颈瓶实验对照组哪一组?
思考:
鹅颈瓶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微生物
对照实验:为验证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设计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在对照试验中往往只有一个变量。
理想状态下的一组为对照组;人为控制变量的一组为实验组
A
精彩回顾 巴斯德探究实验全过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提出问题: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
作出假设: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
制定计划:
一定要设置对照试验,而且变量只能有一个
实施计划:
现象:A装置肉汤变酸,B装置肉汤不变酸
得出结论: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表达交流:
交流实验心得,以达成共识,获得科学结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关键)
前提
思考: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探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若得出结论与作出的假设不相符,应重新假设,再次进行科学探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量法
调查法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方法并用。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观察法
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利用特定的材料和用具,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测量法
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调查法
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实地调查是生物学研究常用调查方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调查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量法
以下运用了哪种科学探究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细心观察 勤于动脑
多问问题 善于动手
单一变量 对照实验
生物探究 其乐无穷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 )
A.低温和干燥 B.低温和潮湿C.高温和干燥 D.低温和室温
2.探究过程中需要(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和测量法 D.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3 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
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
A. 运气好 B. 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 观察时认真 D. 实验用具好看
D
D
B
4. 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证明的
A. 达尔文 B. 巴斯德 C. 施莱登 D. 施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5.对实验结果认识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但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B.实验结果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C.有时实验没有结果
D.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不一定支持假设
B
D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4.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一、探究的基本过程
巴斯德实验
科学探究的环节
若得出结论与作出的假设不相符,应重新假设,再次进行科学探究
对照试验
二、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量法
调查法
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探究的基本过程
2.探究的常用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课本P13
巩固提高 1 、 2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同步练习
一、选择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制订计划 ⑤实施计划 ⑥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试验 B.实验法中可以没有观察
C.观察法要求不对被研究对象施加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D.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3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两处应是( )
A. 20℃ 不充足 B. 20℃ 充足 C. 30℃ 不充足 D. 30℃ 充足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充足
乙 暗室 一 二
4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 )
A.低温和干燥 B.低温和潮湿 C.高温和干燥 D.低温和室温
5.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观察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 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
6.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某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掌握全校学生患近视的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7.下面是小刚在调查昆仑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也要记录在案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
C.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但较安全的路线
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
8. .探究过程中需要(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和测量法 D.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9 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
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
A. 运气好 B. 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 观察时认真 D. 实验用具好看
10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证明的
A. 达尔文 B. 巴斯德 C. 施莱登 D. 施旺
二、填空
11.(4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玻璃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哪一个环境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
12有一次小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华觉得很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 地方培养,把乙放在 地方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参考答案
选择
B
B
B
D
A
C
D
D
9.B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