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三单元 10 《答谢中书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三单元 10 《答谢中书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02 16: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谢征,作者的朋友。
中书,是官职称谓。回复题意: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是个才略过人的人。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世人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
(452-536),字通明,丹阳秣[mò]陵(今江苏江宁)人。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归隐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谢征本邀请陶弘景入朝为官,而陶弘景在回信中描山绘水,是表明自己对自然美的喜好、痴迷,婉拒谢征的好意,并以此信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封书信,主要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写作背景简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正音,正确朗读tuíyù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让我们通过朗读领略文章的美。
朗读方法:看清字,读准音,口齿清楚,缓急有序,轻重有度,感情充沛,一气呵成。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颓与(tuí)(yù)四 时歇沉 鳞四季颓与消散潜游的鱼奇奇丽、奇妙坠落参与,这里指欣赏研读探究
??
(1)山川之美,美在何处?请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合作探究: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研读探究
??
(1)山川之美,美在何处?请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3,文章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4,这些景物又有怎样的特点?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高伟水:清秀石、竹、林:色彩丰富晓雾、猿鸟、夕日、沉鳞:晨昏变化高峰如云 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相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意境美
研读探究
??
(1)山川之美,美在何处?请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文中景物众多,各具特色。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去描写景色的?
(可在文中圈画标记,找出来后,请读一读,说一说?)
品味美景用仰视的角度来写山之高,高耸入云的雄壮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用俯视的角度来写水之清,清澈见底的秀丽之美 用远眺的方式来写远处石壁,五色绚丽之美。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用近看的方式来写青林翠竹,描写青翠的色彩之美 用静态描写的方式,写出早、晚不同时间段的自然生机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用动态描写,还有视觉听觉结合的方式,写出动物鸣叫嬉戏的灵动美。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先仰视,后俯视。以高低不同角度变换写景先远景,后近景:以不同景物空间变换写景先静景,后动景:以不同时间、感官变换写景品味探究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 ,有 ;
时间跨度:有 ,有 ;
景物状态:有
,有 ;
感官冲击:有 , 有 。
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静景(高峰……具备)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视觉(高峰入云) 听觉(猿鸟乱鸣)动景(晓雾……竞跃)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的自豪之感。。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
①山水相映之美。
②色彩配合之美。
③晨昏变化之美。
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3)语言美。
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写景方法口诀
要把景物描写好,掌握方法不可少;
仔细观察抓特征,调动五觉多视角;
动静相衬要巧妙,语言优美效果好;
景中有情情要真,勤学苦练最重要。收获:既要多个角度(方式)去欣赏美景,
也别忘了多角度(方式)地描写景物,文章才会更美试用一段话描写福州或家乡的美景。
(可仿写本文的格式)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