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孟子》二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ē)
B.公孙衍(yǎn) 拂士(bì) 曾益(zēng)
C.拂乱(fú) 孙叔敖(ào) 妾妇(qiè)
D.亲戚畔之(pàn) 域民(yū) 筋骨(jīn gǔ)
2.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B.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C.得道者多助(道理)
D.委而去之(放弃)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一怒而诸侯惧
D.入则无法家拂士
4.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填空。
孟子,名 , 时期著名的 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3)往之女家( )
(4)与民由之( )
8.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10.用自己的话说说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
1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2.(2015·广东南海月考)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
13.名句默写。
(1)(2016·江西中考) ,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2016·山东东营中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 。?
(3)(2016·福建福州中考)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国恒亡。?
14.(2017·山东济宁模拟)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百里奚/举于市
D.行拂/乱其所为
15.(2016·北京海淀期末)孟子用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和( )这两句。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6.导学号89084051(2016·山东威海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①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选自《孟子·万章下》)
注①善士:品德高尚的人。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
(2)请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孟子交友的原则。
17.(2015·湖南长沙中考)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 ②舍生取义 ③愚公移山
④择善而从 ⑤任重道远 ⑥诲人不倦
⑦一鼓作气 ⑧见贤思齐
(3)【观点大讨论】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
21 《孟子》二章
练基础
1.B 解析 A项,“鬲”应读“ɡé”;C项,“敖”应读“áo”;D项,“域”应读“yù”。
2.C 解析 应为“仁政”。
3.C 解析 A项,“衡”同“横”;B项,“畔”同“叛”;D项,“拂”同“弼”。
4.D 解析 A项,介词,凭借/介词,来;B项,代词,她/动词,去、往;C项,介词,在/介词,与;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5.D 解析 D项正确划分是: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轲 战国 思想 儒家 亚圣
练提能
7.(1)真正,确实 (2)怎么,哪里 (3)同“汝”,你 (4)遵循
8.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9.“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11.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练中考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1)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2)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4.D 解析 应为“行/拂乱其所为”。
15.A D 解析 B句强调的是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C句强调的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16.(1)所以要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以了解他们的为人)。这就是上与古人交朋友。
(2)结交天下善士,天下善士“未足”结交古人,结交古人要论世知人。
参考译文 孟子对万章说:“一乡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国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国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认为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就又上溯历史,评论古代的人物。吟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著作,(但)不了解他们的为人,行吗?所以要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以了解他们的为人)。这就是上与古人交朋友。”
练素养
17.(1)示例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孔子——韦编三绝
(2)答案 ③⑦
解析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3)示例 赞成。家长在学校附近买学区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22 愚公移山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chéng sè) 迂(yū)
B.荷担者(hè) 箕畚(jī běn) 始龀(chèn)
C.穷匮(kuì) 厝(cuò) 冀之南(yì)
D.万仞(rèn) 亡以应(wú) 雍南(yōng)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老人)
B.汝心之固(思想)
C.何苦而不平(担心)
D.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经)
3.下面的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方/七百里
B.惩/山北之塞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投诸/渤海之尾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始一反焉 “ ”同“ ”, ?
(2)汝之不惠 “ ”同“ ”, ?
(3)河曲智叟亡以应 “ ”同“ ”, ?
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
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C.投诸渤海之尾 诉诸法律
D.聚室而谋 斯是陋室
6.下列对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
B.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0.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
?
?
11.下列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12.(2016·湖北武汉单元测试)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B.《列子》是西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著的。
C.《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D.《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
13.导学号8908405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①鹬(yù):一种水鸟。②拑(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赵且伐燕( )
②以弊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14.(2016·重庆中考)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板、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 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 “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暖冬计划”指的是?
?
?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
活动形式二:?
?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参考答案
22 愚公移山
练基础
1.C 解析 “冀”应读“jì”。
2.D 解析 “曾”用在“不”前,表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3.C 解析 应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1)反 返 往返 (2)惠 慧 聪明 (3)亡 无
没有
5.C 解析 C项中的“诸”意思都是“之于”。A项中的“且”分别解释为“况且”“将近”。B项中的“曾”分别解释为“连……都……”“同‘增’,增加”。D项中的“室”分别解释为“全家人”“房屋”。
6.D 解析 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是A、B、C三项,操蛇之神的帮助是意料之外,不是愚公的想法。
练提能
7.(1)水的南岸 (2)削减 (3)更替
8.(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山怎么样呢?
(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9.D 解析 D项中的“以”都解释为“凭借”;A项中的“其”分别解释为“他的”“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B项中的“焉”分别解释为“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不译”;C项中的“然”分别解释为“……的样子”“对”。
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1.D 解析 愚公不仅有移山的决心,而且有具体的办法和行动,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练中考
12.B 解析 《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著的。
13.(1)①将要 ②使……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渔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4)示例 ①从苏代的角度看: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于接受;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②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渔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渔人!所以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这件事。
练素养
14.(1)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2)示例 活动主题:安全取暖,从我做起 活动形式:举办“安全取暖”活动讲座 开展“安全取暖”手抄报比赛(须围绕如何安全使用和保护取暖设备、保障自身安全等方面来设计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3)示例 张薇同学,你是“暖冬计划”的受益人,知恩图报,表达感激之情是应该的,这并不是出风头,你就不要有这样的顾虑啦,好吗?
23 周亚夫军细柳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绛侯(jiàng) 棘门(jí) 都尉(dū)
B.按辔(pèi) 持兵揖(yī) 介胄(wèi)
C.嗟乎(jiē) 曩者(nǎng) 邪(yé)
D.彀(gòu) 先驱(qū) 诏(zhào)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大入边(侵入边境)
B.已而之细柳军(到,往)
C.上自劳军(劳动)
D.天子先驱至(先行引导的人员)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B.将以下骑送迎
C.称善者久之
D.军士吏被甲
4.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使人称谢
古义: 今义: ?
(2)壁门士吏
古义: 今义: ?
(3)持节诏将军
古义: 今义: ?
(4)请以军礼见
古义: 今义: ?
5.填空。
(1)《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 》。作者 ,字 ,西汉夏阳人,伟大的 和 。?
(2)《史记》原名《 》或《 》,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它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 、 、三十世家、 ,共 篇,五十二万多字。?
6.导学号89084053(2016·山东济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狝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⑦!”孟尝君曰:“善。”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舍人:侍从。②鲁连:战国时齐国人。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耨(yáo nòu):古代除草的农具。⑤之:这里是“用”的意思。⑥不肖:没有才能。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这难道是治理国家、教化百姓的方法吗?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划一处)
拙 则 罢 之 不 肖 则 弃 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3)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 的道理。?
7.(2016·黑龙江中考)综合性学习。
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比五年前增加1 500万,已高达3.16亿。2016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无烟日,学校准备开展以“无烟中国,无烟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学校的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生活中哪些公共场所常有吸烟现象?请至少列举出三个。
(3)为了让烟民更好地戒烟,请想出两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23 周亚夫军细柳
练基础
1.B 解析 “胄”应读“zhòu”。
2.C 解析 “劳”的意思应为“慰问”。
3.D 解析 “被”同“披”,穿。
4.(1)告知 感谢 (2)营垒 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3)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节日,节约 (4)请允许我 希望对方做某事
5.(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司马迁 子长 历史学家 文学家
(2)太史公书 太史公记 纪传体通史 十表 八书 七十列传 一百三十
练中考
6.(1)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2)曹沫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
参考译文 孟尝君田文因为瞧不起他门客中的某人,因而就想把他赶走。鲁仲连对孟尝君说:“猿狝猴如果离开树木浮游水面,它们动作没有鱼鳖灵敏;要说经过险阻攀登危岩,良马也赶不上狐狸。曹沫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假如叫曹沫放下他的三尺长剑,让他改拿耕田的器具,和农夫一样在田里工作,那他连一个农夫都不如。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舍弃他的长处,改而使用他的短处,即使是尧也有做不到的事。现在派人去做他无法做到的事,就说他没有才能;教人做他做不了的事,就说他笨拙。因为笨拙便罢用他,因为没有才能便遗弃了他……这难道是治理国家、教化百姓的方法吗?”孟尝君说:“好。”于是没有赶走这个门客。
练素养
7.示例 (1)①控烟禁烟,无烟无害。②无烟你我他,健康靠大家。
(2)网吧、商场、车站、酒店、餐厅等。
(3)在烟草的包装上增加健康警示语;印发禁烟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到社区演讲等。
24 诗词五首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lú) 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谩有(màn)
B.不胜簪(zān) 燕脂(yān)
折戟(jǐ) 搔头(sāo)
C.沉沙(chén) 干戈(gē)
未销(xiāo) 蓬舟(péng)
D.梦魂(hún) 殷勤(yān)
嗟日暮(jiē) 提携(xié)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飞鸟相与还(相互)
B.浑欲不胜簪(简直)
C.折戟沉沙铁未销(销蚀)
D.我报路长嗟日暮(回答)
3.下列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
B.城/春草/木深
C.半/卷红旗/临易水
D.天接云涛/连晓雾
4.导学号8908405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赤壁》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B.《雁门太守行》作者捕捉“半卷红旗”这个景象入诗的作用:“半卷红旗”是正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C.《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D.《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5.填空。
(1)陶渊明,字 ,又名潜,号 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朝代)诗人、文学家、辞赋家、 家, 诗派创始人。?
(2)杜甫,字子美,自号 , 代伟大的 诗人,被后人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 ”。杜甫的诗歌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李贺,字长吉, 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有“ ”之称,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与“诗圣”杜甫、“诗 ”李白、“诗 ”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4)杜牧,字牧之,号 , 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5)李清照,号 , 代女词人, 词派代表,有“千古 ”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和“ ”。?
7.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8.名句默写。
(1)(2016·江苏苏州中考)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2016·江苏南京中考)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2016·江西中考)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2016·山东潍坊中考)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其五)〕
(5)(2016·山东潍坊中考)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9.(2016·陕西中考)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10.导学号89084055(2016·贵州遵义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本诗语言有何特点?
(2)“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
11.(2017·广西贵港中考)对联、歇后语综合题。
(1)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
千里送鹅毛——?
12.请参加名著阅读活动,看谁收获最大。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两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2)“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
(3)“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参考答案
24 诗词五首
练基础
1.D 解析 “殷”应读“yīn”。
2.A 解析 相与:相伴。
3.D 解析 A项,应为:结庐/在人境;B项,应为:城春/草木深;C项,应为:半卷红旗/临易水。
4.B 解析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
5.(1)元亮 五柳 东晋 散文 田园 (2)少陵野老
唐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 (3)唐 诗鬼 仙 佛 (4)樊川居士 唐 (5)易安居士 宋 婉约 第一才女
练提能
6.心远 悠然
7.示例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练中考
8.(1)悠然见南山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感时花溅泪 (4)而无车马喧 (5)甲光向日金鳞开
9.草、木、花、鸟。
10.(1)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
(2)“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
练素养
11.(1)示例 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
(2)各显神通 礼轻情意重
12.示例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同时又很幽默。(2)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打死白骨精,最终救出师父等人。(3)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