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学习总结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阶段
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前(1949~1966年)
党中央制定“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等方针,取得了巨大成就,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
党中央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等方针,中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文艺创作获得大丰收,主要成就有文学作品《红岩》《红日》,电影戏剧作品《上甘岭》《南征北战》等,其他还有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等
“文革”时期(1966~1976年)
一部分科学家排除干扰,取得了一定成就,如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等
党中央发起“上山下乡”运动和“教育大革命”,教育事业遭到破坏
“双百”方针遭破坏,出现文化凋零局面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如运载火箭领域里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信息技术领域里的巨型计算机,生物工程领域里的基因测序等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完善教育立法。中国教育事业成就斐然,实现“两基”,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已成体系
邓小平提出“二为”方向,恢复“双百”方针,中国文化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春天,如设立各种文化艺术奖项(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
例题 (2017·课标全国Ⅲ,31)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题思路]
一明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实主义绘画。
二抓关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1954年”“《婆媳上冬学》”,说明该画反映了社会
现实。
三析选项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片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
排除
B项
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片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
排除
C项
图片真实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
正确
D项
图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
排除
答案 C
——论证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1)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分为两类:
①在题干中提出历史结论或以一段材料作为论点,要求学生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之相符合的论据或结论。
②在题干中列出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2)命题趋势:该题型选取材料灵活且覆盖面广,所呈现的结论多是课本中未出现的,而用来验证结论的史实则多是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既能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又能考查所学知识与题目论点的有效结合,因此,近几年高考中对该题型的考查力度呈递增趋势。
(3)题型特点:此类考题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准确解读,往往要从近似备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属于较难题型。
解答技巧
(1)注意史论结合:即选择正确答案时,要运用正确的史学理论去评价史实,平时学习时就要深入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分析历史概念各角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比较其异同。
(2)多角度理解结论:要真正理解论点所阐释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内涵与外延。
(3)备选项的仔细比对:做题时既要注意论点与论据的对应,还要明确论据与论点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关系,论证是否合理等,通过多角度对比后选出最佳选项。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教育与文艺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其作用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评价;二要注意将中国现代的科技、教育与文艺发展的历史与同时期政治、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三要注意将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科技、教育与文艺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就。(重点)
2.理解党和政府在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难点)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难点)
一、“两弹一星”和“神舟”五号
1.“两弹一星”
(1)概况
①背景:新中国诞生不久,工业体系尚未建立,科技落后,人才缺乏。
②目的: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③决策:1955~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果断决定研制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原子弹和导弹
①成就:在青年科学家邓稼先的领导下,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②核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③和平利用:中国先后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电力。
(3)卫星
①概况:1956年10月,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提议;从美国归来的科学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②成就: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2.“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1)背景: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成就
①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中国的航天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②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返舱并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成就的取得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1)事件: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意义: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哪一重大科技成就?
提示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开始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什么?
提示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
二、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1.成就
(1)中国电子计算机研制始于1958年,首先研制成功电子管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相继研制成功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制出“银河Ⅰ型”“深腾”等巨型计算机,表明中国高端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2.意义:对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思维点拨]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尤其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1.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
2.成就:1973年育成“南优2号”杂交水稻。
3.影响
(1)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袁隆平提出的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知识点拨] 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4.下图人物曾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是谁?他有何突出贡献?
提示 (1)袁隆平。
(2)贡献: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主题 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及其影响
1.“两弹一星”
史料一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教你读史]
划线句子表明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立场: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问题思考]
(1)结合史料一,分析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目的。
答案 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
环境。
史料二 如果(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
划线句子阐述了“两弹一星”在维护国家安全、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方面的重大历史意义。
[问题思考]
(2)史料二中邓小平主要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史料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问题思考]
史料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据上述史料指出,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2)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现代中国科技的影响
史料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 000多亿元。
——《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新时期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正确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科技进步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中国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沉重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其遏制中国社会发展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2)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缓解和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1.“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
2.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
贡献。
3.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推动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1.(2018·广东六校联考)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答案 A
解析 根据“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可知当时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因此美国认为“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故A项正确。
2.(2017·洛阳高二期末)“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有力地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被打破
答案 D
解析 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断,也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但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因此被打破,依然是美苏两极格局。
3.(2018·广东名校联考)法国航天问题专家、《中国太空人》一书的作者菲利普·古尔说:“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是( )
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B.“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被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D.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需抓住材料中的“航天技术”“21世纪”等关键信息。A项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发生于1970年;D项发生于1964年,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展开。我国科学家首次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是在(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浪潮中
B.“大跃进”正风行全国之际
C.“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局面下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D
解析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成“银河—Ⅰ号”计算机,这是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1983年处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选D项。
5.(2018·北京东城区联考)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答案 C
解析 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基础达标]
1.(2017·新疆学业水平测试)1964年10月28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实验的成功,它显示出中国国防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实验”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答案 A
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64年”及材料中“中国国防力量已进一步加强”得出此实验指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是( )
A.增强了国防力量
B.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局面
C.加速了信息化发展
D.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答案 A
解析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故选A。
3.我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成就是( )
A.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B.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D.我国相继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答案 D
解析 A、B、C与题意不符;两大核电站的建成,是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故D正确。
4.高二(五)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举办了一个“建国以来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展”,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枚烟标,它们反映了( )
“70”烟标 “卫星”烟标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 B
解析 由“‘70’烟标”和“‘卫星’烟标”的名称可判断,这是为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下图分别为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要紧扣“实现飞天梦想”“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6.我国跨入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型”计算机诞生
C.“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银河Ⅲ型”计算机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97年,“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跨入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世界先进行列。
7.“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一经典遗传理论禁区被突破的标志是( )
A.“南优1号”培育成功
B.“南优2号”培育成功
C.“超级杂交稻”培育成功
D.“超级杂交稻2号”培育成功
答案 B
解析 “南优2号”是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8.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其(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答案 C
解析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推向世界,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称为“革命”。
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这四幅图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图二——“神舟五号”飞船
C.图三——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
D.图四——“神7”宇航员翟志刚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图二是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意义有( )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彻底完善了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
③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①正确;高尖端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正确;②说法明显错误;③说法不符合史实。
[能力提升]
11.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是为了( )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迫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
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在当时美苏争霸和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开展的,故A项正确。
12.“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邓稼先等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①②正确。同时材料信息说明当时中国还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④错误;从时间信息分析③错误,原子弹在改革开放前研制成功的。
13.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一”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答案 B
解析 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多方面,高科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一定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故选B。
14.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为他( )
A.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B.研制出“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
C.培育成杂交水稻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
答案 C
解析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利于解决世界上的粮食问题。
15.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 A
解析 “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至1957年,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南优2号”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D项
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三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四 “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4)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1)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么恶劣,我们都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所有
事情。
(2)水稻杂交技术。
(3)成就:原子弹、杂交水稻、航天技术。影响: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加强了国防,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第14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目的。(重点)
2.理解贯彻“双百”方针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难点)
3.探究“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重难点)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提上日程。
(2)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提出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含义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意义
(1)“双百”方针正式成为中国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方针。
(2)“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带来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春天。
5.成就
(1)小说、诗歌、散文等领域涌现出许多革命历史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产品。
(2)戏剧舞台和银幕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思维点拨] “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
1.“双百”方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提示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以下优秀作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蔡文姬》 《青春之歌》
提示 说明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使文艺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双百”方针的破坏
1.原因
“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了极“左”思潮的破坏,一些学术问题被当做政治问题进行批判。
2.表现
(1)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被点名批判,如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2)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被肆意迫害。
(3)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种、剧目被停演,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3.影响:严重影响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和学术的进步。
3.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 (1)问题:反映了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损害。
(2)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
三、欣欣向荣的新时期文艺
1.背景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文艺领域经过拨乱反正后,“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2.表现
(1)短篇小说:代表作是率先揭示极左思潮的《班主任》。
(2)长篇小说:一大批文学精品陆续问世。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
(3)报告文学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巨大的思想力量受到欢迎。代表作《哥德巴赫猜想》。
(4)艺术领域杰作频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知识点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双百”方针,为艺术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使科学文化领域迸发出蓬勃生机。由此可见,文学艺术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正确理论方针的指导。
4.“文化大革命”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 “双百”方针能否贯彻,直接关系到文学艺术的兴衰;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主题 “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的含义及实质
史料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①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指出:“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教你读史]
①“百”是多的意思,“百花齐放”即多种“花”同时开放,是指在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②“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但是“放”和“鸣”并不是毫无限制的,要在宪法的允许范围内。
[问题思考]
(1)结合史料,说一说“双百”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史料,分析毛泽东“不让哪几种花开放”?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在科学文化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提倡和发扬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绝不能让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方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思想开放。
说明了“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格局。
2.“文化大革命”对“双百”方针的破坏
史料 随着“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响起,很多文艺作品被打成“封资修”而遭到批判。……“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都写着《梁祝》是大毒草,说工人听了《梁祝》,机器开不动了;农民听了《梁祝》,锄头举不起来了;解放军听了《梁祝》,枪杆子打歪掉了”。
——《东方早报》
[问题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 (1)“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2)“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损害。
3.“双百”方针的发展
史料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什么?有何影响?
答案 本质:人民的文艺。影响: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发展了“双百”方针,为文艺事业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双百”方针的经验和教训
(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2)科学与文化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
(3)“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发达的方针。
(4)坚持“双百”方针,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5)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①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②科学与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③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1.“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2.“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为人们提供了沉痛的教训。
3.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实行,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1.下图所示邮票中文学艺术方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提出的背景包括( )
①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已经消失 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③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 ④知识分子还未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国内矛盾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故社会矛盾已经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①。
2.1956年,毛泽东讲道:“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所说的春天是指新中国的诞生
B.体现为在艺术和学术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其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毛泽东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在艺术和学术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但对于不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文艺学术思想是不能传播和提倡的。
3.(2017·湖北稳派高三强化训练)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二为”方向的提出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可知,此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
4.王小波在回忆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时说:“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这一时期推行“八个样板戏”的目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B.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C.借样板戏实现文化专制 D.样板戏有助于教知识
答案 C
解析 “八个样板戏”是不符合“双百”方针的,不适合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情,不能满足人们对文艺文化的需求,它们只是江青等人实现文化专制的工具。
5.(2017·上海外国语学校期末检测)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科学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艺工作的“又一个春天”的表现不包括( )
A.出现了《五朵金花》《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
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C.出现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优秀作品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相引领风骚
答案 A
解析 文艺工作的“又一个春天”指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A项是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领域取得的成就。
[基础达标]
1.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以下四幅题词哪一幅是毛泽东为科学文化工作的题词( )
答案 C
解析 1956年毛泽东为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双百”方针,因此,C“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符合题意。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
A.发展科技文化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 A
解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和政府针对科技文化领域提出的方针,故A项正确。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是“双百”方针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训;“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
3.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D.“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答案 C
解析 “双百”方针是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其内容是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在发展文艺方面的积极方针,故选C项。
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旨在( )
A.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B.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C.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D.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双百”方针中的“百花齐放”针对的是文学艺术领域,故选D。
5.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答案 A
解析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1959年”、电影的繁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我国的文艺界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6.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 )
A.“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
答案 D
7.(2018·泰安高二检测)人们对当时的文艺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
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B.“文化大革命”中
C.1958年“大跃进”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文艺领域百花凋零,样板戏“一统天下”,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这种现象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遭到破坏而产生的,故选B。
8.(2017·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该时期应是( )
《西游记》剧照 《红楼梦》剧照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答案 D
解析 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可看出,改革开放后,由于坚持“双百”方针,我国的科技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9.“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春回大地,新中国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并走向繁荣,主要表现在( )
①出现新题材,扩大新视野 ②表现手法多样化 ③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硕果累累 ④文艺期刊大幅度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解题关键是要把握住文艺发展集中表现在哪几个领域,结合所学知识,①②③④都能体现。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文艺学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答案 A
解析 “双百”方针的贯彻有利于知识分子开拓创新,促进了文艺学术的繁荣。
[能力提升]
11.在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讲到“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以适应国家对知识分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由此判断“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
B.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
C.避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D.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答案 A
解析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共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
12.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折磨致残的何迟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 )
A.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进步人士的抵制
B.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得不到一些人的理解
C.文艺和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答案 D
解析 何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折磨致残说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破坏,所以D项正确。A、B两项显然与题意不符;“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C项不正确。
13.下图是一本书的封面,仅凭此封面,我们也能判断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
A.毛泽东是如何在1957年夏季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
B.在“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1957年我国学术界取得的重大成就
C.主要阐述的是“双百”方针对1957年我国文艺界的指导作用
D.“双百”方针在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后逐渐被破坏
答案 D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联系所学知识,正确理解书名《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的含义。它实际上反映了在一些政治运动中,“双百”方针被破坏的史实。正确答案是D项。
14.(2018·沧州质量检测)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
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答案 A
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B项错误;“大跃进”出现于1958年,1960年党和政府开始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
15.“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 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
D.“百家争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的繁荣与统治阶级的政策有关系,但领导者的素质高低不能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16.(2018·保定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姜铎是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在1961年曾发表文章指出:“洋务派……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说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1966年6月,姜铎……被打成“走资派”的帮凶和狗腿子,八、九月间,上海的“批斗风”已十分盛行,他被装上大卡车,戴着高帽子,开到马路上进行游斗。
材料三 1979年《历史研究》……掀起了一场关于洋务运动的大讨论。论证分为甲、乙两方。姜铎为代表的甲方坚持洋务运动存在积极和消极、进步与反动的两点论;李时岳为代表的乙方则“高高举起洋务运动全面进步论的大旗,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列,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三大进步运动。”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大潮下,这次新的论争,乙方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看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姜铎为什么被“批斗”。
(2)材料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姜铎给予地主阶级进行的洋务运动以积极评价,于是遭到“批斗”。
(2)变化: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呈现多元化。原因:改革开放后重新提倡“双百”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改变着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第15课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政策和成就,“科教兴国”的原因和影响。(重点)
2.理解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难点)
一、奠基时期的教育事业
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成为紧迫任务。
(2)内容
①借鉴苏联经验,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3)措施
①对高等学校的院系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②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类学校的学制进行改革,形成了新的教育系统。
2.教育方针
(1)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制定:1957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意义: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3.成就
(1)到1965年,中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思维点拨] 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提出的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信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什么特点?
图一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
图二 工农业余学校的老师举办速成识字法学习班
提示 (1)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2)特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体现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特点。
二、“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1.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停课闹革命”。
(2)“红卫兵”大串联。
(3)高考制度被废止。
(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5)“教育革命”。
2.影响
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人才奇缺,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深化点拨] “动乱中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国计民生来说非常重要。
(2)经济、科技、民族素质的竞争在于教育,重视教育是发展的根本大计。
(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2.下面材料中的教育呈现了怎样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提示 (1)特色: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特点。
(2)原因: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教育革命”和“开门办学”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三、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到来,教育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2.措施
(1)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要把教育摆到战略重点的地位。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1999年,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使中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成就
(1)基础教育蓬勃发展
①1986年,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法。
②到2000年,中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方针,得到高速发展。
(3)高等教育大发展
①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新管理体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
②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使高等教育规模发生历史性变化。
③实施“211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
④成人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归纳总结] 归纳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1)1949~1952年,接管旧教育,建设新教育。
(2)1953~1957年,按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工作。
(3)1958~1965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实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使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4)“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恢复高考制度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提示 (1)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在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一个突破口。
(2)扩大了我国的人才来源,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
4.为什么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发展教育,“文革”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提示 (1)①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国力。②教育能够为我国提供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2)①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②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加快高等教育改革。
主题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特点
史料一 《共同纲领》第一条指明了我们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
——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6月)
[教你读史]
划线部分句子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民教育。
[问题思考]
(1)结合史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史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史料二 人民政府……提供方针政策以保证城乡劳动者子女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1年)
[问题思考]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是怎样保证工农子女受教育机会的?
答案 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
2.“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
史料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 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严重破坏。
“反动学术权威”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问题思考]
(1)《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
(2)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答案 (1)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2)“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史料一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问题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方针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
(2)“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
答案 (1)改革开放后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
(2)意义:这一方针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对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对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起了历史性的指导作用。
史料二 习近平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问题思考]
(3)依据史料,分析习近平主席对教育地位的评价及形成其评价的原因。
答案 评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教育。原因: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及对策
(1)经验教训:①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③发展教育事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2)对策: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②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1.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A
解析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右图是一张高校赴校证,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
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的提出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题干图片是1957年的一张高校赴校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姓名
张卫红
推荐评语
性别
男
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
年龄
35岁
家庭出身
贫农
文化程度
小学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
答案 C
解析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被废止,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这与材料中“推荐评语”相符,选C项。
4.“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答案 B
解析 题目时间是“1978年春天”,A项是在1978年12月,B项“邓小平复出”是在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底至1978年春,C项是在1995年,D项是在1993年。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①表述不对;④是建国以来逐步形成的;只有②③表述正确。
[基础达标]
1.(2018·郑州高二检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中国高度重视全体民众的此项人权并为之而奋斗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改革开放后
D.《义务教育法》颁布后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重视全民受教育的权利。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故选A。
2.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有介绍“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本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选A。
3.新中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制定于( )
A.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答案 B
解析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故选B。
4.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方针的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答案 B
解析 A项为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方针;B项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指导思想;C项是1952年提出的教育方针;D项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
5.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C项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学生就业状况。B项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分配就业制度,故选B项。
6.一部分青年“紧跟统帅毛主席”“满怀豪情下农村”,投入一场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 )
A.过渡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恢复高考后
答案 C
解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7.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中学语文课本封面,这一时期( )
A.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
C.高校一度停止招生
D.颁布《义务教育法》
答案 C
解析 依据图片中的“彻底埋葬帝修反”出现在中学课本封面,体现了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C项表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A、D两项是在改革开放时期;B项开始于1958年。
8.(2018·惠州高二检测)“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它”指的是( )
A.恢复“双百”方针 B.恢复高考制度
C.改革开放 D.“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它”是指恢复高考制度,故选B。
9.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该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即( )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制定《义务教育法》和启动“希望工程”计划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
答案 C
解析 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10.(2017·贵州学业水平测试)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扫除青壮年文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其余各项的表述都不全面。
[能力提升]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38.1%,年均扫盲人数为604.3万人。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进行“教育革命”的结果
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的影响
D.《义务教育法》的推动
答案 C
解析 A、D两项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容,B项“教育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教育的破坏,故只有C项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发展的原因。
12.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以俄为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答案 D
13.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在田间工作的状况,这是当时广大学生“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个缩影。这种教育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民族文化素质得以提高
B.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得以缩小
C.封建文化糟粕得以清除
D.国家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不利局面
答案 D
解析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民族文化素质不是提高而是下降;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封建文化的糟粕是否彻底清除与此无关;因为这一时期偏重政治和劳动教育,忽略了科技文化知识的培养,导致了D项现象的出现。
14.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
A.重新落实“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招生采用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弊端,邓小平果断恢复被停止的高考,故选C项。
15.(2017·威海期末测试)观察下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
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
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从1949年到2008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校的入学率和在校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故A项正确;义务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2001年基本完成,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注重发展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19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之风日盛,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从建国初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新中国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为日益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材料三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不断向深层推进,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5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1)根据材料一回答“考试评分制度”指什么?“变得死板和僵化”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是在哪次运动中?
(2)结合材料二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借鉴了哪一国家的经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案 (1)制度:科举制。时候:明朝采取“八股取士”以后。运动:戊戌变法。
(2)国家:苏联。说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
(3)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按中国的国情办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必须把尊师重教的思想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