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8-13 23:56:01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主要作用。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河流水生物水大气水土壤水蒸发腾降水田安公园探究一:下图中有哪几种水体?这些水体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吗?一、水循环的过程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2、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1、概念:蒸发降水下渗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 渗海



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对人类影响最大。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体起什么作用?降水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陆
地内

环补充陆地水量很少降水蒸发凝结降水海洋蒸发海
上内

环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多。蒸发降水降水降水入渗陆地内循环海 陆 间 循 环海上内循环①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蒸发(蒸腾)→降水蒸发→降水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植树造林、破坏植被、围湖造田、修筑水库、
跨流域调水、城市化、人工降雨、大量开采地下水探究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人工增雨、人工消雨
植树造林、破坏植被、围湖造田、修筑水库、
城市化围湖造田、修筑水库、
跨流域调水、城市化植树造林、破坏植被、城市化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内涝泉州:莫兰蒂台风过后西湖公园泉州高铁站探究三:应用水循环原理来解释城市内涝的原因?1、降水强度;
2、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下渗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加;
3、城市植被较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低,地表径流增加;
探究四:如何缓解城市内涝?背景与现状问题
——中央高度重视 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透水铺装:是指具有透气、彩石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 些城市环境问题。案例:泉州田安公园 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趋利避害探究五:人类能够干预和控制水循环哪些环节?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类型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2、案例:海绵公园——田安公园小结: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趋利避害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主要作用。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过程与方法:(1)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1)水循环的环节(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画出水循环过程图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探究二:哪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环节直接产生影响?
植树造林、破坏植被、围湖造田、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城市化、人工降雨、过度开采地下水
水循环环节
人类活动
降水
(第1、5小组)
蒸发、蒸腾
(第2、6小组)
地表径流
(第3、7小组)
下渗、地表径流
(第4、8、9小组)
探究三:应用水循环原理来解释城市内涝的原因?




探究四:
背景与现状问题
——中央高度重视
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
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 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下雨时可以 、 、 、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并加以利用。
学生实地调研,同学对泉州的第一个海绵公园进行实地考察。
泉州田安公园:学生通过小测试来验证公园内的透水性。
探究五:人类能够干预和控制水循环哪些环节?